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议论文课堂评改中实践李镇西民主教育思想

2019-08-29陈少华

考试周刊 2019年64期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

摘 要:在高中议论文评改课堂中,我们积极实踐李镇西民主教育思想,由教师主讲转变为学生评改,提高了议论文课堂评改的民主程度,突出了学生的发展主体,突出了评改课的人性化,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议论文评改的有效性。

关键词:李镇西民主教育思想;议论文课堂评改;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对话

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语文教学已经存在“专制的”“集权的”“高度统一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依托省课题《李镇西作文评改法在高中作文评改实践的研究》,在高中议论文课堂评改中实践李镇西民主教育思想,改变了传统的议论文课堂评改模式,由教师主讲转变为学生评改,提高了议论文课堂评改的民主程度,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议论文评改的有效性。

一、 眼中有学生

传统的学生成文后教师批改的议论文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民主意识,还是民主行为,都体现得不明显。教师常常在议论文讲评课上,评点学生议论文优缺点,提醒今后应注意的问题,朗读一两篇学生议论文,如此一来,讲评课堂呈现了浓厚的教师“专制的”色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基本原则”中明确要求,“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我们在高中议论文学生评改中,应当做到眼里有学生。

眼中有学生,教师首先要做到评改课堂有民主意识。李镇西老师认为,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在议论文评改课堂上,我们对优秀学生严格要求,使优秀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对中等学生热心帮助,使中等学生产生一种信任感;对后进学生鼓励关怀,使后进学生产生一种紧迫感。像李镇西老师一样真诚地面对学生,宽容地理解学生,欣赏地看待学生,让学生评改课堂“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

眼中有学生,还要做到评改课堂有民主行为。李镇西老师认为,民主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承认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在高中议论文评改课堂,我们立足“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认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巡视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评改指导,激发其评改兴趣,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对于评改困难学生,只要是学生尽力而为、做力所能及的评价与修改,即使只修改错别字或是修改一个病句,我们都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增强评改的信心和勇气。

二、 学生为主体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常态下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经过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后,则能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因此,在高中议论文课堂评改中,我们应当充分相信学生,以学生为评改主体,积极激励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首先应当依靠学生。在高中议论文学生评改中,我们将学生由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者,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评改活动,在生生互评互动中完成自我教育,完成议论文写作技巧学习和评改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求五个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从心理角度看,学生写完议论文后,常常希望得到老师或同学及时积极的评价,以获得被尊重和被肯定的喜悦,由此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在学生评改中,充分利用“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断欣赏”“咬文嚼字”等环节,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评改,把学生推到评改一线,让学生成为评改主角,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这样,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互助者,从课堂统治者变成学习组织者,及时表扬作文优秀的学生,让学生登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或精彩片断,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评改,激发学生议论文的评改潜能。

三、 师生平等对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课标要求,自觉改变“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作文评改状况,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师生平等对话,教师首先要有教学宽容之心。李镇西老师认为,民主教育是倡导宽容的教育,宽容他人的个性,宽容他人的歧见,宽容他人的错误……在学生为主体的议论文评改中,我们积极实践李镇西老师宽容的教育思想。高中学生在课堂评改议论文,学生思考时间有限,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评改不足甚至不当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宽容学生的错误,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及时引导,心平气和地向学生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达到“能评改”以至“善写作”的目标。正如李镇西老师所主张,“作文讲评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可以争鸣”。

师生平等对话,教师还要有合作学习的态度。李镇西老师认为,民主教育是体现平等的教育,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我们高中议论文评改课堂,不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看法,而是成为师生共享式教学课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课堂评改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加强倾听学生话语,在与学生对话与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伙伴,学生自主评改,教师自如引导,双向畅通交流,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构建了生动活泼的评改课堂,实现了师生思想碰撞交流和学生评改能力的提升。当然,课堂评改议论文的平等,主要是学生享有和教师一样的尊严、表达思想的权利,并不是所有方面平等,教师依然是学生课堂评改活动的组织者。

在高中议论文课堂评改中,我们实践李镇西民主教育思想,突出了学生的发展主体,突出了评改课的人性化,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励了高中学生议论文评改的积极性,提高了作文评改课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时金林.民主课堂:李镇西与张伟的对话[J].教师博览,2008(2).

[3]孟凡军.作文讲评课要关注“主体”发展——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课的启示[J].语文教学之友,2010(10).

[4]程红兵.读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J].上海教育(半月刊),2005(7B).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陈少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主体打造一体化教学课堂新模式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备课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四三二”语文课堂教学优势研究
以学为主体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上好小学数学课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