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公安学一级学科建设:坚持原则与基本路径

2019-08-27刘达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一流学科基本路径学科建设

刘达禹

摘要:作为一流学科的公安学,应当在深刻理解自己历史使命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挖掘自身内涵并将自身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场景和时间脉络中。一流的公安學应该由一流的学术团队、一流的学术成果、一流的学术声誉和高质量的学生组成,公安学学科建设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坚持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基本原则,以便更好地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把握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公安学学科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需要有学科研究范式的深度融合,需要构建开放协同、内外适应的科研模式,需要形成持续创新、敢于扬弃、善于保留的学科理念,更需要一流的公安研究人才队伍。

关键词: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基本原则;基本路径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7.016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7-0066-04

建设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只有建设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才能提升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建设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也是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便开始了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系统工程,“211工程”“985工程”为建设“双一流”夯实了基础,2015年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解释并超越了一流大学的概念,进一步提出了一流学科建设,这表明国家不仅看到了一流大学建设在国家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一流学科在大学发展、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双一流”的建设一定会培养出大量的一流专业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思想和技术的有力支持。公安学被国家设定为一流学科,完成了公安教育战线几代人的梦想,这对后来人既是鼓励也是激励,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潜心做好研究,努力开创公安教育新局面。

一、关于公安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基本判断

(一)一流公安学科的建设标准

一流的公安学科一定是一种知识体系,公安学科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点滴知识的发现与积累,更应该包括对掌握知识的分解、整合和系统化,对未知知识的渴求与探索;一流的公安学科也应该是一种学术制度,它以最合适的制度安排我们追求相关知识、安排我们去整合相关知识。学科之间的区别不是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而是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公安学是以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警务活动及其规律与对策为研究对象,以此研究对象为出发点,我们应该从学术与实践两个维度思考一流公安学科的标准。

一流的公安学科应该具有一流的学术团队。如果说大学是形,学科是魂,只有形与魂兼备才算得上一流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学术队伍就是由造魂的人组成的。可以说一流的学术团队就是一流学科的代名词。以前,在许多领域,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一个人可以单独代表一个学科,但在大科学时代,学术团队是主要的科研模式,一个人可以打造出一座高峰,但一个出色的学术团队创造出来的是一片高原。在国内外很多学科建设过程中,优秀的学术研究团队都毫无例外地成为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由此可见,我们的公安学科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学科,其核心要素是组建一支懂国情、会学习、善融合、能创新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一流的公安学科应该产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学术成果是学科的产出作品,学术成果也是评价学科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流的公安学科应该有一流的学术成果,一方面,从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看,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是紧密相关的,科研成果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科研成果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为学生输送最前沿或更深厚的知识和体验;一方面,从科研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学术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公安学发展的历史中,许多学术成果直接或间接被国家采用,可以说为公安事业的变革与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过巨大的理论贡献。可见,一流的公安学科建设应当以一流的科研成果为标识,在一流公安学科建设过程中,在科研成果方面不仅要突出拔尖的成果作为学术高峰,更应该出现大批量的水平较高的学术作品,形成一流公安学科的学术高原。

一流的公安学科应该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世界高等教育有两大体系,因此,世界一流学科有两大参照系,一个是欧洲大陆传统体系,一个是盎格鲁一北美传统体系。盎格鲁一北美传统体系强调学术自由、学术自治,重视学科的学术标准;欧洲大陆传统体系强调国家需求、政府控制,重视学科的实践标准。”两个标准都有可取之处,一流的公安学科应该坚持两个标准即学术标准和实践标准。一流的公安学科的实践标准之一应该是以专业课程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坚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二)一流公安学科建设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一流公安学科建设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国策,是我国第一次设立大学、学科在相应时间内跻身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更是打破原有大学等级制度限制、打破大学身份固化的重要手段。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激发了高校学科冲击世界一流的斗志。“双一流”建设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打造一流学科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难得的发展机遇。公安学作为一流学科一定要抓住机遇,优化结构、凝聚特色,增强自身实力。

一流的公安学科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在30多年坚持不懈的学科建设中,公安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涌现出大量的、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大量的公安学论文发表在高层次的刊物上,各种公安学专著、译著公开出版;二是公安学学术团队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术声誉名满国内外公安界,大部分学术成果都能转化成战斗力;三是公安学科体系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基本成熟;四是公安学科培养了大量公安骨干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流的公安学科建设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一流学科建设中,一流学科发展的动力大部分来自于内驱力,一流的公安学科建设的巨大挑战就是学科建设不仅不能偏离社会需求,更要贴近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重大判断,是对5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新矛盾把国家发展的内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需要美好生活,公安学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坚持什么原则才能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警察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摆在所有公安人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二、建设公安学一级学科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建设一流公安学学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建设一流公安学学科不仅需要理论创新,通过总结各种经验教训,将经验上升为理论,还需要遵循公安理论发展的普遍规律,使中国的公安理论能够走出中国影响世界,为此,我们在建设一流公安学科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公安学科建设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学科历史传统是学科生长的土壤与基因。学科组织具有强烈的文化情境,其生长力取决于是否扎根于大学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公安学科建设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是要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首先,公安学科建设要以服务国家为目标,学科的发展要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做出贡献,学科发展要面向国家和民族的现实需要及长远发展,学科发展与国家发展一定是同向的。其次,公安学建设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研究中国警务问题上,要研究原汁原味的中国问题,要拿出符合本土需要的有效办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理论种植在不同的土地上会结出不同的果实,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杜绝拿来主义,要将中国化坚持到底。

