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子皆才俊” 家风写传奇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吴家兄妹清华

几株老树,几孔窑洞,几件家具,朴素却整洁。住在这里的一对陕北农民夫妇养育了三男两女共5个孩子,居然有4人考入了清华和北大,还有一个在备考,并相约要跟兄妹们在名校团聚!

2018年7月16日,在延安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议上,区委书记给“耕读家庭”吴治保家庭頒发了30万元奖金,以表彰吴治保和妻子胡珍爱为国家培养了多个可用之才。

说到把这么多孩子都培养成才,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吴治保说:“我们没什么文化,哪懂什么教育?”

其实,任何事情的成败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他们的方法太普通,太“笨”:长子吴云峰读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在上学路上玩得把书包都弄丢了。吴治保知道这事后,没有打也没有骂儿子,只是对他说:“书包都没了,还上什么学?就在家里帮你妈掰玉米吧!”

看着别的孩子都背着书包从农田边的路上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了,吴云峰就跟父母认错说:“爸、妈,我再也不敢了,回到学校我一定好好读书!”

  但吴治保说:“不行,今天已经下地了,必须把玉米收完,干到天黑。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从那以后,吴家无论哪个孩子,只要不好好读书,就让他回来跟着父母劳动。劳动后怎么办,他们自己决定。

好在5个孩子都特别懂事。作为家中的长子,见父母太辛劳,吴云峰曾把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藏起来,想辍学帮父母挣钱养家。直到开学后,录取学校派人找到他们家,吴治保夫妇才知道。

  吴治保严厉地批评了大儿子:“你是长子,困难面前不仅不能退缩,还必须要作出榜样来,让弟妹们跟你学。学费不是你该担心的事,属于家庭的责任,我和你妈自会担起来!”

吴云峰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一边从内心感激父母,一边带头认真学习。在他的带动下,每天一大早,只要听到父母起床了,5个孩子全都赶紧起床,摸着黑,拿着各自的课本到院子或学校的灯下背书。

每到节假日,兄妹5人都会抽时间和父母一起劳作。吴云峰经常告诫弟妹们:“我们一定要记住两件事,一是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二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是父母的血汗钱供养我们读书的,永远不能忘本!”

2011年,吴云峰考入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当年春节,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时,吴云峰对几个弟妹说:“我能考上清华,你们也一定能。我们五兄妹在这立个约定,5年后,咱们北大清华见,你们说好不好?”四弟妹都特别佩服大哥,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说:“我们一定努力!”

2015年,小儿子吴天峰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6月27日,老二吴大燕和老四吴青峰分别收到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至此,吴家5个孩子中,已经出现一个普通本科生,四个清华、北大生!

二女儿吴改燕,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进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辞去工作,开始备考,准备迈进清华或北大的校园,将一家人的梦画圆。“我现在是家中兄妹里学历最低的人,我得向他们学习,争取早日在清华或者北大校园和他们团聚!”吴改燕信心满满地表示。

2018年暑假,陕西师大几位教授走访吴家后,总结出吴家“五子皆才俊”的主要原因:一是家长的支持。因为有家庭的支持,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才会有动力,就算遇到挫折,也有底气支撑下去。二是适宜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就领回家跟着我们一起下地干活,让他们体会父母没有文化要吃的苦。”这种教育方式虽然简单,却最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贫穷带来的痛苦,从而激励他们苦读。 (摘自《恋爱婚姻家庭》2019年4月刊)

猜你喜欢

吴家兄妹清华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Notes
六尺巷头说吴家
慢热兄妹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山羊兄妹交朋友
离奇面杖港
六尺巷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