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化寺水陆壁画研究

2019-09-09戴晓云

艺术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正位天龙八部水陆

戴晓云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文物研究所,北京 100029)

水陆画分为壁画和卷轴画,留存量十分巨大,多为明清遗存。河北怀安县昭化寺①“昭化寺壁画有明确的作者及绘制时间。在南墙西边金刚力士画的左上方现存墨书题记:‘时大明嘉靖肆拾壹年岁在壬戌冬拾月初拾日吉时谨志,画工匠人任朝相’”。见徐建中:《怀安昭化寺大雄宝殿水陆画》,《文物春秋》,2006年第4期。但据风格看来,清代经过重修,这从北壁的大毗卢遮那佛等佛像可以看出。大雄宝殿里有一堂明代水陆画,绘制十分精美。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②具体研究见戴晓云《佛教水陆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戴晓云据其整理为《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校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是流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水陆仪文,文中有六个科仪,分别和祈请的六组神祇对应:正位神祇、天仙、下界神祇、冥殿十王、往古人伦和孤魂。昭化寺是根据《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绘制的,所有神祇均可以在仪文中找到对应的科仪。

菩萨在《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是正位神祇,一般绘制在北壁,和佛、罗汉、明王及天龙八部绘制在一起,也有少部分北壁只绘制十大明王,其余正位神祇另行安排的情况,比如公主寺、永安寺。昭化寺中的水陆壁画按《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绘制,把正位神祇③罗汉安排不下,放在东西壁靠近北壁上部。安排在北壁,其余神祇主要分列东西两壁,形成皆面向正位神祇,呈现朝拜正位神祇之势。北壁以两佛为中心,分别是八大菩萨、十大明王、四大天王和天龙八部等正位神祇。(图1)根据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编的《昭化寺》[1]画册,内中描述了七位菩萨的形象,分别为持净瓶杨柳,拈花,执如意,手持莲花、莲花内有经卷,握剑,捧宝盆④其实应该是个药钵。和拿宝珠链。八大菩萨中有一位漫漶不清。由于壁画没有榜题,《昭化寺》也只描述了大致特征,有简单的定名。本文依据有榜题的公主寺、云林寺及佛经上对八大菩萨形象的记载,对昭化寺八大菩萨再次命名,并根据《天地冥阳水陆仪文》,对北壁正位神祇进行定名和对整堂壁画进行大致分组研究,把壁画中所有神祇和《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祈请的神祇一一对应上,对整堂壁画进行深度研究。

山西大同云林寺的水陆壁画,所绘神祇和北水陆仪文《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祈请神祇完全可以对应,大致可以分为六组,其中正位神祇分布在北壁和东西壁靠北壁附近,包括佛、菩萨、罗汉、明王和天龙八部等。(图2)北壁正位神祇中有十大菩萨,均有榜题,十分难得。十大菩萨从右到左分别为月光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药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日光菩萨。十大菩萨所持之物分别为:月光菩萨手持青色莲花,莲花上为月轮;药上菩萨手持宝剑,剑上有火焰;弥勒菩萨漫漶了手部,手持物不明;药王菩萨手持药树;普贤菩萨手持经书;文殊师利菩萨漫漶看不清手持物(由于普贤常常和文殊成对出现,两大菩萨或持如意,或持经书,已经有了普贤手持经书的形象,那么文殊手持之物应为如意);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无尽意菩萨手持如意念珠;日光菩萨手持青莲花,莲上有日。

公主寺北壁为正位神祇中的十大明王,东西壁中央是以佛为中心的六组神祇①神祇分组见《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按神祇的重要性围绕佛依次排开,其中东壁和西壁上的佛左右各有两大菩萨,共八大菩萨,均有榜题。东壁上左边榜题是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手持如意,观音菩萨手持杨柳,持物和榜题吻合;东壁右边榜题是普贤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双手合十,普贤菩萨手持经书。(图3)西壁上右边榜题是宝坛菩萨和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手持宝扇,宝坛菩萨双手合十;西壁左边榜题是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药王菩萨双手合十,药上菩萨手持药葫芦。

