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是基础,用是关键”

2019-09-06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沙坪坝区工作站人大常委会

宋婷婷

“建是基础,用是关键,下一步我们将把工作重点从‘规范化建设转向‘常态化使用,切实做到家站常用、代表常驻、群众常来,引导代表更好地践行‘群众在我心间,我在群众中间的民本情怀。”

“喂,是爱心食堂吗,我想点个套饭,少点米饭多点菜哟。”每天临近午时,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金蓉社区爱心食堂的电话铃声就会响个不停,不少老人来点外卖。

自2017年6月运营至今,爱心食堂一直是辖区老年人的心头好。老人们可以上门吃饭,也可以电话订餐。

但在两年前,幸福尚未来敲门,买菜做饭曾令这里的不少老年人备感头痛。

群众点赞代表家站

陈强是金蓉社区代表工作站的驻站区人大代表,在接待群众时,有多名老年人向他反映“用餐难”的问题。

“我注意到,反映该问题的几乎都是独居老人,有的甚至行动不便。在收到他们的意见后,我又深入多个社区调研,发现辖区的老人普遍存在‘用餐难的问题。于是,我在区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支持设立社区老人餐厅的建议》。”陈强回忆,多个部门齐心协力,在金蓉社区试点设立了爱心食堂,解决了周边近百名老年人的用餐问题。

“味道好。”“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用餐很开心,我们心里暖呼呼的,非常感谢。”金蓉社区的老人们对爱心食堂赞不绝口。

而在双碑街道堆金村社区,当地居民则为满载爱心的子弹公园而雀跃,为代表和代表工作站点赞。

“你们要是见过这里垃圾成山、臭气熏天的样子,就知道我们为啥这么高兴了。”正在公园内休闲健身的一位居民说,位于该社区枝元村的这块空地,是原嘉陵厂居民区闲置地,因偏于一隅,逐渐荒废,一度沦为垃圾场。

为此,很多居民到社区代表工作站反映。驻站的区人大代表单永宏了解情况后,向双碑街道反映,并配合街道衔接区级相关部门。最终,枝元村垃圾山改造被纳入区级民生绿地项目,投资160万元。经过改造,原来的废墟摇身一变,成为了环境优美、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子弹公园。

近两年,这样的暖心事例在沙坪坝区遍地开花,让群众的幸福感满满的。而这些变化的背后,与区人大常委会在各镇街以及村、社区建立的代表家站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代表家站提档升级

家有家的样子,站有站的格局。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每个人大代表家站都有统一的标识标牌、统一的制度规范、统一的形象展示。而这,正是沙坪坝区代表家站建设三年提升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市人大常委会也出台了实施意见。

如何进一步密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将代表家站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出台了《沙坪坝区人大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标准》。从2017年起,启动全区190个“人大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三年提升计划。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大代表之家”原则上设置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代表工作站原则上设置在各村、社区,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向辖区高校、企业延伸。为方便群众联系代表,每个工作站都将驻站代表的姓名、照片和联系方式在户外进行公示。

截至2018年底,全区144个代表家站完成提档升级。2019年,将继续投入300万元,完成代表家站建设三年提升计划。

规范运行,用好家站

建好家站是基础,用好家站是关键。为了发挥好代表家站的作用,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完善了运行机制,要求“人大代表之家”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参与率在70%以上,每位代表每年参加小组活动不得少于3次;制定意见收集表,详细记录群众的姓名、电话、住址及诉求;完善代表履职档案。

在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代表工作站驻站的区人大代表彭利娟说:“为了随时都能收集到群众的意见建议,代表工作站采取了线上加线下的方式。线下,每个月都会举办代表接待日活动;线上,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选民群众。代表的姓名、电话等信息都公示在代表工作站门口,群众随时可以打电话反映问题。”

彭利娟代表说,在督促办理这一重要的环节,社区、街道能办理的问题就马上办“消化”,“消化”不了的问题,就形成代表建议,转交相关部门来解决。对于已办结的意见建议,会及时通过微信、电话和公示栏进行反馈。未落实的必须说明原因,确保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为了让选民群众能及时反映问题,每个街镇的“人大代表之家”设一名联络员,在每个人大代表工作站設一名信息员。联络员和信息员是人大代表的参谋助手,主要负责联系选民,及时收集社情民意。

“两联一述”落地

童家桥街道杨家山的路灯终于亮了、天星桥街道沙坪公园门口建起了红绿灯、磁器口街道三千城小区幼儿园大门外的道路一侧置安装了安全警示标识牌、覃家岗街道新山路石梯沟段安装了消防管网……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以代表家站为载体,积极开展代表学习培训、接待选民、调研视察、代表述职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两联一述”工作落地。两年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600余人次,代表联系选民群众175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2300余条,协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500余个,253名区人大代表和365名镇人大代表在代表家站向原选区选民述职。

“代表家站为全区经济建设、城市提升、文明创建、环保攻坚、社会民生等重点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推进依法治区的过程中,展现了人大的新气象、新担当和新作为。” 沙坪坝区委书记江涛说,代表家站建设为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注入了勃勃生机,为推动改革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注入了源源动力。

“建是基础,用是关键,下一步我们将把工作重点从‘规范化建设转向‘常态化使用,切实做到家站常用、代表常驻、群众常来,引导代表更好地践行‘群众在我心间,我在群众中间的民本情怀。”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说。

未来,在沙坪坝区的每一个角落,代表家站将如盏盏明灯,照亮并温暖着群众的心。

猜你喜欢

沙坪坝区工作站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不经授权人大常委会主任能代表人大常委会吗?
沙坪坝区文化旅游康养行业发展情况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沙坪坝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碎》设计素描
二○一九年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道路绿地土壤肥力特征浅析
“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