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2019-09-10方淑鹏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高中政治教学

方淑鹏

摘 要: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客观性要求。本文以学生人格培养为研究对象,依托高中政治教学经验,就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人格有效培养的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明确以生为本、多措并举的重要性,意在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人格;人格培养

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世界观等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人格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优化发展。对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高中政治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中的先天优势,通过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以下是笔者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人格培养的几点体会,意在抛砖引玉。

1、以教学内容为立足点,落实学生人格培养策略

解读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可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进行学生思想引导、素质强化、能力提升、品格完善的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课程[1]。课程教学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法律、文化、哲学等众多内容,不仅能够与初中政治教学、高校政治教学有效衔接,也能够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上存在先天优势。我们可以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为着力点,通过教学内容有效传递与不断创新,发挥高中政治课程育人功能。

例如,在“神奇的货币”教学中,使学生对货币具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盲目崇拜金钱、不一味追逐利益,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又如,在“实现人生价值”教学中,教师根据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相关教学资源,以生活实际案例(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商业成功人士创业故事;霍金、巴雷尼等实现人生价值的名人例子)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价值思考,树立正确人生观、生活馆、价值观,促进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自尊自爱、坚守本心等品格的有效树立。

2、以教学模式为立足点,落实学生人格培养策略

相对于初中政治教学而言,高中政治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更侧重于课程实施的实践探讨,强调学生知识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帮助学生转变政治学习方法,避免“教师教,学生学”、“死记硬背”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政治学习质量与效率的不利影响。在此过程中,高中政治任课教师应立足高中生身心发展特征,从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入手,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应用,以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促进高中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例如,在“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教学内容与要求,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学生设置“寻找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文化”、“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与保护方案设计”、“为校文化艺术节献礼”等探究任务、合作任务、实践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参与过程中,掌握更多中华文化知识,对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汲取文化精华,在文化认知、理解、传承、发展中实现道德素养、精神品质潜移默化的培养。

3、以教学方法为立足点,落实学生人格培养策略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是提升政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高中政治课程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的根本保障。对此,高中政治任课教师应以教学方法创新为着力点,进行教学活动科学设计与实施。基于经验归纳与总结,可知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所能够利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小组合作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辩论会、研讨会、情景模拟训练等[2]。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兴趣特征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与合理运用,以大大知识传递、思维启迪、情感刺激、素质提升的目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为主题,组织开展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演讲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消费意识等)的提升、思维的开拓。又如,在《文化生活》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中外文化差异”、“高中生如何继承、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文化传播与融媒体”等为论点,开展辩论会、研讨会,让学生在无形中树立文化传承责任意思,养成“爱国爱家”、“自信自强”、“做中国人、做优秀中国青少年”的品质。

4、以教学活动为立足点,落实学生人格培养策略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离不开政治教学活动的支持。例如,“当代青年消费观调查研究”、“企业薪酬制度与企业管理关系讨论”、“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学习雷锋日”、“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宣传”、“环保周”等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政治教学知识的内化与转移,也有利于补充课堂教学不足,进行学生学习效果检验,使学生从人文精神、道德品质的学习者转变为践行者、缔造者。

结论:“立德树人”立的是品德,树的是人格。因此,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指导下,高中政治教师应充分发挥政治教学德育优势,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传递、思想启迪、人格塑造、品德培育,推动学生全面化發展,让学生做人格合格的公民,做身心健康的有为青少年。

参考文献

[1]狄晓娟.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8(11):35-36.

[2]舒畅.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37-38.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高中政治教学
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语文在塑造职校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优势
国本家事—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引入时政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古典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探讨
高校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格的养成途径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