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两山”理念宁波着力推进大花园建设

2019-08-27肖洲烨

浙江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农林场宁波

肖洲烨

宁波作为长三角流域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在保护生态资源与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宁波林业坚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大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力度,着力描绘具有“生态宜居、活力进取、平安健康”底色的花园式城市,不断强化森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功能,为深层次践行“两山”理念、高水平推进全省大花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国土绿化纵深推进

描绘生态宜居“大花园”

广泛开展国土绿化美化彩化。结合全省大花园建设战略,宁波始终以“扩面提质增效”为核心,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加快以山地造林、平原绿化和森林抚育为重点的绿化造林步伐。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8%左右;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85%,绿地率36.56%,人均公绿面积11.5平方米;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打造沿江、沿海、沿山、沿湖万里生态美丽廊道,建成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150公里,构筑沿海生态防护绿色屏障;累计栽植培育珍贵树380多万株,推进全市林业“藏富于地、蓄宝于山”。

持续推进四明山生态修复和转型发展。四明山区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宁波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四明山区域实施严禁毁林开垦、分类规范森林资源开发、推广种植乡土珍贵树种、开展套种补植造林修复等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控制区域内水土流失,提高饮用水源地水质。2018年,宁波继续启动了新一轮四明山森林生态修复行动,由“筑牢基础”阶段向“提质增量”阶段加快转变,进一步培育森林结构多样性,建设稳定运行的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

加快融入长三角森林城市群版图。宁波历来重视城乡绿化的科学统筹,以推进森林系列创建为载体,主动融入森林城市群建设布局,实现更高质量的绿色惠民和生态共享。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森林城市8个(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森林城镇56个、森林村庄186个,建成市级森林城镇78个、森林村庄1001个。启动实施“一村万树”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加快形成“一村一品”的乡村绿化美化和林业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大力弘扬全民绿色共建共享新风尚。多年来,宁波积极推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大力开展“百校千人同栽百万棵树”“生态日护林植树大行动”“珍贵树种进千村活动”“添绿甬城增贵庭院”等主题植树送绿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7%。扩大生态文化宣传,举办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活动,开展国家级、省级生态文化基地的推荐申报,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化基地14个。

改革引领科技驱动

激发活力进取“大花园”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全市9个国有林场近30万亩森林是宁波森林资源的精华,分布在生态位置最重要的山峰、海岛,是向社会提供优质公共生态产品的重要产出地。据统计,2008—2018年,全市国有林场的森林质量提升明显,乔木林亩蓄积从4立方米增长到6立方米,增长了50%,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2015年国有林场改革以来,尤其是宁波开展创建“五好十有”国有林场行动以来,全市共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个,年客流量超100万人次。宁波市林场和鄞州区天童林场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宁海五山林场等5个林场被命名为省市级生态文化基地,成为当地林业建设的样板。宁波市林场启动森林氧吧小镇建设,被列入首批国家森林小镇建设试点名单,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单位。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约占全市林地的95%,是宁波最主要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保障。上一轮宁波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基本实现集体林产权基本明晰、林地流转有序推进、林业金融基本起步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2018年,宁波启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宁波”建设总体部署,立足生态优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分析,为加快推进森林生态高质量发展,提高全市生态环境容量寻求新思路。2018年初,宁波出台改革实施意见,通过封山与育林结合、统管与分包结合、生态与消薄结合的方式,重点建立“村为单元、委托代管、统一经营、利益分享”的“整村推进森林培育”新机制,赋予宁波集体林资源生态与社会效益双提升的新动能。

强化新型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宁波坚持推进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林业科技创新,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积极部署实施8大专项行动,筛选推广林木良种与林业新品种、集成示范林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育科技成果集成应用与转化推广示范基地、打造林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提升森林生态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扩展林业乡土专家队伍,探索“以林农带林农、以林农帮林农、以林农教林农”的新型林业科技推广模式,2018年宁波荣膺6位首批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和37位首批中国林业乡土专家殊荣,2名乡土专家当选“新时代宁波最美林业人”,由此“宁波经验”面向全省、全国推广示范。同时,不断深化森林经营科技交流共享,开展中德近自然林业经营国际研究合作,成立宁波市近自然林研究中心,建立中德林业合作营林示范样点3个。

立足法制严抓防控

守护平安健康“大花园”

积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强林业执法管理,组织开展一系列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专项执法行动,全力维护林区安全。开展“雷霆行动”“绿剑行动”“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打击非法破坏林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保护候鸟迁徙通道、打击非法猎捕野生鸟类”专项行动,遏制以捕获野生鸟类资源为主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候鸟平安迁徙。近三年来,共办理林业刑事、行政案件909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1048人次,林业行政罚款1183万元,涉林面积40公顷。

切实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林业建设牢牢把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时代新要求,持续开展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探索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全市以林业资源监管为重点,开展年度森林监测、林地变更调查、森林督查、涉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构建森林资源“一张图”。搭建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平台网络,对森林水源涵养、固碳释氧、气候调节、水土保持、防风抗灾等功能开展长期定位观测与评估,并面向社会科普宣傳。

科学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及林火灾害。全市科学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工作,共建成国家级、市级、镇级测报站(点)97个,初步构建覆盖全市主要林相种类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建立市级应急防控指挥中心,有效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和突发性灾情处置能力。森林消防始终坚持以防为先的原则,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保持全市森林火灾低发可控的良好态势,森林火灾年受害率远低于国家、省控制指标,切实履行好守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

猜你喜欢

林农林场宁波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分析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