二是公安学科建设必须符合公安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规范。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除了具有社会学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特点和学科规范。从规范意义上讲,公安学是以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警务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各种安全现象、安全观念、维护安全的手段与方法都是按照各自的发展规律而不断发展。公安学作为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警务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不仅要准确反映出安全的基本特点,还要揭示安全发展变化的规律,琢磨维护安全的各种有效方法。因此,公安学是有独特研究对象的,所以公安学理论体系应该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规范。

三是公安学科建设必须以总结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安发展实践为基础。公安学的理论来源于公安工作的实践,中国公安学理论体系只有在全面、充分总结中国公安工作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来。当前,建设一流公安学学科需要我们这些公安学学者深入了解、适应公安发展实践的要求,加强对公安发展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之后的公安发展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深入研究,并将这些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充实中国公安学理论体系,这是一流公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也是公安学学者应该担当的责任。

三、公安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

2017年9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公安学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这是我们公安教育人的荣耀,更是全体公安人的责任,如何建设一流的公安学科,使公安学在国际同类学科横向对比中有自己突出的优势和特色,在学术领域能够不断发展理论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丰富学科分类体系,在实践领域能够指导广大公安干警实际工作,重中之重是选择正确的学科发展路径,只有选对发展路径才能有效、持续地促进学科发展。

(一)与国情紧密相连:回答中国问題

公安学学科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一个大学的一个学科不能只进行纯理论的学术研究而不进行实践研究,或者只进行实践研究而不进行学术研究,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研究既接地气,有实践意义又能推动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公安学科建设需要有强烈的关注现实问题的意识。社会需求既是公安学科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肥沃土壤,也是促进公安学科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的不竭动力,公安学科建设具有扎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土壤的特点,此特点也是公安学科发展的重要优势。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社会发展信息化以及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结合,内部矛盾与外部威胁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影响,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国家总体安全观提出等,这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给我们公安学人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完善学科理论体系,组建学术团队,开展有效学术活动的指导方向和促进我们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一流的公安学科一定要高质量地回答国家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二)研究范式深度融合:优化研究方法

公安学学科建设需要有学科研究范式的深度融合。公安学学科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兼具复杂性和综合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如果从单一视角思考、解决问题,效果一定不是最优的,分析公安学科的问题的视角需要是多维的。“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涉及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内容,是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军事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需要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构成的知识平台支撑。从学科的最基本分类来看,公安学属于应用学科,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侧重研究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和查处犯罪的对策、方法与手段。”公安学科所输出的知识理论应该具备较高的可信度、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公安学研究应该采取在多学科研究范式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基础上的跨专业整合式的研究方法。

(三)加强与社会互动:求得学科内外适应

公安学学科建设需要构建开放协同、内外适应的科研模式。“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文化融合,是学科组织最为核心的建制,国内外有远见的办学者都把打造和谐的高水平学术团队作为提高学科水平的重要抓手。”公安学研究的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强调理论指导、数据支撑、实践验证等各个环节相互支撑,这就需要校局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研究一些深层次问题时还需要学校同政府、公安局或者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在公安学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尝试构建开放式网型协作研究平台,将学校、机关、其他有价值的机构都置于平台之中,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体攻关,这一模式有利于我们采集可靠的数据、收集有效的理论咨询、做出高水准的社会实验,这也必定会产出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一流的科研成果,在各部门相互配合的科研过程中也一定会培养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能够解决高端专业人才稀缺、专业人才只是单一等问题。

(四)坚持创新、敢于扬弃:构建良好的学科环境

公安学学科建设需要形成持续创新、敢于扬弃、善于保留的学科理念。公安学的发展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志存高远,只有继承先辈的研究成果和精神层面的财富才能深入、扎实地开展学科基础理论和体系架构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研究。由于公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源于对多个学科知识营养的汲取,只有不断提出并研究新理论、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才能使公安学科独具特色,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科建设时要具备创新思维,要敢于扬弃老旧无用的思想才能不断更新。

(五)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夯实学科根基

公安学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公安研究人才队伍。人才使学科持续发展,没有一流公安研究、教育的人才队伍,是不可能建设成一流的公安学科的。不同高校的相同学科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主要来源于人才队伍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无论是学科人才的培养,还是学科学术成果的研究、学术声誉的弘扬都是靠人来完成的,因此,以人才为核心应该是公安学科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战略选择。我们要精心选拔、认真培养好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领路人,是学科理論研究的旗手,没有领路人和旗手,物质基础再丰富也很难取得世界一流的成果;我们要组建良好的学术梯队,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注重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一个好的学术梯队紧紧带头人优秀是不够的,为了学科建设能够持续高效进行,必须要有无论是研究能力还是年龄结构都能紧密衔接的学术梯队;我们要营造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是人才充分发展的沃土。

猜你喜欢

一流学科基本路径学科建设
基于审计视角下推动国家完善审计治理路径分析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面向国际一流学科的机械工程课程结构神经网络分析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ESI与SCI—E的高校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