APP下载

民办医学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邹春花卿爱君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院校

邹春花 卿爱君

摘 要: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的医学院校中青年教师的特点,并且会重点指出我国当前医学院校对青年教师的具体培养手段与措施,以及培养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等。另外,本文将强调如何加强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对青年教师师风师德的建设,以及教师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能力提升和对医学实践技巧的掌握等。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给广大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带来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字: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振兴需要教育的力量来推动,发展教育事业,振兴教育产业是提高国家在国际的地位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前提。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促使教师对教学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是保障高校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当前的医学院校中,青年教师的特点都较为相似。首先,教学技能普遍偏弱,且很多教师并不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更不理解什么是科学教育体系与科学教育理念。其次,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较为匮乏,很多青年教师无法快速适应自身的角色和身份,也无法将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导致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却无能为力对其有效解决,而是通过走捷径、迈大步的方式处理矛盾。这样不但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发生,反而会带动其他问题的出现。

一、青年教师的基础培养内容

1.教学能力的培养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实则就是对其进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有效服务于学生与社会,才能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前进,着同样也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合格的硬性指标。正所谓,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就是在讨论一个人需要术业有专攻,专业的技艺可以发挥出超常的水平。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高效掌握了正确规范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不但可以熟练地开展日常的工作和教育任务,还可以让自身的课堂增加一些更加鲜亮的元素,同时也可有效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学习热情。

例如:在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第一是教学语言的掌握和应用。首先是口头语言,比如讲课的语音方式、语调、语气和语速等,对其做到控制自如便算合格。另外是肢體语言的应用,比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手势、眼神、站姿、与学生的互动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养成一个端正的教学习惯不仅可提升个人的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第二是要对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然后才能将正确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就如我国当今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把握不准,教给学生的知识便不能全面,从而导致学生学得不精,教师教得不好。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因为层次的不一,教材的重难点处理也不一样。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把握中心思想,就能将教材中的重点梳理出来,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准确、精细、深度、熟练的方式组织课堂,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群体性特征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带动学生的思维发散。以此,对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切不可一味地传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而是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给予对方示范性的指导与帮带。

2.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决定了教师个人的思想高度,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院校要抓住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进行。在职业技能方面,高等院校针对青年教师有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外语能力的培养、应急处突能力的培养、教育心理学的培养和非专业性技能的培养等。这些内容都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应用到的。另外,在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时候,首先要将教师的光荣岗位和身份体现出来,如:通过重温教师宣言的方式可有效带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高尚的情操与正确的三观。同时可对教师的思想进行培养,让青年教师学习老一辈教育学者的风范与精神,并且要求请见教师将之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用兢兢业业和无私奉献的态度去对待每一名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在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青年教师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只有将之工作经验与个人品质提升上去,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不会发生异化。所以,对青年教师进行德育培养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特别是从事医学专业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人学问,还要做到一个医生应有的医德与敬业精神。通过这样的方法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素养上的培养,可成功的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来一面旗帜,从而让学生对其进行模仿与学习。真正做到“德为师,教为范”,实现教师对恪尽职守和服务社会高尚品行的养成。

3.教研意识的培养

强化青年教师团队的学术研究意识与教研意识,可有效带动高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的青年教师对待学术研究意识与教研意识的态度。只有给教师灌输一种正确的理念,才能让教师清醒的认识到教育工作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当今,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科研成果都来自于老一辈医学教育工作者,出自年轻人只手的教研成果少之又少。因为青年教师很少有人关注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更无从谈起对相关资料的研读与分析。但是,青年教师终究会成长为“壮年教师”和“老年教师”,那么该重任由谁来承担,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有效培养青年教师对教研意识的提升,院校可提高对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成立相关的部门对青年教师开展集中教育,或者让青年教师跟随前辈进行学习,从而强化青年教师对教研意识的觉醒,遂为之奋斗与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教育工作的范畴和主题,通过论文的研究、学术的研讨和文献的分析以及技术上的创新来完成整体的有机结合与设计。

4.专业知识的培养

我国的医学院校教师资源来源较为广泛,因此,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的医学知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从现实角度来讲,凡是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在医学知识的掌握方面都较为缺失。而从理论角度来分析,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比如在进行有机化学的教学、生物细胞的教学、无机化学的教学等,同样需要大量的医学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带动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特别是在临床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有效带动青年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精进与提升,且可以在技术层面上和技能层面上有质的飞跃。

二、培養青年教师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对青年教师的各方面进行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此,医学院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的时候可以结合本专业的发展与变革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且结合现实角度提出相关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证和推进。只有通过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有效强化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个人水平,增强整个教室团队的专业素质。比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与尝试。第一,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而锻造青年教师的思想高度。在此可利用名师讲座、教授指导、专家确认的方式开展工作,让青年教师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医学的伟大与教育的精神。第二,院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可以用竞赛的方式强化院校内以及多个院校之间的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期间要突出竞赛氛围以及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容。第三,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传帮带服务,让老一辈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将他们的毕生所学和经验教训传递给下一代新生力量。并且要多对其进行督导和交流,实现青年教师在身心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双向成长。第四,可对青年教师实行定期考核或者不定期考核制度,通过评估和测验的方式检查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验证青年教师是否具备担任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担。以此为法,也可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

总之,当今医学本科院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多种多样,但是究其根本不得改变的是本文重点强调的几个方面。如果能够把握住整体的方向,就如大海上航行的巨轮,有目的的、有节奏的、且动力充沛的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遵循教学组织、教学技巧、教学认知、专业技能、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指导与示范。

参考文献

[1]束仁龙.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青年教师师徒制的价值与策略[J].皖西学院学报,2018,34(01):27-30.

[2]王立彬,王江.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110-112.

[3]丁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透视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3):95-97.

课题格式:本文系长沙医学院《基于学分制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湘教科规划领[2014]005号)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之一

2014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省级一般资助课题---XJK014BGD087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院校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