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钢琴组曲《九野》的十二音技法的运用解读

2019-09-04谢凯

艺术评鉴 2019年15期

谢凯

摘要:《九野》是一部运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钢琴组曲。这部钢琴组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房晓敏教授关于探索东西方音乐理论创作的一次的实践。在《九野》当中我们能清晰的体会到“阴阳”“五行”这些在中国最古老、最独特的哲理和文化观念。作曲家结合西方音乐体系,从写作技法、创作体系、哲学思考方面都深刻的融入《九野》这部作品当中。

关键词:房晓敏   《九野》   十二音技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003-03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中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冲破枷锁、“解放思想”的考验。同样,现代音乐创作思维也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思潮。这冲击着在传统技法中创作的中国作曲家们,他们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作,并以最能体现创作思维的钢琴曲来进行试验。而钢琴组曲《九野》便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硕士导师——房晓敏教授关于现代音乐技法当中的十二音技法运用的代表作。

《九野》由九首钢琴小曲组成,标题为《玄》《朱》《变》《炎》《钧》《阳》《颢》《苍》《幽》,每一首都极其深刻、精炼,是西方十二音技法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及传统音乐的钢琴大成之作。本文探讨的便是关于《九野》的十二音技法的运用,以《九野》前三首“玄”“朱”“变”为例。

一、十二音体系的创立与写作技法、原则

建立十二音体系的是“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勋伯格。这一革命性的创举,是音乐高度发展的结果,发展了音乐的创作技法,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切割了与调性音乐的联系。它在技法以及探索音乐发展形式的本质上,有着独立的规律和章法,究其创作过程乃是一种组织化与系统化的程序和方法。

其创作原则:预先设置十二个半音的基本序列,并以原形Prime(P)及其三种变形,即:逆行Retrograde(R),倒影Inversion(I),倒影逆行Retrograde-Inversion(RI)作为基本材料进行创作,通过音高移位、节奏变化等方式进行展开。它的基本原则:十二个音地位平等,无大小调体系的音级功能。写作中应遵循下列基本规则:①每一个音必须在其余11个音都出现之后方可重复,但允许震音、波音、輔助音的短暂重复;②避免三和弦进行,防止调性的出现;③避免半音阶式的进行,避免四、五度循环,且四、五度音程,三全音尽可能只用一次;④序列中宽、窄音程应交替出现,不宜多使用相同的音程,允许同音及八度重复;⑤序列要有一定的布局,具有独特的音程关系,应与其他序列相区别。

二、《九野》序列设计及序列表

为了方便分析《九野》中十二音技法的运用,本文特地将《九野》的序列设计及四十八种序列制成表,以便分析:

(一)《九野》序列设计:

从《九野》的序列设计中我们能看到:

1.在序列的第一与第十二音构成一个三全音关系的首尾,这使序列在运用逆行(R)、倒影(I)、倒影逆行(RI)时更为顺畅。

2.序列在横向与纵向呈现出一种对称结构。a:以A音为中轴,从第二音到第十二音的线型旋律音程结构设计分别是:上下纯四、上下大二、上下小三、上下大三、上下小二、上下三全音。b:左右音程结构关系也呈对称结构,以中间三度为轴,两边分别是二度、四度(中轴A音除外)。

3.序列设计上的横向与纵向的对称,这是房晓敏教授研究中国传统哲学“阴阳”观念的一种探索,并将其实践在音乐创作上的一种创新。这样的对称结构使原形序列无论经过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彼此之间的联系都更为加强,使音乐更为严谨,内涵深刻。

(二)序列表:

上表:横向看——从左向右为原形(P)及其移位;从右向左为逆行(R)及其移位。纵向看——从上至下为倒影(I)及其移位;从下至上为倒影逆行(RI)及其移位。

三、《玄》《朱》《变》十二音运用解读

(一)以《玄》为例:

《玄》的速度是Largo,四四拍,九小节,力度从ppp--mp 。流动的旋律主要是以低声部左手演奏,而高音区以和弦的织体构成一个长音持续。在十二音技法的运用上:《玄》采用的序列是【P-0】与【P-11】②,其中【P-0】主要是在流动的低音声部,宽、窄音程的进行交替,避免调性出现,产生“动的”织体。【P-11】主要是在两条高音谱表上进行三音列的纵合写法③,产生“静态”织体。而纵向和声结构上,右手和弦是建立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两个四度叠置的音程上面,这也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结构特征相符。

