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商背景下对桐梓县方竹笋销售策略优化研究

2019-09-05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物流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桐梓县竹笋农户

杨 婷,高 波 (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 言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国家不断颁布促进农产品电商的政策,加快了农村农产品的转型升级,不断鼓励各类经营者主体利用电子商务推进农产品的上行,打开交易市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对于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渠道有一定的结论,法律制度也趋于完善。但针对某一地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策略研究却很少。桐梓县地处我国中西部,依托大娄山独特地貌、土壤环境和独特的高原生态气候,使桐梓县盛产丰富的农作物,如:竹笋、芸豆、腐乳、刺梨、蜂蜜等。由于县城的地形陡峭,农户的市场参与度弱,造成了农产品滞销的现象。本文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针对县城传统的消费市场,给出地方特色农产品新的营销策略,希望加快桐梓县农产品的产业升级,有效促进黔货更好地走出乡镇,提高农民收入,响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1 桐梓县方竹笋现有销售模式

2004年12月22日,国家林业局下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的通知》中:桐梓方竹笋最为有名,列为“中国方竹笋之乡”。县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温和的气候,为方竹笋的生长、发育和制作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县域内农户方竹笋的销售途径大多停留在两方面:一是农户运至集市零售或批发给集市菜贩;二是外来供应商以较为低廉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运往大中小城市的销地批发市场倒卖赚取差价。现有的销售模式导致农户分散程度高,信息渠道窄,从种植到分销要经过许多层次,严重降低了配送的效率,导致收益流失。目前桐梓县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模式有3种:(1)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销售模式。该模式是农户将自己种植的农作物通过自有的车辆,直接运输到县城或周边乡镇的消费市场进行销售,其流程如图1所示。该模式的优点是消费者可以体验农产品质量,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带来最直观的销售。缺点是在该模式中,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非常紧密,大多都是一次性交易。消费者辐射区小,市场范围小,无法掌握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2)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销售模式。农户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将农产品运送给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定期向农户进行农产品收购,然后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包装,再转售给下一级批发商和零售商,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模式的优点是,对于农户来讲,不仅能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还减少了风险,使农户收入稳定,同时也可以带动产业链的发展。缺点是农户种植的农产品质地不同,价格和质量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管理成本高。(3)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双方签订合同,由供应商向连锁超市直接提供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在桐梓县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只有两个:简家超市和德利超市,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是有限的,其流程如图3所示。农超对接销售的优点是:农户和超市签订购销合同,解除了农户为农产品找销路的忧虑,也降低了这方面的成本,减少了销售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对农民安心搞好农产品生产、保障增收,有积极意义。其缺点是大多数超市缺乏自己独立的生鲜配送中心,并且产供销和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图1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销售模式

图2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模式

图3 农超对接销售模式

2 桐梓县方竹笋销售存在问题

2.1 经营方式分散,电商平台少。竹笋作为高海拔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营养价值高,但销售不畅,万亩笋地的销售,仍以传统销售模式为主导。作为桐梓县打造的“一县一业”产业,方竹笋即没有入驻淘宝等大型电商交易平台,也没有本土的电商平台,对于县域外的消费者想购买竹笋,购买渠道很少,只能通过亲朋好友的代购或者从小商贩那里小批量购买。落后的销售模式和市场竞争意识,使竹笋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阻碍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2.2 物流设施落后,配送成本高。对于种植面积最大的狮溪镇和黄莲镇来说,物流运输布局仍然是一大难题。山多地峭,农户分散,每个竹笋种植地都是直接面对销售市场,物流的运输成本相对过高。承包方竹笋运输的都是一些小型物流公司,以及一些个体的物流运输经营户,专业化程度差。又加上能够为方竹笋提供良好服务项目的企业较少,在运输过程中很难保证竹笋的新鲜度。相比于其他发达省份来说,桐梓县的公路设施建设发展比较滞后。

2.3 竹笋衍生品少,附加值低。当前国内快速消费品领域已经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者对食物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生产总量的90%,加工后增值2~3倍,我国加工品占其总量的25%,增值25%,增长空间巨大。桐梓县方竹笋生产主体大多是单一农户,只能凭借经验对产品进行简单的粗加工,搞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产品却又找不到市场,所以只能选择最简单、保质期较长笋干销售。

