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课前小测,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2019-09-10赵美嫦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

赵美嫦

【摘要】  课堂时间是宝贵而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长期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前5分钟小测验有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教师课前应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从默写、朗读、写作等方面采用有效的小测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实施课前5分钟小测验,以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课前5分钟 农村中学生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63-020

40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授课任务重、时间紧,教师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课前5分钟小测验不重视或略过不用,还有小测的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这都是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课前五分钟小测验没有有效利用,从而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我们教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学好语文,是探究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我认为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前5分钟小测验是很有必要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前5分钟小测验,它能及时收到学生的课前反馈,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己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又能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语文素养。它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若能利用得当,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5分钟小测验如何有效施行?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而课前5分钟小测验不是几天就能出效果的,教师需根据语文科的特点及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测试训练。笔者通过对中考题型的探究分析,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中考题型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前训练测试,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默写,加深理解

2019年广东语文中考,考纲要求学生背诵默写40首古诗,19篇文言文,共59篇目。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背诵相关篇目,但默写总是错漏百出,许多学生都是临时识记,这次默写满分,隔一段时间又遗忘了,课前5分钟小测验可强化古诗文的默写,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1.转换角色,学生出题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师生共同成长与交流的舞台。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识记,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真正发挥5分钟小测验的有效性。传统的古诗文默写是由老师出题和批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记忆也不够深刻。因此,在课堂上,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情况实现角色转换:有时我是“指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的训练;有时学生是“小老师”,由学生来出题,小测验后相互批改或小组互相批改。如预先布置明天小测的范围3—5首古诗、古文1—2篇,让学生课后识记。默写关键句子或字词由学生决定,学生可选自己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给大家默写。学生亦可以自己出题,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下一句,《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角色转换后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学生考虑到自己有机会出题,课后学生会主动识记布置的小测内容,会思考出什么题目更好一些,还会互相讨论研究,甚至比较谁出的题目价值性更高。

2.小组竞赛,激发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合理的竞赛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农村中学生古诗文的鉴赏水平不高,兴趣不浓厚,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合作学习。课后预先布置几条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内容要适量,如对古诗文字词的理解,可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字为什么不能写成“汉”字?“征蓬出汉塞”的“蓬”字为什么是草花头?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任务。第二天课前5分钟的小测验可分组竞赛,由原来的默写测验转变成“说”的小测验,比一比哪个组说的更好,由老师和小组长打分,评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学员。分组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平时课堂上不敢说的同学都纷纷举手,这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减少写错字的现象,提升了学生古诗文的鉴赏水平。

二、有效利用朗读,提升能力

课前5分钟小测验形式多样,并不局限于书面上的测验,亦可进行朗读小测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常朗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加强记忆,还能丰富词汇,提高写作能力;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朗读能力的训练。

农村中学生普通话不佳,学习自觉性不够,课后布置的朗读任务不予重视,常常偷工减料,甚至不读;农村中学生往往过于羞涩,不爱表现,课堂的朗读有些学生不愿读,有的滥竽充数,情感不足,很难听到激情洋溢,令人心旷神怡、热泪盈眶的朗读。针对以上现象,课前5分钟我进行了分组朗读小测验,学生站起来,各小组在指定地点围成一小圈,学生预先准备好朗读的材料,如一首诗歌或一段课文。教师预先定好评分标准,各小组根据评分标准相互评分,把每次朗读的分数记录下来,选出最大进步奖和朗读好手,一学期下来,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有所积累和领悟,朗读的热情高涨了,水平也随之提升。

三、有效利用写作,激发兴趣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行的。农村中学生平时写作训练不足是导致写作水平提高缓慢的因素之一。课前5分钟,我们可以大胆尝试,把它放到写作这一块。

口头作文是训练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它可以在口头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和思想逻辑能力等方面有效训练学生,且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度与速度。课前5分钟用来口头作文小测验是大有裨益的。在测验中我预先准备好一些题目。同学们像朗读测试那样分组站在一块,由小组长指挥组员口头作文,教师鼓励学生,有多少说多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头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平时活跃的学生可以先说,带动哪些不爱发言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在挑选题目上,我尽量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如《假如我是孙悟空》、《二十年后的我》、《难忘的一天》……,有时直接观看图片说出自己的感想。围绕主题大胆“说”,声音清晰的60分,条理清晰,用词较好的适当加分。组长根据组员的表现来打分,并做好记录,等到作文课时,各组展示小组成果并选出优秀学员当堂口头作文展示才艺,把口头作文落到实处,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亦得到了提高。

坚持一段时间的课前的5分钟小测验,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素养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语文的题型较多,课前小测可供选择的内容较多,我们应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和薄弱点,因材施教,灵活变通,坚持实施课前5分钟小测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本文系廣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农村中学语文课前5分钟小测验有效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7315)】

[ 参  考  文  献 ]

[1]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有效教学方法选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P2页第20-21行P3页第1行2007年8月版.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
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