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升格应有的几个“度”

2019-09-1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技法爸爸文章

当前,高中生写作记叙类作文普遍存在思维浅表化的现象,理不清,写不新,也写不深。就连语言也干巴巴的。如何应对?我们可以抓好几个“度”,即抓好“清晰度”“新颖度”“深刻度”“文采度”的策略来破解这些难题。这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写作思维,进而提升我们写作记叙类作文的水平。

清晰度——让结构更严谨

一篇文章之所以让人觉得好,能进入一类卷、二类卷,必然离不开精巧的构思。如果说你不善于构思,可以学习三种技法:1.跌宕起伏法,就是在抓住矛盾来行文,以制造波澜的技法。此种技法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如起伏的山脉,高峻险秀,突破平铺直叙的瓶颈。2.线索贯穿法,就是用一条或者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串起文章的技法。成为线索的可以是人物、事件、实物、情感等。如此可以让我们的文章中心突出,结构清晰。3.由实及虚法,就是在作文时,先写实际物体后虚写精神等的技法。如此可以层层推进,让文章有深度、有升华。

新颖度——让亮点更显著

创新意识是写作的必要意识,如果人云亦云,必然会造成作文思维的浅表化和作文的千篇一律。行文至此,不禁忆起高考专家何永康教授的一番肺腑之言:“文章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可见新颖度的重要性。新颖度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标题闪亮,可以是“凤头、猪肚和豹尾”,也可以是选材的新颖。

至于如何提升作文的新颖度,笔者以为,“对比借鉴法”是学习新颖度的有效方法。在对比借鉴中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深刻度——让思维更深入

何为深刻?《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中指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我们所谈的“深刻”,很多人认为仅仅是对议论类作文的要求,这种认识是不妥的。记叙类文章也要走向深刻。课本中所选的记叙类文章如张洁的《我的四季》、鲁迅的《药》等;高考中产生的优秀记叙类作文如《琴》《桂香中弥漫的青春》《戏语》等。这些记叙类文章都是深刻的。

文采度——让语言更悦目

作文的基本在语言,升格也在于语言。想让自己的作文文采斐然,赏心悦目,当然非一日之功,但也非无路可寻。我们可以在写作时锤炼语言,考虑到一字可以传神,所以讲究炼字;也要考虑到句式的重要性,所以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讲究句式的错落美;更要考虑到阅读积累的重要性,所以要化用古诗文,讲究语境美。

田七草

回 家

周末又至,我一进门对屋里大喊:“妈,我回来了。”回答我的是空荡荡的房间里有规律奔跑的时钟。“我就知道是……”话还没说完。我冷不丁地瞅见一位故友——我的小七(田七草),可它不是已经死了吗?小七是我从外婆家带来的,外婆走了以后,它便一直陪在我身边,可有一次奶奶不小心把它当杂草割断了,害得我伤心了好几天,那这位是……

仿佛看到故人一般,“是你吗?”我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叶片,低声喃喃着,它很乖,很安静,微风掠过,我似乎嗅到了夕阳的气息。这时,我才注意到,我的房间丝毫未变,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我悄悄走到电脑桌旁抚摸着它光滑的棱角,一尘不染,桌边多了几条梦幻紫的毛绒绒的毯子,妈妈知道我要回来。我不禁开心地笑了。

田七草摆摆手,送走了煦风,微笑着对我说:“你妈妈一直都在等你回家,还带上了我。”

不知是不是呆在家的时间愈来愈短的缘故,家中的一点点感动,总能唤起我的泪点。我知道妈妈在思念我,我应该想到的。

老夫老妻

爸爸今天也要回来。这是我收到的最新消息。妈妈高兴坏了,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都拿了出来,凭我怎么劝都不听。说难得碰上我们都回来,也不做多,就几盘菜,让我别着急,偏偏还不让我帮忙。看着她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的身影,我不禁心疼道“累坏了吧,歇会,爸爸还没回来呢!”她腼腆地笑了笑说:“你爸爱吃。”“噗嗤”一声,我一个没忍住,竟被她滑稽的模样逗笑了。

“我晚上不在家吃,你们别等我。”爸爸潇洒地挂下了电话,就这一瞬间,她放缓了动作,淡淡地“哦”了一声,眼中流露出了无尽的失落……

“咚咚咚——”“谁啊这是?”我不情愿地趿拉上拖鞋去开门。“爸!”我又是开心又是生气,爸爸喝得醉醺醺的,妈妈一骨碌下了床,嘴里不停地骂着:“你还不如不回来呢!你又喝酒,我都不想理你……”嘴里说着难听的话,身体却很诚实,不停地忙东忙西,也不让我插手,“啪”的一声,爸爸出其不意地抱住妈妈亲了一口。妈妈先是一愣,然后不好意思地走出房间。妈妈娇羞得似个少女:“干嘛呢,老夫老妻的……”