2.4 生产规模不一,标准化差。种植竹笋大多都是个体家庭户,对于方竹笋标准化的意识不够,使竹笋呈现出散、乱、杂的特点。县城关于方竹笋的标准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从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农产品的生产组织,还是到终端消费者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制约了农产品电子营销的规范化管理。在农产品物流环节也没有严格的检验标准,导致运输过程农产品的损坏,无法保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都是高质量的农产品,难以形成方竹笋品牌规模效应。

2.5 电商理念落后,信息化低。农户对于电子商务的态度比较保守,对其的了解程度不深,他们害怕网上资金、货物不能及时的入账,对于网上的交易呈现一种抵抗的态度,宁愿选择最为保险的农产品现场交易模式。在县域电商平台上经营方竹笋的店铺微乎其微,方竹笋从种植、采摘、包装、运输、仓储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无法进行记录和共享。大部分的种植信息都局限在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信息当中。

3 电商背景下方竹笋销售策略优化

3.1 农产品+可视农业。可视农业就是实现农产品和消费者的无缝衔接,借助IOT技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为农产品设置特定电子代码标识,将农产品生长过程的条件、方法等呈现在公众面前,使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可以有效追溯质量和品牌。该模式连接终端消费者与产地供给,实现供产销一体化,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个性化定制竹笋,如鲜笋、笋干、笋粉等附加产品,通过网上下订单、线下指定地点取货。此销售模式的好处是: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流通损耗,缩短了供应链环节,解决农业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3.2 农户+自媒体。迎合现在的农商模式,以农业为基础,根据主导的农业来创意旅游活动,形成旅游活动与主导产业生产相呼应,加强农产品的品牌认知与传播。

乡镇政府可以联手打造农庄休闲娱乐项目,对于农民闲置的土地,可以租赁或者收购形成园区,盘活年久失修的老屋,打造有民族风味的农村生活场景,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可以在微博或者微信小程序注册农场品ID,并定时发送消费需求,打造网红农产品,吸引消费者体验乡村田园风光和特色的农家菜肴。消费者可以亲自种植竹笋,享受从播种到摘取的过程,并在指定时间内将种植的竹笋送到自己手中。利用社交媒体网络获得关注量,打造地区特色农产品文化品牌,带动竹笋以及衍生产品的销售,形成品牌认知。

3.3 农产品+线下店。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应该线上线下双渠道并驾齐驱,通过线上入口设计有效引流,通过线下体验设计有效黏结消费者。电商正在与传统实体店相结合,形成了线上以网络商城为平台,线下布局体验店的销售模式。2018年,桐梓县共接待游客46.06万人次,因此,县政府需要在县城的高铁站、汽车站、火车站3个人流较多的地方开设竹笋体验店,吸引络绎不绝的旅客,提高农产品与用户的互动。竹笋体验店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包邮服务,尤其针对来县城旅游的顾客,把线下潜在客户拓展在到线上客户,积累流量。

3.4 农产品+大型电商平台。对于地方特色农产品,必须依靠现在成熟电商平台的技术,通过与淘宝、美菜等这些大电商平台合作,利用大型平台可以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全程监控配送路径,对方竹笋质量进行追溯,分析消费者人脸画像,分析订单农产品种类、数量、等级等指标,把需求更直接、快速、准确地反馈到生产端,实行订单化农业,对农产品进行保价收购,解决农民盲目性、无序化生产的问题。比如,政府牵头与阿里巴巴集团建立沟通渠道与合作关系,在淘宝网“特色中国”平台共同推出桐梓馆,以“打造县域地理标志产品”的方式推进桐梓特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4 结论

在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下,改变县城传统的销售模式,有助于农业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加快桐梓县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拓宽方竹笋的销路,降低流通成本,进而促进县城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整体竞争实力。桐梓县虽拥有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并享有当地政府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大力支持,这对于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道路有极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县城经济落后,地势崎岖,对建设成“省级农商联动示范县”、带动桐货出山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猜你喜欢

桐梓县竹笋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桐梓县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思考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竹笋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竹笋
小竹笋的梦
挖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