昭化寺正位神祇分布在北壁,正位神祇由佛、菩萨、明王、天龙八部、罗汉、梵释天王等组成,[2]36-37昭化寺北壁也不例外,只是罗汉在北壁上排不开,只好排到了东西壁靠近北壁的位置,这一点和公主寺情况一样。由于北壁中间开了个门,壁画分成了东西两块。东北壁上是一佛为中心,四菩萨、六明王、两天王、若干坐佛和天龙八部之四等,呈对称分布。西北壁上也以一佛为中心,四菩萨、四明王、两天王、若干坐佛和天龙八部中之四,呈对称分布。

图1 昭化寺 东北壁正位神祇

图2 云林寺北壁 正位神祇

图3 公主寺东壁正位神祇(佛、菩萨和天龙八部)

图4 昭化寺 毗卢遮那佛

东北壁一佛手结毗卢印,应是毗卢遮那佛。(图4)毗卢遮那佛两边,一边两个菩萨。毗卢遮那佛的“左侧上位菩萨,左手握净瓶于胸前,右手拿嫩枝,应为观音菩萨,跣足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下位菩萨左手拈花上扬,右手腕部落于膝上而手掌微扬”[1]69。那么拈花的菩萨是谁呢?文殊、普贤、观音和大势至四位常常一起出现,而大势至常常也以拈花的形象出现,可以推测右侧下位的拈花菩萨是大势至。(图5)

《昭化寺》描述:“左上角的一组明王已漫漶不清,右上角三明王被一团团火焰所包围……前左明王三头……双腿正夹骑一卷毛雄狮上……前右明王……左腿拍压在一白马背上”[1]69。他们分别是什么名号呢?根据《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结合佛经的记载,毗卢遮那佛的右边,骑狮子的明王应该是文殊菩萨变现的焰发德迦明王;骑白马的明王是观音菩萨变现的马首明王。(图6)左边下角的四大天王中的四位,手持琵琶的应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剑(长杵)天王应是西方广目天王。(图7)天龙八部中之四位已漫漶,无法辨识。①《昭化寺》以为都是金刚。其实根据《天地冥阳水陆仪文》,这应该是正位神祇中的四大天王和天龙八部。明王比邻有端坐云端的小坐佛。

《昭化寺》描述:“右侧上位右手持如意的是文殊菩萨,下位头光内有经卷的是普贤菩萨。”[1]69的确,持如意的菩萨是文殊,持莲花应是普贤,持杨柳的菩萨是观音。(图8)右边上方也有三大明王,名号不好辨认。明王比邻有端坐云端的17位小坐佛。下方有依稀可见两大护法,按对称原则,应该是天龙八部中的其余两位,但壁画漫漶,两位均无法辨认身份。

西北壁一佛漫漶不清,和东北壁一样,西北壁应该也是以佛为中心,左右各有两大菩萨、两大明王、两大天王、云端坐佛和天龙八部之四。

据《昭化寺》对佛的描述:“趺坐于须弥座上,双手于腹前做禅定印”[1]76,没有判断佛的身份,又有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而此二菩萨也会取代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作为释迦牟尼的协侍出现,因确定此佛为释迦牟尼佛。

《昭化寺》描述“左侧上位菩萨右手握剑于胸前,左手轻扶于剑上,赤足垂坐。下位菩萨左手捧一宝盆于腹前,右手笼罩于盆上方,赤足垂坐”[1]76。左侧上位菩萨持剑,云林寺持剑菩萨的榜题是药上菩萨,因此此处定为药上菩萨;下位菩萨捧药钵,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是成对出现的,此处定为药王菩萨。(图9)其余明王和天龙八部则模糊不清。

图5 昭化寺 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图6 昭化寺 焰发德迦和马首明王

“右侧上位菩萨左手提一串佛珠,右手托于珠下。下位菩萨模糊不清。”[1]76根据云林寺壁画,拿佛珠的菩萨榜题为“无尽意菩萨”,因此此处可以确定为无尽意菩萨,又无尽意菩萨和弥勒菩萨常常成对出现,因此可定位为弥勒菩萨。其余明王和天龙八部漫漶不清。

从几大寺院的水陆殿药王菩萨、药上菩萨看来,基本是持剑、药葫芦、药钵或药枝等,药王和药上菩萨一般成对出现,文殊、普贤一般成对出现,观音和大势至一般成对出现,日光和月光菩萨一般成对出现,弥勒一般和其他菩萨搭配出现。

