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征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2019-09-02杨沙刘蕾卢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吸入性脑梗死肺炎

杨沙 刘蕾 卢琴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相对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也很容易诱发出假性延髓性麻痹症状,由于吞咽困难会多次产生假性延髓性麻痹症状,更会伴随呛咳现象。在医学的研究领域,正常情况下大概45.00%会在睡眠时刻产生误吸,另外在意识性障碍类型患者中出现误吸概率在70.00%左右。所以,选择一种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关键,这样有利于将患者的吸入性肺炎产生情况改善[1]。本院选择了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共计50 例,选取时间为2016 年12 月—2017 年12 月,以护理方式差异进行两组的分配,其中一组选择的循征护理干预结果更为理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吸入性肺炎大大降低产生率,具体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50 例护理对象都是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选入的时间段是2016 年12 月—2017 年12 月。依据护理方式上的差异进行各组的科学分配,其中观察组(n=25):男性老年患者有13 例,女性老年患者有12 例,最高年龄限值是88 岁,最低年龄限值是62 岁,平均年龄(72.6±2.1)岁;对照组(n=25):男性老年患者有12 例,女性老年患者有13 例,最高年龄限值是87 岁,最低年龄限值是61 岁,平均年龄(72.7±2.0)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过确诊后属于脑梗死疾病患者;治疗后表现出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是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很好的依从性。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或是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干预中存在较差的依从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护理措施,参与的护理工作人员主要运用以往的饮食干预措施和口腔干预措施来护理患者。

观察组选择循征护理措施:(1)成立循征护理小组,进行这项护理干预措施之前,需要由神经科人员优先对此小组进行设立,在成员上包含了普通组员5 名、责任护士2 名、组长1 名。小组各成员都要进行专业培训后完成考核,会议的召开由组长带领组织,进行会议过程中逐一分析每位患者具体临床表征以及当前需求,并以此明确好护理干预的实际工作目标,把护理每个环节都落实好,各组员内部要全心全意配合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来践行循征护理内容;(2)确立循证护理问题,掌握患者的详细病程时段与病情程度,与此同时,和家属交流后综合评价患者所有情况,这样便可针对性、科学性地打造出利于患者康复的护理内容与干预目标,主要是从肺功能保护以及吞咽功能康复性训练两方面展开[2-3];(3)做好循征支持,主要运用互联网的方式进入知网、万方以及维普等数据端口完成干预课题的各项资料,找寻到有利资料来支持实施循征护理工作计划的临床理论,结合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具体情况,展现护理干预理论与患者实际的联系性,确保更好地践行循征护理内容;(4)践行循征护理,重点就是改善好患者自身吞咽功能,这项工作十分关键,为此护理工作人员应该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内容与计划的制定。通常,应有效刺激患者的关键部位,比如:咽部咽后壁、软腭等组织,令其多次进行吞咽动作的基本训练,同时以冰冻的湿棉棒配合。除此之外,也应该让其内收肌得到训练,护理工作人员也可引导他们进行多次的微笑以及大笑,也要对其咀嚼肌亦或者舌肌进行训练。但是应该注意,护理工作人员要将训练的每项项目具体时间规划好,一般训练一次的总时间不能超过15 min,每天进行训练频率最好是三次,也就是常说的早、中、晚[4-6]。(5)训练其防误吸。有些鼻饲患者需要在护理工作人员的温柔协助下完成半卧位休息,所以对患者进行鼻饲操作务必保证动作足够缓慢、轻柔,也应对鼻饲量进行严格把控,一般每次少于200 mL 即可。患者的摄食频率是控制在5 次或者6 次均可,保证少食、勤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每一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然后做对比。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为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两项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处理50 例干预数据,其中以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体现。最终呈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不管是在护理满意度96.00%还是在吸入性肺炎发生率4.00%相较于对照组的72.00%、24.00%体现出优势,并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在老年人患病群体中,脑梗死已经是高发的一种临床疾病,拥有发病迅速的特征,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患病风险性。在治疗的过程中,尤其是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的患者实现医治核心是对吞咽功能予以改善,同时注意对吸入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循征护理在根源上改善患者机体吞咽功能,使得患者不再进行吞咽时候感到困难或者是呛咳,某种程度上积极影响着患者快速康复。这种干预措施相比传统干预措施更有护理优势,不仅和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更加契合,还可以协助工作人员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7-9]。在征得患者的信赖下,改善护理满意度情况。它主要是在实施开展工作之前借助神经科科室建设相应的护理小组,充分确保了每位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掌握好循征护理干预的理论知识乃至操作,与此同时,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全面性的综合评估后有效制定护理干预内容有[10-11];在查找有关学术性资料进行理论上的落实支持,着手主要包含了吞咽功能训练和防误吸训练;不仅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控制误吸情况的出现几率,进一步减少了吸入性肺炎发生概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24/2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4.00%(1/25)与对照组72.00%(18/25)、24.00%(6/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样的处理结果和佟春宇[12]研究内容都比较接近,其中的研究组(综合性护理)整体干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结局,体现出循征护理干预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将循征护理措施应用在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中,可以改善吸入性肺炎产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效果可观。

表1 统计各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 [例(%)]

猜你喜欢

吸入性脑梗死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