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读整本书 会读整本书

2019-08-27刘海燕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夏洛整本书读书

刘海燕

习总书记说:“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然而当今世界上却弥漫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遥控器”“手机游戏”的战争,并且在这场战争中,书本节节败退。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何让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学会阅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一、为什么要读整本书

我们书中的课文,大多选自名篇名著,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语言“规范”,主题单一……学生只读这样的文章,不从课内走向课外,不从一棵树走向一片森林,很难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部编版教材关注整本书阅读,每一册书里都有“快乐读书吧”,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小学语文课堂,很多时候都是练习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而长大后我们看报,看书,更多的是采用默读、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这些阅读方式,小时候不练习,长大后就不可能自然形成。因此,让孩子多“默读”整本书实际上是对目前小学教育缺失的弥补。一本书,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同我们的完整人生,不能片段地来看,要学会完整地来看,看整本书才能锻炼学生的真实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要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要有让学生读整本书的意识,要把指导学生读完整的一本书作为自己的担当。在孩子最美好的岁月,给他们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让阅读陪伴孩子的成长,相信小种子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二、整本书阅读如何指导

1.激读。首先是读前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哪个孩子天生爱看书,这需要我们激励和引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讲作者和相关书评。例如《夏洛的网》,作者是美国E.B.怀特,他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他为孩子们写了三本童话书:《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与《吹小号的天鹅》,其中《夏洛的网》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人们称它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讀封面、封底。封面是一本书的精华所在。童话书的封面一般揭示了故事的主人公以及主要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如《夏洛的网》这本书封面。看,一个小姑娘把小猪抱在怀里,你会把小猪抱在怀里吗?这是为什么呢?鹅大哥张大嘴巴像要在说话,它会说什么呢?旁边一只老羊在静静地倾听。还有一只小蜘蛛在一上一下,它在忙着干什么?咦,这些小动物都像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猜一猜,谁会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角呢?读人物表、故事的主要内容、目录,根据目录猜猜故事情节。总之,要设置足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这本书。

2.伴读。仅仅激读还是不行的,学生听了你的好书推荐后,当时激动想读,过后就没有行动了。所以我们老师要陪伴学生一起读,特别是书的前几个章节,老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读给学生听,当学生听得入情入境的时候,戛然而止,且听下回讲解。让学生由爱听到迫不及待地自己想去读,从“要你读”走向“我要读”。例如我在三年级和学生一起读《宝葫芦的秘密》,带领学生初步感知这本书后,我就把第一至第三章节读给学生听,同时邀请班上的读书小能手和我一起分角色朗读,渐渐地,学生走进了故事,对故事情节、人物感兴趣了。当我再次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些学生已拿着书给我看了,叽叽喳喳地说:“老师,老师,我都已经看完了。”我笑着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呀?”有的说:“这本书很有趣!”有的说:“我想早点知道书中后面的内容。”有点儿像我们成人追电视剧一样,欲罢不能。看,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就是需要我们老师去点燃。如果一个老师喜欢阅读,那么他所带的班级学生一定会被他感染和熏陶,一定也会对书籍产生浓浓的兴趣。假如老师在学生看书的时候,也和孩子们一起拿着一本书在静静地阅读,边看边画,学生一定会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3.引读。

(1)读中引法。读整本书需要方法的引导。比如说,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是查字典呢,还是请教别人呢?为了不影响情节的连贯性,可以跳读,把不认识的字跳过去,过后可以再去查一查,问一问。读书的时候尽量默读,这样读书的速度快一些,如果你乐意大声读,也可以。读书时可以大致先浏览一遍,再细细读。边读边在精彩处作一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思考。再说说读书的姿势,可以和学生聊一聊你喜欢什么姿势去读书?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他有部长篇小说《寒冬夜行人》,专门写读书的种种姿态——躺着读,趴着读,仰着读,倒立着读,还有翻着筋斗读。老师告诉学生一定要找到适合你的那个姿态。读书时可以有各种姿势:趴在沙发背沿上,贴着墙站着,坐马桶,各种姿势都可以读书——如果这本书吸引你。如果有本事倒立着读,那更精彩。读书自由,心灵自由,读起来就好。

(2)读中讨论。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说:“没有讨论的阅读是无趣的。”孩子读书时,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定期与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收获,这样才能有效巩固孩子读书的动机。师生可以共同商定读书的进度。比如我们读一本书需要四周的话,根据书的章节,每周需读几个章节,可以简单地列一个读书计划。每周,老师要利用阅读课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前面所读的内容,说说人物、情节、自己的感受等,互相交流精彩的内容。师生互动,也可以是四人小组生生互动。当然,老师对所读内容的精彩部分,要引导学生品读,引领的程度要高一些,从作者的写作方法、刻画人物的细节、环境描写的方法、构段的方法、文本的价值观等角度去指导、品味。

例如《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很适合指导学生做阅读思维导图。读完整本书,我们可以在整体上进行阅读交流,借助阅读思维导图,抓住“险”来梳理这本冒险小说的故事情节。鲁滨逊几次出海,每一次出海有哪些收获?哪一次最危险?作者描写最精彩的地方是哪里?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这个故事,围绕“选择”展开价值观的讨论:假如时光可以倒流,鲁滨逊回到了他第一次出海前,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还会不会出海呢?在辩论中,让学生感受梦想的力量,进而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

阅读是积累,阅读是借鉴,阅读是启迪。每一次交流以教师鼓励为主,以评选读书小能手、读书小天才等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

(3)读后展示。开展读书汇报交流展示活动,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会画会写的,出读书小报,写读书心得;会演会唱的,表演书中小故事,对一对书中人物的台词。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再认识,将一本书读深读透。

愿每位教师都能努力做一个点灯的人,让孩子们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享受阅读的乐趣,让迷人的书香飘溢校园,让孩子们在书香中成长。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后巷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夏洛整本书读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我爱读书
夏洛的网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夏洛的网》有感
读书为了什么
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