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2019-09-10粟志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5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粟志芳

摘要:由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学好高中数学,所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高中数学教师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文章就从善于开展问题导学,培育学生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能力等三方面入手,将高中数学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加以阐述,希望广大教师与学者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受到启发。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引言: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大力落实,培育学生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已经成为基本要求,而这些恰恰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与相关学者不断进行深入探究。

一、善于开展问题导学,培育学生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能力

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关系到学生解决数学学科实际问题的效果。高中教师课堂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这两项能力培育的方法不断加以探索,而“问题导学”这一途径广大教师不妨一试。

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1课时教学为例,教师在课上首先应针对之前所学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相关知识加以回顾,向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要用到这两种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和“大家能否建立相关的等式方程?”这两个问题。在这一过程里学生会进行积极思考,并尝试着说出自己所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后,教师要围绕学生所提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关系和特征,并在进行已知数据分析后,运用抽象思维建立等式方程。最后,教师向学生明确在发现关系和特征的过程中,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就被称之为“建模”,而建模的过程恰恰使学生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必然会针对其中的已知数据加以分析。这样以问题开始并且以问题结束的引导方法就是问题导学,而学生则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能力的机会,而这正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

二、注重打造趣味课堂,培育并增强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确保学生能够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为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培育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作为侧重点,以求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在此期间,打造“趣味课堂”则不失为上上之策。

例如:在《直线的方程》一课教学中,学生在了解直线的“倾斜率”与“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直线”与“方程”存在什么联系,并且能够了解和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存在的局限性,计算出直线斜率和倾斜角,这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此期间,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二者之间所存在的5种关系,同时也能够能够发掘每种关系中伴随的局限性又是什么。但是,在学生计算直线斜率与倾斜角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计算速度慢就是会经常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如运算符号抄写错误等等。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趣味竞赛”的方法来构建趣味课堂,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与到趣味竞赛之中,以用时最短并做到答案准确为评判标准,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稳中求胜”的心态。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仅会考虑到本课所学知识的应用,还要考虑到计算方法和稳定性两方面因素,真正做到“耐住性子”去完成每一道习题,做题效率自然能够得到不断提升,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也能实现普遍培养和增强,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培育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

众所周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能力,因为很多定理、位置关系、命题的的判定都需要进行推理,甚至要针对其本质进行分析和提取,学生是否具备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而这也恰恰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探求其培育方法时,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来实现。

例如: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1课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实物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尽快了解并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以及正确的画法,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单纯依靠语言的灌输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并不能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如何进行推理,怎样进行反证。因此,教师应该继续结合实物演示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并且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实物演示和问题引导,感受到为什么这些条件可以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让学生做到一旦出现相关条件就可以判定二者之间的垂直,反之一旦已知直线与平面垂直,就意味着存在判定二者垂直的必然条件。在这一过程里,教师不再是“命令的发布者”,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无形中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在实物演示、借助生活实际、问题引导过程中,也实现了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的培育。

結论:

毋庸置疑,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巨大工程,教师不仅要明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同时还要针对培养方法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并针对其合理性加以实践验证和调整方可实现。

参考文献:

[1]饶品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J].成才之路.2019,598(06).

[2]沈良.试论“知识·探究·思维”路径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通报.2017,56(10).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