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思考

2019-09-10章妙芬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图书馆互联网创新

章妙芬

摘要:在当代“互联网+”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前提背景下,互联网网络迅猛发展,同时也为了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战略政策的提出,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变革,利用互聯网等网络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深化改革,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网络先进技术在线上不断整合公共服务图书资源,图书馆应精准的为阅读者们提供图书需求,不断完善公共图书资源和数据资料,为更多的读书者们提供更便捷、超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本文章主要对“互联网+图书馆”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专业化的读书需求提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    创新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当代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互联网在不断的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等各个方面给予重大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互联网支配着,正是这种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也为当代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条件。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代图书馆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作用互联网网络对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不断的进行革新,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更新图书馆的数据资料库,要不断更加精准的反应当代时报新闻,不断革新自身管理模式,以创新型图书馆为师生们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条件。

一、当代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服务创新发展不均衡

图书馆的创办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国家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扶持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与每个图书馆对创新理念的发展息息相关。部分地方政府或高校对图书馆的经济支持力度小,就意味着图书馆不能够充分的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设备,不能够充分的引进更多的人才资源,不利于图书馆自身的创新和发展,无法对图书馆服务提供更多优质的保障。

2服务缺乏自主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许多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都普遍存在“拿来主义”现象,对网络上共享的服务功能基本类似的一些专业机构开发的产品或系统直接采用,在自身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大部分都会去模仿他人的服务模式,极其缺乏自身的自主研发,管理过程中服务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对自我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缺乏自身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对大部分网络共享知识资源没有做到及时性、针对性的知识资源整改和知识资源重组。

3服务资源存在共建共享问题

部分图书馆为了达到评估指标,大量的购入各个学科的各种书籍,图书资源范围较为广泛和全面,没有考虑到公共知识资源共享问题。一方面是图书馆本身忽略自身管理体制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各馆之间存在利益竞争问题,由此,公共图书资源难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也就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例如国家出资的资金等。

二、服务创新发展的思考

1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互联网+”的时代前提背景下,图书管理员已经不在能够像过去那样,运用简单传统的管理模式了,“互联网+图书馆”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服务管理模式和内部组织结构,图书管理员们应不断提高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来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捕捉互联网上的情报信息,不断更新图书馆的知识资料库。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及时的将借阅者们对图书的阅读需求与技术资源、管理服务、网络工具密切的结合起来,及时满足人民尊重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服务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

2创新与开发技术设备

在当代图书馆里随处可见大量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脑、多媒体、电视等等。借阅者们打破了以往只能借阅纸质书籍的限制,而采用作用电脑、多媒体等先进电子信息设备进行网上搜索,不仅能够快速的获取想要的知识信息,网络上的情报信息范围也是相对较为广泛,这样,图书馆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去购买纸质书籍,将部分经费投入到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进行软硬件设备升级,不断完善大数据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顺应“数字化阅读”发展趋势,通过网站、视频、音频等手段多模式多维度多平台的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的技术和理念去推广阅读,不断像更多借阅者传递更丰富,优质的图书资源,满足更多借阅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3开放共享资源,打造发展新模式

开放共享资源是目前“互联网+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实施举措,目前,《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支持和鼓励着社会各阶层力量可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并对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的建设、相关国家政府扶持政策、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做出了明确的法律相关规定。该法律条文的名门规定有利于图书馆的长久建设和发展,为其提供了相关建设资金、优质人力资源,也推动了图书馆与相关机构的长期战略合作。同时,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站、视频、音频等手段,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推动借阅资源共享,努力实现借阅资源互补,从而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另外,开放共享资源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共识,资源的共享有利于用户们的交流与学习,有利于不断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创新驱动,构建发展新机制

“互联网+”的特质就是创新,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运用创新思维观念去顺应时代发展,图书管理人员必须紧随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服务为导向的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作为发展突破口,不断完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等。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数字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推动和创新“云阅读”、“云借书”、“你读书我买单”等线上活动,全面推荐图书馆像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全面发展。利用当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对图书馆线上平台的管理、日常内容的运行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创新,把握当代新媒体发展的实时动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所具备的优势资源。

三、总结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电子智能产品的应用和普及,网络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深入的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所以,当代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该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这不仅可以使公共图书馆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不断更新其自身的信息资源,还能提高社会大众的知识文化水平。“互联网+图书馆”的不断创新发展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知识和资源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核心竞争力,不断更新资源共享设备,不断提高资源整合重组的能力,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合作方式,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成为佼佼者。

参考文献

[1] 陈群.“互联网+图书馆”融合发展路径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2):10-16.

[2] 张松鸽.“互联网+图书馆”融合的信息资源微服务研究[J].创新科技,2017,(2):79-81.

[3] 涂世文,金武刚."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公共图书馆法》"线上线下相结合"要求研究[J].图书馆,2018,(7):10-14,83.

[4] 王欣."互联网+图书馆"模式下的管理与服务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0):256,121.

[5] 王丹.国内外融合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图书与情报,2018,(2):109-115.

[6] 图娜柯孜·亚森."互联网+图书馆"服务理念 在读者服务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2):60-61.

猜你喜欢

图书馆互联网创新
图书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