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中国“走得出去”的安保铁军

2019-09-06范青军张培宽

雷锋 2019年1期
关键词:特种兵安保

范青军 张培宽

弹指一挥间。谢清森经过11年的奋力打拼,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折服的中国安保奇迹:目前七兵堂在全国主要省市设有38家分公司、17家子公司,在非洲、中东、澳洲设有3个办事处,在老挝、柬埔寨分别获得独立法人持枪安保资质,先后完成对东南亚、中东、欧洲的战略布局,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集团拥有员工2万余人,领导骨干80%为退役军人、40%为党员,2015年12月正式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为中国首家上市挂牌交易的安保企业。

新年前夕,在山东省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标兵和优秀就业创业退役士兵表彰大会上,谢清森获得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标兵第一名。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先后接见谢清森,鼓励他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引导广大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创业。谢清森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当即表态:珍惜荣誉,再立新功!

筑梦

1998年,谢清森凭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身体条件应征入伍,服役于原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

成功的源头是梦想,有梦想就会拥有远方。志向远大的谢清森秉承“在部队为军旗增光,到地方为军旗添彩”的人生价值追求,在特种部队服役时就是一名“尖子兵”,空降跳伞、潜水游泳、陆地侦察、楼房攀登、直升机机降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双百”尖子比武名列三甲,获得75公斤级散打冠军和特种射手称号,因军事素质全面过硬荣立三等功一次。

就在各种荣誉接踵而至的时候,命运却向谢清森开起了玩笑。两次意外受伤导致他无法继续接受特种兵的高强度训练,无奈之下,纵然有万般不舍,他只能选择退役。

“我是一名特种兵,我有自己的追求。”退伍后,谢清森主动放弃政府安置,立志自主就业。他坦诚地说:“政府安置退役士兵的压力不小,到地方咱决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

从来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的谢清森在心里暗暗发誓:在军营历练成一块钢,到地方就要打拼出一片天!在部队养成雷厉风行作风的他当即决定:要创建一家具有军字招牌的安保公司,搭建起专门为复退军人干事创业的平台,锻造一支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军旗添彩的特种兵安保队伍。

说干就干。敢于追梦的谢清森立即联系6名退役特种兵战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7名退役特种兵一拍即合,于2007年合力创办济南特种兵保镖护卫中心,现更名为七兵堂国际安保集团有限公司。

踢头三脚难。创业之初,摆在谢清森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申办行业许可证。在《保安服务管理条例》颁布前,社会机构根本没有资格承接安保业务,所以,当时谢清森只能开展一些不大被人们关注的新兴安保业务。

机会总是青睐执着追求的人。2010年1月1日,國务院《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安保市场开始允许民营或其他所有制安保服务企业进入。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对谢清森来说无异于打了一支强心剂,让他的安保梦想一步步接近现实目标。

谢清森坦诚地说:“虽然经过3年的漫长等待,才成为山东省首批获得保安服务许可资质的民营安保公司,但只要有了合法身份,就有了在安保市场冲锋陷阵的依仗。”

竞争是行业法则,市场只认可实力。谢清森开局就遇到了一个个难过的坎:七兵堂要跟政府公安部门下属的所有公办安保公司竞争。当时的现实境况异常残酷:谢清森带领七兵堂屡屡竞标、屡屡不中,一年时间,不仅没揽到一笔业务,还搭上了数十万元的积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种种困难,谢清森一直沿着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奋力前行。在那段特别难熬的日子里,他始终抱定“人心齐、泰山移”的信念,与全体员工一起合心合力、共同筑梦,业务逐渐从济南辐射到全省、再到全国。

近年来,谢清森带领七兵堂不仅圆满完成单位驻勤和国内外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业务也从遍及山东全省逐步辐射到全国8个省市,特别是2014年与英国联合安保公司成功牵手,标志着七兵堂正式开始涉足国际安保服务领域。2018年6月,七兵堂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民营安保公司,出动2000余名队员,由谢清森亲自带队全时段助力青岛上合峰会安保,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

“集团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我要特别感谢当年一起拼搏奋斗的战友,感谢部队大熔炉对我的锻造培养。”谈到此,谢清森不无感慨。

圆梦

凭借着近年来在市场上赢得的良好口碑,谢清森带领七兵堂实现了长足稳健的发展。2015年年底成功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成为中国安保领域的佼佼者。

谢清森顺势而为,先后组建铁路辅警大队、医疗特勤大队、校园护卫大队、公交乘务特勤大队、警犬训练基地等专业机构,为客户提供大型活动安保、安全风险检查、国际国内特种安保、非武装押运、安全风险评估和消防技术服务等多项服务,充分发挥资质实力优势、退伍兵招聘优势、管理专业优势、军事培训优势和品牌资源优势,全面夯实行业地位,满足现代保安市场的多元多维需求。

据统计,七兵堂先后为2000余家客户提供安保服务,从济南公交到地铁施工现场,从青岛啤酒节到省市区“两会”,从杭州G20峰会到青岛上合峰会,从柬埔寨西港到老挝万象,都能看到七兵堂安保队员忠诚履职的身影。

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获辉煌不忘恩。谢清森秉承爱党爱国爱民的感恩情怀,在集团效益取得长足发展后,主动为党和政府分担、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社会公益,努力将七兵堂打造成为惠及国家、社会和老百姓,让党和政府最认可、人民群众最放心、广大用户最满意的安保品牌與安保形象。

谢清森把反哺社会、惠及群众当己任,坚持做好事、行善举、献爱心。组织员工参加共驻共建活动,组建学雷锋服务队,经常深入社区开展助残服务;走进社区普及消防知识,示范演练消防课目;带头践行社会公益,开展“阳光护航”活动,指派安全专家到中小学传授安全常识;设置“百万元安全救助基金”,助力社会正能量;主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捐助希望工程……这一桩桩一件件充满社会正能量的惠民好事在齐鲁大地引起强烈反响。

在谢清森的主导下,七兵堂近年累计支出公益救助捐款200余万元,其中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助捐款2万元;2014年至2016年助学助残捐资10万元;2015年扶持退役军人创业捐资20万元;2016年6月设立100万元公益救助基金,11月设立15万元救困扶贫基金;2017年6月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捐款3万余元。

本着“育精兵铁卫,保稷泰民安”的企业宗旨,谢清森主动向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请缨,先后配合各地警方提供信息或抓获各类违法分子和犯罪嫌疑人5000余名,参与抢险救灾60余起,拾金不昧累计金额300余万元,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续梦

谢清森常讲,他们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七兵堂,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一创业平台解决当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难题,逐步搭建起一个退役军人与用工单位、退役军人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与军队之间合作共赢的桥梁。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创建七兵堂以来,谢清森坚持以安排解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为己任,以极大的热情、有力的举措和务实的行动,让一大批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愿望。目前,七兵堂核心高管主要由退役军人担任、100多名退役军人成为子公司主要负责人,300多名退役军人负责项目中层管理工作,让所有到七兵堂的退役军人实现了从就业到创业再到事业有成的华丽转身。

谢清森呼吁所有有志于建功社会的退役军人,铭记党恩,牢记使命,把握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坚定的忠诚和全部的力量!

猜你喜欢

特种兵安保
跟踪导练(一)
学霸放弃保研成为特种兵
韩国卸任总统的“保护期”有望延长
我家的“特种兵”
特种兵的“味道”
“猴”安保
美特种兵进也门搜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