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年段的朗读指导

2019-08-27江依燃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长句通顺范读

江依燃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也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那如何让朗读变得更加自然生动?本文以《安塞腰鼓》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实录为例,谈一谈我个人对于朗读教学具体实施方法的浅见。

1.关注段落,读出精彩。段落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层次,而位于篇首的段落更是起到了引起下文、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

在学生读通顺第一到第四自然段之后,我先带學生明确文段内容,这些段落描写的对象都是后生。接着出示对比的文段,让学生思考:四个自然段都比较短,而且描写的内容都相同,为什么不放在同一个段落里?让学生思考作者将这一部分分成四个自然段的目的。通过刚才的朗读与直观的对比学生明白了“这四个自然段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知道了作者的目的之后,学生再读才有更深的感受。我采用范读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引领学生读好这整个部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语调,加强学生对段落的关注。

2.关注标点,读出精彩。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第六自然段中的标点符号非常丰富,有逗号、顿号、句号、分号、破折号、感叹号,而标点符号也能帮助学生朗读得更加具有情感,更加精彩。

在将段落读正确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个自然段丰富的标点符号,范读第一句话。短短一句话中有两种不同的标点符号,而它们也起着不同的作用。朗读逗号处需要进行停顿,感叹号需要情感注入,指导学生再读。带着示范与提醒,学生能比第一次朗读读得更有层次,更具有感染力。然后帮助学生明确每个标点符号在朗读上的特点,如顿号的停顿时间最短,读到有破折号的部分时需声断气不断等,抓住特点帮助学生展开朗读。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我适当地指导、纠正、范读,让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在朗读中的重要性。几句话的练习之后,学生就能在不需提醒的情况下,用朗读展现丰富的标点符号,将第六自然段读得更通顺,更有吸引力。

3.理解词语,读出精彩。理解词语是文本教学的核心内容,可以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悟作者的感情。因此,有针对性地把握关键词语,可以成为理解作者情感的有效助力。

第七自然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词语非常有特点,如“冰冷”与“燥热”、“恬静”与“飞溅”、“困倦”与“亢奋”三对反义词。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而通过朗读则更易体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学生或根据预习,或根据自己理解,能简单地说说词语本身的意思,于是我提醒学生带着理解去读句子。学生可能一时间并不能觉察到如何去读,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示范。我通过范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燥热”,什么是“飞溅”。学生立刻参与进来,将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付诸朗读,呈现出很好的朗读状态。加上之前对标点符号的关注,学生最后将段落读得生动精彩,这也是朗读指导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4.注意停顿,读出精彩。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停顿可以让人体会到句中的感情,往往比有声语言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篇文章中不乏长句,我截取了第12自然段的两句“它使你——”作为指导朗读的示范,帮助学生感受停顿在朗读中的作用。

两句句式有相同的部分,因此先让学生尝试将第一个句子读通顺。学生基本上都能读得准确,个别学生也能做到不自觉地停顿换气。这时候我明确地提出学生刚才在哪里进行了停顿,让他再读,学生就能有意识地感受到自己的朗读方式,明白在朗读这样的长句时是需要适当的停顿的。用相同的方式尝试朗读更长、更复杂的第二句话。如果在朗读上出现了问题,教师一定要进行指导、范读,帮助学生克服长句带来的困难,带着学生感受停顿的作用。这样学生的朗读也能呈现得更加通顺,更加精彩。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将课文读得更通顺,更精彩。他们所呈现的朗读,每一阶段都能够让人感觉到明显的进步,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朗读的指导,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课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永平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长句通顺范读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读写大闯关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英语长句译法新探
——意群—动态对等法
句子雨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