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2019-09-10翟明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语文策略

翟明佳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来说,面对着大量的资料,如何从其中高效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这就很是考验人们的阅读能力。而初中阶段,学生们接受了小学的教育洗礼,对文章阅读有初步的赏析能力,是阅读能力能够大幅度提升的一个阶段。因此,如何加强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够初步体会到文字的内涵与乐趣,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的一个新挑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03-010

同上文所述,在目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求下,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有效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何精炼文章,成为了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目前的初中学生难以高效且正确的提取文章中心,理解文章内涵,这正是阅读能力的不足所导致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这部分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阅读本质是一个看上去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比较困难的能力,它不仅要求阅读者能够初步记忆文章的大体内容,同时也需要阅读者抓住文章中重复出现的重点,并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作者对于该重点的理解,且在阅读完之后,常常需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作者想法的理解,因此它考虑的不仅仅是“读”的能力,同时包含了“记”“炼”“说”这几个步骤。所以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初中这一阶段来说,兴趣无疑是学生们主动学习最大的一个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不得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让学生们觉得完成阅读是完成一项任务,要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提取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念。教师们可以通过理解学生们的兴趣所在,采用多种方式有意识的让学生们多接触阅读,感受阅读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举个例子,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不仅仅有文学作品,同时还有大量的记叙文,这些文章不论是写人,绘景还是状物,都是符合初中生们阅读美感的。教师们可以在课本教学中让学生们先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再进行二次阅读,将自己的想法带入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与自己观点上的相同与不同点,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对比的印象,让学生们在阅读中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同学们体会到阅读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时也能简单分析的习惯。同时可以采用与日常生活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将课本中文章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起来,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让文章作者的思想以一个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让学生们记住,一定程度上消除纯文章的枯燥程度,同时也能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让同学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形成越读越有趣,越有趣越读的良性循环,让同学们能够在课外时间也能自己去寻找阅读的乐趣,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二、养成学生阅读习惯

对于阅读这件事来说,习惯实在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人受益无穷,在初中阶段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对于阅读习惯来说,首先的一点就是能够下意识的提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举个例子,就我们平常读的报纸新闻来说,人们第一遍读完通常印象最深的不是华丽的辞藻或者不太重要的信息,人们最先记住的是新闻的主题内容,新闻具体讲了个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同样的,在文章的阅读中,学生们在初次粗读中应该大致留一个文章主题内容的印象,对文章讲的事情或者叙述的道理有一个简单认识,再将这个认识带入二次精读中,具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读懂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后,也要能够赏析文章的“美感”,也就是能够欣赏作者文章编写的艺术。在精读的过程中,适当的体会作者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艺术表达效果。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通过这些修辞手法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帮助,同时也给自己累积了语言的能力,

最后一点就是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或叙述的道理结合在一起,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读懂”文章。将作者在文中布置的艺术手法当做线索,一点点串出文章主线,最后提炼出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做到感同身受,也就是真正的读懂文章了。这些阅读习惯对于学生们之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都用着无法言喻的益处。

三、采取多元化阅读的思维

在文章赏析的过程中,不只有一种固定的赏析,是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的。因为语文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阅读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和感受,有个人独特的理解,而且文字本身也是丰富多元的,并无固定解答。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过于注重让学生答案接近于参考答案,从而有意培养定式的回答思维,这样就局限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们应该培养学生们多个角度解读文章,勇于表达自己独特思维的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学习这一类的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互相交换阅读的感想和思考,培养学生们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论。对于语文这一门文字赏析的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擅长总结和启发,不能一味的追求答案而泯灭了学生们的个性,要将契合时代的科学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培养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在生活中赏析文字美,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是一种无形的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李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管窥[J].语文天地,2016(26):70-71.

[2]胡梦蕾.初中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