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步探讨应急能力评估的方法

2019-09-10张超光丁杰陈晨

消防界 2019年24期
关键词:应急能力应急管理评估

张超光 丁杰 陈晨

摘要:基层应急主体是应急管理的第一线。地方政府应全面客观地摸底辖区应急能力,落实应急预案内容,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真正实现应急能力提高靠企業主体实现,摆脱应急管理过度依赖政府监管部门的现状,促进公共安全风险的总体降低。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的探讨,能够提高区域及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较大程度地保护区域及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从应急能力评估的实际工作出发,梳理出了使用的应急能力评估方法,希望能对应急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应急能力;应急管理;评估

应急能力,是人的一种能力,属于潜意识概念范畴。在当前的生产中,尤其是在化工行业中,一般指政府、企业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又涵盖为对突发事件的征兆性预防、初期性应对、进程性处置和恢复性善后等四个环节中的综合性处置应对能力。鉴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和复杂性,在现实生产中,区域或企业的应急能力很难有良好的表现。所以,开展应急体系评估,探索应急管理举措,摸排区域、企业对应急管理工作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深入检查企业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发现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亟待改进和好的做法,反映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和不足,为应急管理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提供较为完备的评估资料,为下一步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具有较为现实的参考意义。

一、普查区域内的风险企业

由于应急救援是以一个企业单体或者类似行业企业可以实现应急资源的互通,所以应急能力评估可以是一家企业自行开展,也可以是政府部门组织对化工、人员密集型企业等某种行业集中开展。对某一行业集中开展时,可以覆盖使用、生产、储存、运输等领域类型的企业,这样才能有效掌握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应急管理现状。

评估时,在一个区域内,应在梳理出企业清单的基础上,按风险性大小进行分类,如可以划分出核企业、涉及危化品的企业、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森林、一般工贸企业等类别,以便按组进行评估。

对被评估区域内的某一类企业进行评估时,宜采取各家企业独立开展,行业内多家企业集中开展的方式进行,评估过程中人员要相对固定。评估范围一般要覆盖区域范围内小型、中型、大型等规模的企业。

二、全面评估应急薄弱环节

(一)准备工作

鉴于应急能力评估具有独立性、客观性、规范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所以在选取评估指标时要严格、严肃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危化品应急物资配备标准》《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指南》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开展,有效选取评估指标,并制作相应的评估情况记录表。

(二)评估内容

在对单个企业或者设定的评估区域的具体行业进行应急能力评估时,应全面系统地调查被评估对象。以一个设定的被评估区域为例,内容应包括对七个方面的评估:每家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企业应急队伍配备,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情况,应急培训和教育情况,险情处置要点告知情况,先期处置、撤离、疏散、上报的义务和权利情况。同时,可以选取一个演练科目,让企业进行开展,评估组全程现场观摩,内容可以包括对三个方面的评估:桌面演练、演练准备情况、实战演练实施情况。

(三)评估过程

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应对抽中的每一家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涉及的资料进行逐一核实;对员工、管理层可以采取口头提问或访谈的方式,评估企业员工对应急管理体系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对企业确定的应急演练科目进行桌面推演,评估其可靠性、可执行性、完整性;观摩应急演练实操开展情况,对应急能力进行客观评估,指出不足。

应急管理情况的每一支项和反应具体问题的每一小项,均设“管理良好”“管理一般”“亟待改进”三个层级,由评估人员按每一小项的实际表现,确认其表现层级,可以采取层级设定分数依次为“1、0、-1”的形式进行打分的方式,加合支项中各小项的成绩确定该支项的总成绩,若支项总成绩大于0,该支项层级可定为“管理良好”,等于0,支项层级定为“管理一般”,小于0,支项层级定为“亟待改进”。表1以“应急管理体系情况的评估”为例,展示一个待评估支项的评估方法:

表2以“演练准备情况评估”为例,展示一个待评估支项的评估方法:

可以通过一个评估要素中各个子项的层级表现计算出该评估要素的综合表现,然后对十个评估要素的评估表现进行列表分析,用计算支项表现的方法,经计算认定出单个企业应急管理情况的综合表现层级,并制作出企业各项管理统计分析比例图,以便对区域内集中进行应急评估的企业的管理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如图1)。某企业评估表分析如表3示。

(四)评估结论

评估组根据企业应急管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罗列,提出对照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当场宣布小组评估意见,并向企业反馈、确认,后期可对评估情况、问题罗列和整改建议等制作成报告材料,向应急管理部门和被评估企业进行提交和反馈。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最后,对区域内被抽中的企业的应急能力排序,最终评定出各家企业的应急能力排名,以便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便于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也助于地方政府进一步掌握辖区的安全生产现状。

四、结语

通过此种应急能力专项评估,单个企业可以更直观、全方位地发现在应急体系文件、预案及管理制度、实操演练三个环节中的表现情况,发现优势和短板;政府、部门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辖区某类企业、被评估到的每一家企业在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装备配备、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及培训教育、险情处置要点等方面的表现情况,查找共性问题、发现突出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钱刚毅,佘廉,纪丰伟.政府的应急执行力研究——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10,(7):169-170.

杨凤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13).

郭太生.重点单位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3):80-88.

猜你喜欢

应急能力应急管理评估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改进刍议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陕南农村社区应对人为森林火灾能力建设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