图7 昭化寺 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天龙八部)

图8 昭化寺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把昭化寺和云林寺及公主寺相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昭化寺八位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的是观音菩萨,手持花的是大势至菩萨,手执如意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持经卷的是普贤菩萨,药上菩萨手持剑,药王菩萨捧宝盆,无尽意菩萨拿宝珠链,漫漶的应是弥勒菩萨。

下面根据《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把昭化寺正堂水陆画神祇进行分组。昭化寺东西壁神祇榜题如下①全部榜题来自《昭化寺》一书。:

图9 昭化寺 药王菩萨、药上菩萨

西壁(由北至南)

第一组上部:圣僧罗汉众

下部:太岁大煞黄幡豹尾神众

第二组上部:天藏王菩萨后土圣母众

下部:水府扶桑□林大帝等众

第三组上部:忉利帝释天主并诸天众

下部:陂池井泉诸龙神众

第四组上部:大梵天王并诸天众

下部:护国护民城隍社庙殿塔伽蓝众

第五组上部:北斗七星左辅右弼等众

下部:九禹十八狱主等众

第七组上部:十二宫辰星君等众(图10)

下部:金银铜铁五湖百川诸龙神众

第八组上部:五岳大帝江河淮济四渎源王众

下部:四直功曹顺济龙王安济夫人等众

第九组上部:十二元辰星君等众(图11)

下部:往古宫嫔婇女列女孝子顺孙等众

第六组上部:南斗六星火铃将军等众

下部:阴官奏书蚕官五鬼神众

第十组上部:主风主雨主雷主电诸龙神众

下部:严寒大暑客死他乡仇怨报恨病疾缠绵自缢六道四生有情众

第十一组上部:阿利帝母大罗刹等众

下部:六道轮回等众(原画面无榜题,根据画面内容增加)

东壁(由北往南)

第一组上部:圣僧罗汉众

下部:往古帝王王子王孙文武官僚众

第二组上部:玉皇大帝无色界四空天众

下部:阿修罗大罗刹等众

第三组上部:色界四禅天众

下部:般支迦大将矩拏等众

第四组上部:欲界上四天主并诸天众

下部:冥府十殿王官等众

第五组上部:星主北极紫微大帝

下部:地府三司六案地府都司判官众

第六组上部:太乙诸神五方五帝等众

下部:地府五道将军牛头阿傍五瘟使者

第七组上部:上清十一曜星君等众

下部:起教大士面然鬼王依草附木

第八组上部:天地水府三官北极四圣真君

下部:往古比丘尼优婆塞等众优婆夷道士女冠等众

第九组上部: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君众

下部:往古儒流贤士九流百家众

第十组上部:奎娄胃昂毕觜参星君众井鬼柳星张翼轸星君众

下部:枉滥无辜衔冤抱恨赴刑都市误死针医横

遭毒药诸产亡等众

第十一组上部:天曹府君掌禄算诸司判官

下部:投崖赴火严寒自焚兵弋荡灭水火漂焚□数孤魂诸鬼等众

图10 昭化寺 天仙中的二十八宿

图11 昭化寺 元辰等众(天仙)

图12 下界神祇

图13 下界神祇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把神祇分为六组:正位神祇、天仙、下界神祇、冥府神祇、往古人伦和孤魂。昭化寺水陆画把正位神祇画在北壁,包括佛、菩萨、罗汉、明王、天龙八部。因壁面画不下,把罗汉对应放到了东西壁靠近北壁上部位置。

天仙大致对应画在东西壁上部西壁从天藏王菩萨、后土圣母众①根据《天地冥阳水陆仪文》,后土圣母众应该属于下界神祇,这里和《天仙》的导引菩萨天藏王菩萨搁在一起,应是误画。、忉利帝释天主并诸天众、大梵天王并诸天众、北斗七星左辅右弼等众、十二宫辰星君等众、十二宫辰星君等众、南斗六星火铃将军等众;东壁从玉皇大帝无色界四空天众、色界四禅天众、欲界上四天主并诸天众、星主北极紫微大帝、太乙诸神五方五帝等众、上清土曜星君、天地水府三官、北极四圣真君、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星君众、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星君众,到天曹府君掌禄算诸司判官结束。对照《天地冥阳水陆仪文》发现这正是《迎请天仙仪》[2]50-54中祈请的神祇。(图10,图11)

