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民族文化:微课堂有大魅力

2019-09-06曹一萍

雷锋 2019年1期
关键词:盐田藏獒拉姆

曹一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虽历经沧桑但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藏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民族特性,藏族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来自西藏的藏族大学生,我们应当做文化传播的使者,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志愿服务队在指导教师范颖的支持与辅导下,开展了“民族文化微课堂”进课堂、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2018年11月16日下午,在范颖的带领下,沈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志愿服务队来到了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总校区,开展推进“民族文化微课堂”进课堂、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藏族大学生志愿者们向二年级的小学生介绍了西藏之宝——藏獒、西藏传统故事——吉祥四瑞。德吉卓玛以“藏獒是狗吗?”的提问开场,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藏獒的特征及习性,接着为小朋友们播放了影片《藏獒多吉》的片段,并概要阐述了影片内容——藏獒多吉为了救田径牺牲了自己。孩子们被影片的故事所感动,体会到了藏獒对人类的忠诚,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次央拉姆给孩子们讲述了吉祥四瑞的故事,大象、猴子、兔子以及贡布鸟4个动物相互帮助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讲述过程中,她平和而生动的语言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通过PPT图片展示与故事内容相配合,使孩子们全身心地融入故事之中。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们明白了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重要性。

2018年11月17日上午,“民族文化微课堂”再次来到了沈阳市皇姑区东窑社区,给社区的农民工子弟带来了西藏的特色习俗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等知识。2018级的新生色松拉姆和巴桑拉姆身着藏装,分别给孩子们介绍了昌都古盐田和西藏的甜茶馆。色松拉姆向孩子们详细地介绍了盐田所产白盐和红盐的用法以及特点,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传统的纯手工制盐方法,使孩子们了解了传授的制盐经验,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昌都古盐田。昌都古盐田是世界上一处保留完好的古老文化遗产,这里蕴藏着藏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志愿服务队员巴桑拉姆用丰富的图片给小朋友们展示西藏的甜茶馆,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她介绍了甜茶馆里特色美食——甜茶和藏面。随着来西藏旅游人数的增加,甜茶馆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几乎遍布西藏特别是拉萨的每个角落,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旅游者了解藏族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志愿队员的介绍,孩子们对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许多孩子都产生了“想去西藏看一看”的想法。志愿队员们课前精心的教学准备、认真打造的课堂内容与孩子们的充分互動相得益彰,营造了欢乐的课堂氛围,“民族文化微课堂”收获了极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微课堂”不仅锻炼了藏区大学生深入社区与学校传播藏文化的能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藏区大学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意识。学生们一致表示:为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一直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

猜你喜欢

盐田藏獒拉姆
从盐田到沙田
狼与藏獒(长篇节选)
云南芒康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
洋浦千年古盐田
澜沧江畔 千年盐田
想变成藏獒的兔子
想成为藏獒的兔子
你好,岁月
如果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