我抿嘴一笑。最温暖的爱莫过于陪伴。今晚,夜静月皎,微凉和风,田七草静静地睡着了……

问题诊断

文章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一篇优秀的文章,必须有清晰度。本文的小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就脱离了“田七草”的中心,后半部分和“田七草”有什么关系?作者没点明,我们也看不出。(2)作文的新颖度欠缺,开头直接出现小标题,顯得特别突兀。小标题式也不新鲜,不如去掉。(3)作文的深刻度也不够,作者仅仅做了感性的叙述,缺少理性的升华,无画龙点睛之笔,语言也有待锤炼。

周末又至,对于在寄宿学校上学的我来说,不觉心情大好,就连天际留恋的一抹紫红色的朝晖,也像绽放了的玫瑰,我仿佛嗅到了它的香味,暖暖的,甜甜的。但想到回家后的空荡荡的房间,我不禁情绪失落。平时忙于上班的妈妈从未到学校看过我,还能记得今天我回家?

打开房门,果然如我所料,家里没人。

我冷不丁地瞅见一位故友——我的小七(田七草),仿佛看到故人一般,“是你吗?”我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叶片,低声喃喃着。它很乖,很安静,微风掠过,我似乎嗅到了夕阳的气息。

这盆田七草,是奶奶送我的。它是我的好伙伴,我精心呵护它,故知其脆生生地钻出嫩芽、之后就泼喇喇地拔节、从从容容地开花的全过程。田七草有药用价值,《玉揪药解》云:“田七和营止血,通脉行淤。”田七草真能通我心结,伴我成长。我的心情好了很多。

这时,我才注意到,我的房间丝毫未变,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我悄悄走到电脑桌旁抚摸着它光滑的棱角,一尘不染,桌边多了几条梦幻紫的毛绒绒的毯子。这是奶妈知道我要回来为我准备的。

不知是不是呆在家的时间愈来愈短的缘故,抑或是我在长大,内心不觉泛起阵阵涟漪。原来,妈妈一直在挂念我。

也因周末的缘故,爸爸今天也要回来。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消息。妈妈比我还高兴,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都拿了出来,任我怎么劝都不听。说难得碰上我们都回来,也不做多,就几盘菜,让我别着急,偏偏还不让我帮忙。看着她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的身影,不禁心疼道:“累坏了吧,歇会儿,爸爸还没回来呢!”她腼腆地笑了笑,说:“你爸爱吃。”“噗嗤”一声,我一个没忍住,竟被她滑稽的模样逗笑了。

“我晚上不在家吃,你们别等我。”爸爸潇洒地挂了电话,就这一瞬间,她放缓了动作,淡淡地“哦”了一声,眼中流露出了无尽的失落……

“咚咚咚——”“谁啊这是?”我不情愿地趿拉上拖鞋去开门。“爸!”我又是开心又是生气,爸爸喝得醉醺醺的,妈妈一骨碌下了床,嘴里不停地骂着:“你还不如不回来呢!你又喝酒,我都不想理你……”嘴里说着难听的话,身体却很诚实,不停地忙东忙西,还不让我插手,“啪”的一声,爸爸出其不意地抱着妈妈亲了一口。妈妈一愣,娇羞得似个少女:“干嘛呢,老夫老妻的……”

面对此景,我抿嘴一笑。

回想起那些关于妈妈对我的、对父亲的温暖的甜蜜的记忆,总是带着幸福的温度。抚慰我的苦痛,涤荡我的心灵。

点评

文章本天成,自然不应脱离主线。修改后的文章相较之前,有四处升格了:思路清晰了,作文以“暖”为题,串起了“我”曾经忽视的母亲对“我”的亲情和父母之间的爱情的片段;创新度有了,首先体现在开头闪亮了,另外,作者在介紹了田七草的药用和对“我”的作用时,从细节入手刻画形象,生动的描写,让文章富有生活情味,也显得厚重了;文章也有了深刻度,结尾的议论,是从感性的叙述到理性的升华,可谓画龙点睛之笔;文采相较前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本版供稿/于道科】

猜你喜欢

技法爸爸文章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秀秀台
可怜的爸爸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