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夫妻俩双双置换关节只因这个相同的爱好

2019-09-07郑州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主任医师尤笑迎

饮食保健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刘女士病区骨关节炎

郑州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主任医师 尤笑迎

近日一则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60多岁的刘女士(化名)被检查出糖尿病,爱妻情深的丈夫李先生(化名)为了让妻子身体更健康,每天陪着刘女士暴走,并记录每日数据,彼此相互关心。

但是10年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夫妻二人均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的情况,并且反复发作。特别是刘女士每天晨起刚走路以及长时间行走之后疼痛更为剧烈。

这样的疼痛严重影响了夫妻二人的正常生活,也阻碍了他们的旅游梦。

经过检查后发现,刘女士和李先生的膝关节严重变形,刘女士还伴有半月板撕裂,两人都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

看似健康的生活习惯怎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骨科三病区主任尤笑迎介绍说,骨关节炎多在中年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体重较重的人关节负重增加,长期半蹲或深蹲位的人群或者职业运动、过度劳损的人群都较容易发生骨关节炎。女性在绝经期以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影响会造成骨质疏松,较男性更容易患病,所以女性更年期更要注意对关节的保护。

病在关节,疼在软骨。软骨的磨损是不可修复的,暴走、爬山、上楼梯时关节负重是正常时的4~5倍,所以锻炼要讲究锻炼方法,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适量进行。

患者李阿姨,因双膝骨性关节炎,导致双下肢O形腿,平时正常站立、行走已受到严重影响,近期于郑州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行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不仅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也使患者走起路来更加美观。

李阿姨65岁,平时总是下地干活,不注重自己的身体保养,平时就总觉得膝关节疼痛、走路不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她的腿发生畸形、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干活时无法下蹲,坐下后起身都十分困难。

在家人的带领下,李阿姨来到郑州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接诊的李松生医生经过仔细的评估发现李阿姨的双腿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走路受限,并且双腿变形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好,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李阿姨顺利完成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并且恢复良好,如今她的双腿能弯曲110°,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后期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李阿姨就可以像平常人一样轻松行走了。

链 接人工关节置换术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人工关节?

常有人错误地认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将关节全部切除,然后装上一个钢铁打制的人造关节,手术后就像机器人一样僵硬而不灵活。其实,人工关节置换术如同修理磨损的桌面一样,是将粗糙不平的表面刨去,然后贴一层光滑的新面。

因此,人工关节置换是将已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切除,然后植入特殊材料的关节,使其恢复正常平滑的关节面,从而消除行走和负重时的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了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最佳年龄是多少?

一般认为,年龄在60~75岁间作人工关节置换术较合适。但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证的年龄范围有所放宽。许多高龄惠者虽然超过75岁,但全身情况很好,完全可以做人工关节置换。许多非常严重的骨关节炎病人,虽然不满60岁,但疼痛与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生活和工作,也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因此,关节置换与否应对病人作综合评价后决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几天下地?

多久能行走?

原则上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当尽早下地,早期锻炼能很快康复。若关节固定方式是使用骨水泥固定,术后肢体可以立即承重及行走,缩短拐杖使用时间。

若关节固定方式不是采用骨水泥固定,术后通常需使用助行器或拐杖六周至三个月,在此期间,避免关节完全负重,以使骨头与人工关节表面牢固结合。术后三个月均可渐恢复正常日常生活。

猜你喜欢

刘女士病区骨关节炎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房屋漏水拒交物业费业主卖房搬家保安却不放行
“忘穿秋裤”会得骨关节炎吗
失物复得好心车长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