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地理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09-10许欣巧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太阳印度课堂

许欣巧

【摘要】  初中地理涉及到了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也包括了基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初中地理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地理课时相对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高质量的地理教学,保证学生在地理入门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这就需要构建相对科学的高效课堂,本文將着重谈一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地理课堂 初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61-010

初中地理是地理课程的入门,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是否扎实,关系到学生以后对地理的认识和把握。为了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的地理课堂,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一些新型的地理课堂和教学方案也相继出现,本文基于笔者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在地理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方案。

一、生动导入,营造课堂情境

地理学科本身是充满趣味的,因为这门学科与我们周边的世界息息相关,初中生对于天文地理本身也是满怀着兴趣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保护初中生的个人兴趣,将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转化为进行地理学习的动力是非常关键的。为了保证地理课堂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打造生活化课堂,或者借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用图片、动画、演示软件等等。考虑到初中生的年纪尚小,对世界的了解有限,虽然在书本上能够学到地理知识,却不能感同身受。例如,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对于诸多国家,有些学生感到陌生。此时,如果教师能够用上多媒体设备,展示关于该国家的图片、地图、视频片段等等,学生一定可以印象深刻。有些学生对世界地图不太了解,教师可以用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个国家的位置,学生就一目了然了。例如,在学习印度的时候,教师展示关于印度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们归纳。学生们就可以总结许多关于印度的特点:老师放映的视频里,印度人的肤色都蛮深的,因此印度人的肤色以棕色为主。老师的地图里指出印度在中国西南方,因此可以知道印度的纬度很低,气候较为炎热,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随后教师可以通过照片展示印度的产业和文化,还有,印度的宗教、印度的人种等等。学生还能够通过印度拥挤的街道图片记住印度的人口众多。

同样,在学习地球公转自转时,建议教师用3D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形象化的图片等进行思考。由于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只能在自己的大脑中想象一下这个模型,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旋转,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是正好平行的,而是有一定的偏角,因此才会产生一年四季。我们位于地球的北半球,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演示的模型想象太阳直射点的循环位移。

二、引导学习,保证课堂参与度

在地理的学习中,我们教师应当注意换位思考,也就是说最好不要自顾自地上课,否则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亦不知道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最终可能导致学生与教学进度脱节。一旦一节课听不懂,后面的课程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学生的参与度是学生是否真正融入课堂的衡量指标之一,如果教师能够保证学生百分百参与到课堂中去,一直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不断提问引发思考,就是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逐步提问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介绍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候,用模型图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然后每到一个节点,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比如春分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在哪里?此时的昼夜如何变化?此前的太阳直射点怎么移动?此后的太阳直射点又怎样移动?接着是夏至、秋分,最后是冬至。弄明白了这四点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部分内容就不再难了。当然,教师在讲解这部分时,也要提示学生联系生活常识,正是因为太阳射在了赤道上,所以春分和秋分叫做“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分界点。至于夏至时,我们北半球热,是因为太阳直射到了北回归线,离我们最近,冬至时,北半球冷,是因为太阳直射在了南回归线上,离我们远。所以夏至和冬至叫做“至”,也就是“到达”的意思,太阳到达了南北回归线后就不再前进而是改变移动方向了。

三、注重实践,力争能力提升

最后,地理也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学科,不同于历史和政治,地理学科需要学生读图识图,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简单的推理应用于试题上,这一过程就是知识的实践。许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对相关的知识点比较熟悉,上课时也的确在听讲,但是一到考试,就没办法拿分。其实是因为学生只是将地理知识进行了记忆,却没有经过应用和实践。在真正高质量高效的地理课堂中,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是应该被教师所侧重。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出一些读图题,让学生们牛刀小试。例如,在学习气候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气候的名称,像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等,然后给出一些降雨量图、气温图,让学生们进行判断连线,或者教师给出一些关于某地的描述与其降雨量气温图,让学生判断这个地点所在的方位。

四、总结

用形象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地理课堂、用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导向知识,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应用知识,这一连串的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让初中的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科学化,让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化,让教师的课程变得更加有意义。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注意积累教学经验,多参与教研组的讨论和交流,争取不断更新教学策略,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知识,争取在新课改的潮流中做到高效育人、科学育才。

[ 参  考  文  献 ]

[1]欧文霞.问题导学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构建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33.

[2]于勇.趣味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59-60.

[3]潘建文.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28):53.

猜你喜欢

太阳印度课堂
欢乐的课堂
如果可以去印度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太阳几点睡觉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最高警察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