《玄》在音乐语言上具有非常独特的气质,强调内在张力。演奏时,要突出高音部和弦与低音部旋律的不同音区对比,旋律与持续和弦的撞击。乐曲开头,连续的A音由疏到密、由远到近,音区的跳跃也让音乐的层次增加,作曲家是希望营造一种“空灵”且带有古琴意味的演奏风格。结尾处,音乐停下来后慢慢消失,这是一种矛盾后的舒展。

(二)以《朱》为例:

《玄》的速度为Larghetto,八六拍,八小节,力度从pp-mf。乐曲偏向于复调写法,从左手低音开始,右手隔一个十六分音符紧接着出现,产生了流动性。在十二音技法的运用上:使用的序列是【P-10】【P-1】、【I-5】【I-6】,组成两个乐句。主要运用的是分层写法,声部之间相互不交错。旋律的写作上:同音或八度重复运用较多,使乐曲的灵动性大大的增强;在第二乐句中,右手的八度级进上行,左手向下进行的设计,力度也随之增强,音乐的情绪达到至高点,最后以下行进行收尾,在设计上也有一丝交响结构的意味。

《朱》是一首仅为八小节的一部曲式结构。是一首十二音旋律化的作品。全曲只选用是四个序列素材来进行创作,其中分层手法、复调结构是全曲最大的特点,这增强了旋律的流动性,也增加了乐曲的可听性。由薄变厚的层次,递进式的序列,让乐曲充满了动力。和声上,八度的运用是全曲安静、空泛的特征音程,让乐曲有了暖色调的气质。

(三)以《变》为例:

《变》的速度为Allegretto,四二拍,共十六小节,力度从ppp-f。这是一首带有传统民族风格的小谐谑曲意味的钢琴曲。特别是开始引子部分的二度撞击所带来的音响效果,这是极富有民族特色的钢琴节奏写法。在十二音技法的运用上:《变》的序列主要是【P-9】【P-2】、【I-7】【RI-10】、【RI-5】【I-0】六种。其中【I-7】【RI-10】比较复杂,序列之间交错、音区跨越、三音列纵合、个别音的省略使音乐结构充满了张力。在写作特点上:多变的民族节奏与俏皮的倚音成为全曲最大的特点;二音列纵合与三音列纵合的递进增强了乐曲的张力;低音部的铺成,高音部的另行跳动,明显感觉到作曲家采用了民族打击乐的特点。

《变》是一首具有多变性格的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也是钢琴组曲《九野》中最长的一首。其俏皮跳跃、表情丰富的演奏效果彰显了作曲家丰富、成熟且多变的写作技法。在这首作品当中,能明顯能感受到作曲家在尝试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与中国传统音乐上的结合探索。例如,左手的节奏型用了中国民间打击乐的铜锣节奏(在第七首《颢》中也有体现)。这种节奏型与右手弱起的三连音结合在一起,让音乐流动起来,是基于东方音乐的意境之美。

四、结语

钢琴组曲《九野》是一部运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钢琴作品。其采用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融合了中国“阴阳”“五行”等传统哲学观念,是作曲家探索东西方音乐理论创作的一个伟大的实践。“阴阳”“五行”这些中国最古老、最独特的哲理和文化观念,结合西方音乐体系,从写作技法、创作体系、哲学思考都深刻的融入《九野》这部作品当中。笔者以《九野》当中的前三首《玄》《朱》《变》来粗浅解读十二音技法的运用。希望通过这篇简短的文章,给其他研究或者创作十二音的学习者带来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注释:

①《九野》指天的中央和八方。

②【P-0】指的是原形箭头以A音开始的横向序列;【P-11】指的是以A音开始的序列上行大七度(大七度音数为11个半音)。其他以此类推。

③利用音的纵向关系进行组合,按照先后顺序或颠倒顺序进行组合的一种写法,也可以组成其他类型的音列结构。

参考文献:

[1]房晓敏.浅谈十二音技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6,(02).

[2]房晓敏.五行作曲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3]陈丹.现代风格钢琴曲中的民族传统——对房晓敏《九野》的分析与阐释[J].音乐研究,2012,(05).

[4]赵瑾.房晓敏钢琴作品《九野》及《遗风天籁》的音色演绎[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