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中学生厌学成因透析及应对策略

2019-09-10黄睿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应对策略

黄睿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对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阶段由于学校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家庭教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了厌学这种不良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些乡下农村学校尤为普遍,应引起关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对厌学这种现象的重视。本文浅析乡村学校学生厌学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保障中学生的教育。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厌学成因;应对策略

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现如今社会制度越来越完善,人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一部分农村学生开始讨厌上学,造成了在农村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辍学在家。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以应该针对农村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探究学生厌学的原因,制定相关的措施来降低学生厌学偏激的心理状态[1]。

一、農村学生厌学的原因

对于现阶段造成农村学生这种厌学的原因有许多种,这其中一方面既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学校的相关制度、家长的教育模式、社会的风气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厌学产生影响。

(一)学生自身因素

农村的学生在刚进入初中上学的时候学习基础就弱,对中学的学习模式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对于那些厌学的学生来讲,不是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对学习这件事产生烦感,而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怎样的努力,自身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任何的改变,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因此这样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开始渐渐放弃学习[2]。

(二)外界因素

现在一部分农村学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某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之后卖猪肉月薪过万”等社会谬论,对身边那些学历不高而现在过着丰衣足食、富裕生活的人无比羡慕,而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对工作和生活也会感到迷茫,这样,本来对学习产生烦感的农村学生更加产生了要放弃学习的念头,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一门心思想要离开学校步入到社会中去。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增多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年递增,他们的家长为了生计长年在外打工将他们留给爷爷,奶奶去照顾,由于一部分儿童不受老人的管教,我行我素不想上学,在课上也不认真听讲,有的学生还晚上偷家里的钱去网吧上网,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现象,更严重的甚至误入歧途。

二、农村学生厌学成因的相关对策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对于农村学生厌学的这种现象,身为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个人修养,发自内心的和这些产生厌学状态的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改变传统印象中老师死板、严肃、高大的形象,以一位朋友的身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有利于减少班级中厌学的现象。身为师长,作为学校的形象、学生的榜样应该时刻注重自己的举止言谈,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老师对待全校同学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不按照成绩高低、家庭背景好坏而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坚决反对因为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出现自卑、自闭进而厌学的倾向。

(二)将心比心,提高学习成绩

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在校学生的状况,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制定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提出一些合理化参考建议,学会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现在遇到困难的那位学生,该怎么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会和学生成为朋友,提高学生的在校的学习成绩,进而避免让学生厌学。

(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开展管理工作

在农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过度的放纵等于在毁掉学生的前途。严厉要有一个度,太过于严格会导致学生内心惧怕老师,师生之间不能坦诚相待,不利于老师进行在校学生的学习。老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严格要求,当学生出现错误或者毛病的时候,老师应该用善意的词汇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进行规范和注意,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自觉改正。这个年纪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愤怒的谩骂反而适得其反,加速了学生讨厌上学的现象。

(四)家庭层面的教育

对于学生厌学的这种现象在老师加强在校教学的同时,家长也应该配合老师引导学生,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一少部分学生的家长认为,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以后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在校不违反校规校纪就可以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反而让学生觉得在校的学习是浪费时间,从而开始厌倦学习。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当年的上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好好学习有遗憾,进而把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帮助自己实现,这样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学习的同时反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想法。因此家长要加强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多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鼓励、引导他们,促进他们成长[3]。

(四)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对于农村学生厌学的现象,当地村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可以邀请一些省内著名的心理咨询师走访各个学校,针对出现厌学的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政府也应该对那些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相应的教学资助,来确保农村的教育能够正常、顺利地开展。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农村的监管力度,对村内出现的网吧、台球厅进行严格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学生的厌学现象在现在来看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以完善,减少农村中的厌学现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综合素质。农村学生厌学的现象,需要老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建立一个绿色、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维华. 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18: 3-4.

[2]梁峻坤. 解析农村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 好家长, 2018(16).

[3]胡仕敏. 浅谈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现状、成因及策略[J]. 新课程(下), 2017(4):131-131.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应对策略
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