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高一物理教学的思路和策略

2019-09-10侯志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信心物理方法

侯志兰

【摘要】  学生刚进入高一,初高中物理客观存在的高台阶和学生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很难入门。本文根据高一物理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这个问题,从而帮助高中学生顺利跨越这个台阶,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掌握正确的学习物理的方法。

【关键词】  物理 方法 信心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12-010

刚进高中的学生都有要把物理学好的满腔热情,特别是有些同学初中学习成绩不错,加上老师、家长的期望和表扬,对学习很有信心。可是在高一物理学习上往往事与愿违,遇到了高一物理的知识难点,一些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但经过几次测验后成绩仍不理想。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人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给今后的物理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高一物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搞好物理学习。

1.高一物理教学的定位

高一物理教学的目标通常被认为是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有些教师往往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大量讲解高难度的题目,从而加重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导致了两极化。我认为高一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和良好的學习习惯。

1.1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有些学生在高一物理启蒙学习中,便遇到了困难,或在一两次测验中成绩低下,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帮助,甚至受到了不公平的批评,便开始对物理学科产生厌恶感,尤其是女生,认为物理学科深奥抽象,自己天生不是学物理的料,产生自卑感和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要亲近学生、热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给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乐趣,这样既可融洽师生关系,又可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1.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值得重视的。从学习心理学看,学好一门学科,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学习动机诸因素中最活跃、最直接的因素。但是,兴趣要稳定而持久,只有在转化为良好习惯后才有可能。再从学生智能的形成来看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既然需要一个过程,那么贯穿过程始终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准确掌握和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才有可能。

2.用科学方法指导高一教学

2.1正确处理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同属于普通物理,都可分为力、热、电、光、原子物理几部分,因此他们大体框架是相同的。不过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初中重于对物理现象的解释,高中重于物理本质和逻辑推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新老知识的衔接,高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的问题和初中教材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对于刚接触到的抽象的问题,可将抽象思维形象化,做好过渡工作。如,刚一开始学习就遇到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分析它们,将会直接影响到许多问题的解决。而它们的产生以及方向都是较抽象的,因而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做一些课堂演示实验,并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从形-象思维启发引导他们进行抽象思维。

2.2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科学抽象”中要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把感性材料中有联系和毫无联系的因素,重要的典型的东西和次要的非典型的东西,深刻的东西和表面的东两,本质的和非本质的东两区别开来,从而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为了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教师必须从有关概念和规律的大理事例中精选那些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典型事例来进行教学,讲解清楚、分析透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

2.3强化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

高一物理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然而,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这里既有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差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差。所以要强化学生要具备一种将具体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有运用和驾驭必要的数学工具的能力,以期在物理问题和数学技能之间架起桥梁,使得有可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物理上的问题。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中新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这个基本实际,研究方法,遵循科学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学习台阶。

猜你喜欢

信心物理方法
留言板
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