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9-08-27李志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导图教学法文章

李志明

由于欠缺写作技巧,加上语言积累有限,初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普遍存在乏味、空洞、言之无物、没有条理性等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写作兴趣较低,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情感,没有次序。本文立足于这些突出问题,就如何利用情境教学解决这些问题,改善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写的写作教学局面,旨在抛砖引玉,和同行们切磋如何有效实施写作教学。

一、初中学生写作文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1.写作兴致较低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阅,笔者明显看出,真正喜欢写作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学生写作都抱有应付心理,也就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去写作,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地想去写作。笔者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那里获取到部分信息: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写作,因为写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需要不断思考,还需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等。因为缺乏写作兴趣,所以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是硬着头皮去写。在这种被迫的环境下写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质量自然不佳。

2.文章缺乏情感

文章生硬,是大多数学生作文给笔者留下的印象。因为缺少语言積累和写作兴趣,加上认知水平和语言组织能力有限,所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基本上处于“艰难前行”的状态。部分学生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抒发情感,而是为了达到要求的字数,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的写作陷入了“凑字数”的尴尬境地。还有部分学生,经常在写作的时候去“借鉴”他人的文章,比如盗取观点,甚至直接将别人的文章大段大段“搬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尤其在考试之前,背诵模板,背诵优美句子或段落的学生比比皆是,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普遍比较生硬。

3.内容缺乏条理性

一篇好的文章,既要有“血肉”,即情感、思想和内容,还要有“骨架”,即文章结构。然而,通过对当前初中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后笔者明显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文章缺少“骨架”的支撑,虽然辞藻华丽,观点充实,但是读者在看完之后往往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观察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后通常是下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导致写出来的文章主题不明,条理不清,文章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二、基于情境教学法优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1.利用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倾诉欲望

要想引导学生写出好文章,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倾诉欲望,也就是写作兴趣。所以,要想优化写作教学效果,语文教师最应当关注的一点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倾诉欲望。在笔者看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创设生活情境。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他始终认为生活和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人们看到熟悉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时,会产生较强烈的表达欲望。相反,如果教师仅仅给学生设置一个写作主题,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冰冷,这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情境教学,将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产生倾诉欲望,为接下来写出佳作奠定基础。就笔者个人而言,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当前的社会热点新闻作为教学资源,将其纳入到写作教学体系之中,作为写作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例如,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奔驰车漏油事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事件的过程给学生还原出来,然后问学生,如果他是4S店的负责人,会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或者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等,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话题进行写作。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的表达欲望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由过去的“被迫去说”转变为“主动想说”。

2.利用多元情境丰富学生写作情感

没有情感的文章如同“行尸走肉”,难以引起读者共鸣,也就难以称之为佳作。为了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元化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并且让学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写作之中,以此提升文章水平。例如,在分析《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将这篇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以形象的视频或图片形式再现出来,以此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从而达到深化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除了多媒体教学法,教师也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眼里的春天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出去郊游,在大自然中亲自体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社会即学校,要将“小鸟”放飞到“天空”中,使学校延伸到社会。通过这几种情境展现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之后,教师让学生以“春天”或者任意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为主题,仿照朱自清的《春》进行写作。有了丰富的情感作铺垫,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流露出真情实感。又如,在讲解《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两小儿将故事内容以情境化的方式再现出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知人物的心理,对整个事件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这样的情境教学法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上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3.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文章结构

内容再丰富的文章,如果没有条理性,或者不能紧扣主题,都是败笔。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教师要关注并加强对学生文章框架搭建能力的培养。面对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经常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想到哪写到哪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具体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文章框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以一篇文章作示范,如朱自清的《春》。对这篇文章的框架进行分析之后就会发现,文章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盼春、绘春和迎春。教师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以“春”为核心绘制思维导图,然后绘制三个分支,分别在二级关键词上写上这三点。接着,教师再带领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即“绘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绘春”这一模块一共绘制了五幅图,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经过这样层层细分之后,整篇文章的框架一目了然,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并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模仿这一点,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文章框架,然后再进行内容填充。学生掌握了这一写作方法,自然就会写出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佳作。

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深化学生对写作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可以打破传统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学的局面,从而促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优化。

作者简介: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石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导图教学法文章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