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

2019-09-09李晓辉李孟飞陈栋高翔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胸管手术过程胸腔镜

李晓辉,李孟飞,陈栋,高翔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心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罹患纵隔肿瘤病症的患者如果一经确诊,需要施行手术治疗[1]。患者的纵隔位于其两侧的胸腔中,处于胸骨后。针对罹患纵隔肿瘤病症的患者施行普通的开胸腔手术与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2-4]。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在2015年-2018年诊治的40例罹患纵隔肿瘤病症的患者,并将这40例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施行普通的开胸腔手术,研究组患者施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在本次研究中,有21例男性和19例女性,患者的年龄位于21岁-69岁之间,患者年龄的平均数是46.5岁。有25例患者的肿瘤位置在前纵隔,11例患者的肿瘤位置在中纵隔,4例患者的肿瘤位置在后纵隔。罹患纵隔肿瘤病症的患者大部分没有症状,少部分患者存在胸闷、咳嗽等不良的病症情况。本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均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确诊罹患纵隔肿瘤病症。病例种类如下:13例患者为心包囊肿,8例患者为气管囊肿,7例患者为神经源性囊肿,5例患者为胸腺瘤,4例患者为畸胎瘤,3例患者为脂肪瘤,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普通资料的比较中,两组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研究组的患者施行胸腔镜手术,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结果施行相关事宜的安排,确定肿瘤偏向与位置,进行手术入路;(2)施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胸腔施行插管器官,并进行单肺的通气;(3)患者采取45度的半卧体位或是90度的侧卧体位,手术时可以调整床位;(4)在患者六、七肋做切口,切口的长度在3 cm上下,放置胸腔镜,检测患者肿瘤的状况与周遭组织;(5)施行单孔操作,游离周遭组织与肿瘤;(6)将患者肿瘤外的纵隔胸膜切开,施行电钩处理,剥离肿瘤包膜,切掉整个肿瘤,如果肿瘤体积较大,需要施行穿刺然后剥离。切除之后,保存标本。应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患处。参照组的患者施行普通开胸腔手术,手术措施前三步与研究组相同,切除患者的肿瘤,如果切口位于前部,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放置纵隔引流管。

2 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身体指标要比施行开胸腔手术治疗的参照组的患者好,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手术时长在50.1 min-138 min之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在101 mL-139.5 mL之间,手术后胸管引流的时间在1.4 d-5.2 d之间。参照组的患者手术时长在89.4 min-193.8 min之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在139.4 mL-189.7 mL之间,手术后胸管引流的时间在3.4 d-7.1 d之间。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手术后胸管引流的时长在比较中,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手术后相关指标对比(Mean±SD)

3 讨论

纵隔肿瘤病症作为胸外科多发病症之一,罹患纵隔肿瘤病症的患者一经确诊,需要施行手术进行治疗[5]。如果患者不存在明显的症状,容易被患者以及患者亲属忽视,患者的肿瘤体积会增加,从而压迫患者的周围组织和气管,发生肿瘤扩散等消极反应。目前,胸腔镜微创治疗手段已应用到胸外科领域。针对罹患纵隔肿瘤病症的患者,施行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与普通的开胸腔手术对比,患者对胸腔镜手术的满意程度更高,因此,胸腔镜手术是治疗纵隔肿瘤病症的首要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胸管手术过程胸腔镜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