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式教学在规培护士带教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2019-09-02孙天牧兴晓明郭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规培思维能力

孙天牧 兴晓明 郭艳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1]。随着医疗知识及法律知识在社会中广泛普及,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越来越多[2]。为了使新入职的护士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规范化培训成为培训护士的重要方法[3]。规培护士是入职前需要经过正规且系统的培训,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护理人员[4]。规培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也在于提高护理人员岗位的胜任能力及较强的心理素质[5]。以往护士规培多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但效果不太理想[6]。本文对2017 年和2018 年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多模式带教及传统带教的效果、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及及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将结果进行阐述。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7 年1 月—12 月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50 名作为对照组,2018 年1 月—12 月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50 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4 名,女性46 名;年龄为22~24 岁,平均年龄为(23.5±0.2)岁;全部为本科学历。观察组男性5 名,女性45 名;年龄为22~25 岁,平均年龄为(23.6±0.2)岁;全部为本科学历。纳入标准:(1)已经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均自愿参与规范化培训。排除标准:个人健康原因不能参加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组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每人一本规培手册,每2~3位学员进入临床科室,由护师以上职称的老师进行带教和临床护理实践。理论课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由带教老师对护理技术进行集中示范和培训。

观察组采用多模式教学,对规培护士进行阶梯式教育。(1)首先了解规培护士的基本情况、意向科室。(2)其次带教老师根据规培护士的数量和意向科室制定总的规培计划。(3)入科1 周后根据规培学员的技术水平和意向科室对轮转计划进行调整。(4)规培中采用集中与小组授课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①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将不易理解的内容转变为有趣的动态内容,建立知识的立体多项思维,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情景模拟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与临床护理结合起来,通过模拟各种病例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规培护士的操作进行指导和评价;模拟临床护理场景可以培养规培护士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不仅可以加强学员的学习印象也可以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③案例教学法,提供一些特殊的病例,让学员通过讨论等方式得出该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带教老师在学员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护理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④模拟人教学法,由于医患关系、医疗安全问题逐渐增加,模拟人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学员可以在模拟人进行相关的操作。(5)规培中采用反馈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查房,对各阶段进行考核和反馈并及时调整带教计强化学员的专项技能,提高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由带教老师对规培护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总分为100分。

由护理部集中组织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总分为100 分。

工作满意度指数量表(index of work satisfaction,IDW)也是目前广泛认可的量表[7],主要用于评价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包括44 个条目,5 级评分,分别为:完全不同意1 分、部分不同意2 分、不确定3 分、基本同意4 分和完全同意5 分。本量表分为6 个维度,分别为:收入总分30 分、职业地位总分30 分、自主性总分40 分、工作任务总分30 分、组织决策总分35 分、互动合作总分35 分,总分200 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采用修正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Chinese version,CTDI-CV)[8]进行问卷调查,包括7个维度,共75个条目,40分以上说明某项特质具有较强表现,总分450 分,>280 分说明具备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

1.4 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0.0 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的方式表示,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分别为(95.9±7.2)分、(93.7±6.3)分,而对照组分别为(86.8±6.5)分、(84.3±5.7)分;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评分为(191.0±24.7)分,而对照组为(173.9±19.2)分;观察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为(239.0±34.7)分,而对照组为(210.8±29.2)分;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分,)

3 结论

临床护理是一种强度较高、知识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精细而系统的思维模式;因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而且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员从院校毕业后的继续培训,规培旨在培养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积累足够的临床护理经验以有助于护士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10]。2006 年起我国已经大范围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但是规培的时间和方法尚未明确,本院制定了为期1 年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经过规培,护士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达到国家的规定。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护士刚进入临床时,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较薄弱,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医院的各项制度不太熟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11]。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护士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的判断、对病情的危重性进行判断并给予积极的救治措施[12]。规培中首先需要规培护士适应新环境,带教老师应该主动、热情地向规培学员介绍病区的环境及工作人员,使她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日常工作中采用多模式带教,包括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法、模拟人教学等[13]。研究表明多模式带教给规培学员带来新的学习观念,使学员能够主动进行学习,给学员留下深刻的记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14]。

本研究中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工作满意度评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多模式带教对规培护士进行培养的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方法,可能的原因为:(1)多模式教学根据规培学员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培计划,本着从学员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培,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动力[15]。(2)多模式教学融合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法、模拟人教学及反馈式教学,不同于以往传统带教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员充满热情地参加培训[16]。通过多模式教学可提高规培护士的培训质量,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较好结合,使规培护士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高了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17]。多模式教学弥补了传统一对一带教模式的缺点,提高了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判断和沟通能力,为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多模式教学,护士能够认知到自身的不足,激励自身进行学习,提高临床护理的胜任能力,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紧张慌乱的现象[18]。

综上所述,多模式教学在规培护士带教中效果较好,明显地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规培思维能力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基础理论探析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
“规培”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