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干预在子痫前期剖宫产术中的价值

2019-09-02张洪静陈海英赵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子痫医护剖宫产

张洪静 陈海英 赵鸽

子痫前期是孕妇在妊娠20 周后出现的一种妊娠合并症,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出现尿蛋白,严重时会造成胎儿肝肾功能受损、生长受限,甚至发生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母婴健康[1-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剖宫产术为子痫前期孕妇终止妊娠,对行剖宫产子痫前期孕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对子痫前期剖宫产妊娠者采用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结果证实能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7 月—2017 年12 月本院收集的140 例接受剖宫产的子痫前期妊娠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 例。观察组中,年龄21~33 岁,平均(25.1±3.7)岁,单胎65 例,多胎5 例,孕周34~41 周,平均(37.5±2.1)周,平均孕次(1.6±0.4)次;对照组中,年龄22~33 岁,平均(25.2±3.5)岁,单胎64 例,多胎6 例,孕周34~42 周,平均(37.7±2.2)周,平均孕次(1.5±0.5)次。两组的年龄、单多胎构成、平均孕周、平均孕次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产妇均符合子痫前期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疾病妊娠者;(2)血压系统感染疾病妊娠者;(3)精神疾病障碍妊娠者[4-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降压、解痉和镇静等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给予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选取经验丰富的医师和护士组成医护一体化小组,干预内容如下:(1)入院后,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共同查房,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结合孕妇子痫前期病征讲解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指导、用药干预、控制血压血糖,指导合理健康饮食和康复训练;(2)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同家属讲解剖宫产指征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缓解孕妇焦虑情绪,确定手术时间;(3)麻醉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告知麻醉方式,讲明注意事项;(4)术后管床医生、责任护士共同查房,责任护士汇报产妇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落实治疗与护理计划;责任护士协助管床医生问诊,观察切口渗血、感染及愈合情况;(5)医护人员共同做好出院宣教、延续护理服务工作,跟踪治疗及护理效果,并进行服务评价。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每日晨间交班后,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分开查房,医护人员各司其职,按照医师下医嘱、护士执行医嘱的工作模式执行,保持医患、护患平行。

1.3 效果评价

采用依从性行为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干预3 周后的依从性,包括医嘱用药、血压监测、健康饮食、康复训练4 个维度,各维度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高。

采用Mishel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护理4 周后疾病不确定感,包括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和不可预测性四个方面,总分165 分,评分越高说明疾病不确定感越强[6]。采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测试表评价两组护理前、护理4 周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共包括入院规则、检查、治疗、自我护理及用药、营养出院后护理等共10 个方面,按照掌握程度分别计3 分、2 分和1 分,评分越高说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统计两组术后切口渗血、切口愈合甲级、切口感染例数。记录两组术后产后子痫、产后出血、低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例数,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依从性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对并发症发生数等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医嘱用药、血压监测、健康饮食、康复训练等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依从性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依从性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术后切口渗血、切口愈合和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切口渗血率、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分,)

表3 两组术后切口渗血、切口愈合和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合并症,若病情不能有效控制可能会发展为子痫,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安全[8]。目前,在临床中子痫前期孕妇主要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子痫前期孕妇在行剖宫产术后容易发生产后子痫、切口渗血、阴道出血等并发症[9]。研究表明,对行剖宫产子痫前期孕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10]。

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是一种医生、护士、患者既相互信任又紧密配合的新型护理模式,不但能够保持医护服务的整体性、全程性,而且突破了原有的医患、护患平行模式,保证患者接受更优质服务[11-13]。本研究中针对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提高医护患三者对疾病的了解,有助于为患者树立信心,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便于医生、护士全面掌握术前术后孕产妇身体具体情况,降低医疗护理风险,保证医疗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医嘱用药、血压监测、健康饮食、康复训练等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更有效建立医护患关系,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医护一体化注重结合孕妇子痫前期病征讲解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治疗、饮食和康复训练等指导,减少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保证患者能得到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减少子痫前期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观察组切口渗血率、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揭示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便于医护人员掌握产妇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保证服务的有效性,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用于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猜你喜欢

子痫医护剖宫产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先兆子痫的应用进展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