下界神祇位于西壁,从太岁大煞黄幡豹尾神众、水府扶桑□林大帝等众、陂池井泉诸龙神众、护国护民城隍社庙殿塔伽蓝众、金银铜铁五湖百川诸龙神众、四直功曹、顺济龙王安济夫人等众、阴官奏书蚕官五鬼②五鬼就是五瘟。神众、主风主雨主雷主电诸龙神众,到阿利帝母、大罗刹等众结束;东壁从阿修罗大罗刹等众到般支迦大将矩拏等众结束。对照《天地冥阳水陆仪文》,发现这正是《召请下界仪》[2]54-57中祈请的神祇。(图12,图13)

冥殿十王是西壁的九禹十八狱主等众、冥府十殿王官等众、地府三司六案、地府都司判官众、地府五道将军牛头阿傍、五瘟使者③此处再次出现五瘟使者,应不是冥殿十王中的内容,而是下界神祇中的内容。因为五道将军、牛头阿傍和五瘟使者是分开画的几组神祇。。对照《天地冥阳水陆仪文》,这正是《命请冥殿十王仪》[2]73-77中祈请的神祇。(图14)

图14 昭化寺 冥殿十王

往古人伦是西壁的往古宫嫔婇女列(烈)女孝子顺孙等众、东壁的往古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道士女冠等众、往古儒流贤士九流百家众。对照《天地冥阳水陆仪文》,这正是其中《命请往古人伦仪》[2]83-86中祈请的神祇。(图15)

图15 昭化寺 往古人伦

孤魂是西壁的严寒大暑客死他乡仇怨抱恨病疾缠绵自缢六道四生有情众和六道轮回等众,东壁的起教大士面然鬼王、依草附木、枉滥无辜衔冤抱恨赴刑都市误死针医横遭毒药诸产亡等众。对照《天地冥阳水陆仪文》,这正是《召请孤魂仪》[2]87-92中祈请的。(图16)

图16 昭化寺 孤魂

昭化寺壁画虽然榜题写在一起,但图像却是分开绘制,这样节约了不少空间,画师可以放手绘画,让壁面排列更加合理。

南壁稍间绘制了水陆画中特别是水陆壁画中十分少见的黄道大将军和和黑道大将军。[3](图17,图18)这两个将军也分别有祈请科仪,分别是《加持黄道仪》[2]28和《加持黑道仪》[2]73。

图17 昭化寺 黄道大将军

图18 昭化寺 黑道大将军

因此昭化寺水陆壁画有相应的祈请科仪,《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祈请的神祇基本能对应上,肯定是依据该文绘制的。

在昭化寺水陆画中,没有见到持地菩萨、大圣引路王菩萨,孤魂和往古人伦中的部分图像也未全部绘制出来。说明一堂水陆法会祈请的神祇不一定要全部绘制出来,看墙壁面积的大小和构图来决定取舍。

由以上昭化寺水陆画神祇命名和相关研究看来,水陆画有较为固定的仪文,祈请的神祇是比较固定的,并且每组神祇均有相应祈请的科仪,这在其相对应的仪文《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可以清晰地了解。这样的特点,有利于水陆画题材的辨别。

总之,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考证,昭化寺正位神祇和其余神祇的定名基本能够确定,昭化寺水陆壁画是按照《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绘制,神祇大致可以分成六组。按照水陆仪文祈请的神祇进行对比和分类研究,可以知道水陆法会祈请的神祇是哪些,画匠绘制神祇的取舍情况,又由一堂完整的水陆神祇能看出缺少的神祇。

猜你喜欢

正位天龙八部水陆
普光寺水陆画的内容与作者考辨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关于铁路货车制动管系漏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金融委的意义在于为金融“正位”
浅析《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悲剧形象
预防过量用药的“天龙八部”
论媒体监督在司法领域的“正位”回归
化妆品店 吸引顾客的“天龙八部”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大部件完成对接开铆
水陆两栖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