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小说节选文本的分析和处理策略例谈

2019-08-27黄福广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老婆子娜塔莎里科夫

黄福广

一、问题缘起

在多年教学外国小说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问题:《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凭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影响甚至钳制全校乃至全城所有人的思想?高尔基的《丹柯》为什么那么像民间故事?《娜塔莎》中的犯花痴少女要跟人私奔,为什么说她是托尔斯泰笔下最迷人的女性之一?为什么是托尔斯泰心目中生命和幸福的化身……这些问题的产生如果只归因于学生的理解力,显然是不够的,对教学也是不利的。

二、文本分析

1. 情节集中而消解叙述魅力

《装在套子里的人》节选自契诃夫同名的短篇小说,原文是中学教师布尔金向与其一起打猎的兽医伊凡内奇讲述别里科夫的故事。课文节选部分集中在别里科夫故事的始末上,删去了布尔金在叙述过程中的停顿,伊凡内奇的插话、反应、评论,还删去了性格孤僻的村长老婆玛芙拉的故事。

《丹柯》节选自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是文中的“我”听伊则吉尔老婆子讲述了三个故事:草原上云影的传说、伊则吉尔老婆子自己的故事、草原火星的来历。节选部分是文中的第三个故事,草原火星的来历——丹柯的故事,删去了前面的两个故事和“我”与伊则吉尔老婆子的互动、老婆子对故事的感受、我对故事和老婆子命运的感慨等。

这两个节选文本都很好地集中了故事的情节,对人物的命运、结局的交代都极为清楚,但与完整的文本相比,无疑消解掉了叙述的魅力。

首先,情节集中后,与主要人物和故事无关的枝节都去掉了,叙述者和听叙述者之间的活动,对人物的评述、感受等等都没有了。直白点说就是故事讲得不好玩了。其次,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原来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是布尔金向伊凡内奇讲述故事,而节选文本中是布尔金第一人称的叙述。《伊则吉尔老婆子》原是第一人称叙述,是“我”讲述自己听伊则吉尔老婆子讲了三个故事,而节选后的《丹柯》是伊则吉尔老婆子用第三人称讲丹柯的故事。

这两个文本原本的特点是:主要人物(别里科夫、丹柯)和叙述者(布尔金、伊则吉尔老婆子、“我”)之间都是有距离的,读者和主要人物之间也是有距离的(读者需要通过叙述者的讲述才能了解到主要人物的遭遇)。这种距离感使得读者可以拉开一定的距离来审视人物的命运,思考人物的价值和意义,在完整文本中是有着多重的审视眼光的。这类似于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的模式:故事讲述者看主要人物,写作故事的作家看叙述者和主要人物,读者再借作家的叙述看叙述者和主要人物(还包括看叙述者看主要人物);主要人物被叙述者看,叙述者、主要人物被作家看,所有的人物再被读者看。

在节选文本中这些都看不到了,只有读者和人物的直接面对、碰撞,能够帮助理解和引发读者思考的媒介、途径都减少了。

2.性格简单而消解人物魅力

《娜塔莎》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由三个部分构成,很鲜明地展现了娜塔莎的心理状况:舞会前的焦急、兴奋、激动,舞会中的渴望、惊喜和幸福,舞会后受诱惑的迷狂。

娜塔莎在节选文本中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一个犯花痴的无知少女。但在整部小说中,娜塔莎的性格奔放,热烈,感情丰富。年少时与表兄鲍里斯相爱,成年后爱上了安德来公爵,在等待安德来公爵的过程中因寂寞而被花花公子阿那托尔诱骗。最后骗局被揭穿,因自己对爱情对安德来公爵的背叛而背上沉重的负担。但是娜塔莎并不轻浮、浅薄,仍然是有担当、有责任的,她对爱情、生活、理想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比如成年后她遇到已成为军官的旧爱鲍里斯,却没有选择这个有前途的人,她认为爱情中不应该掺杂更多的其他东西。战争中重遇受伤的未婚夫安德来公爵,精心照顾,给予他生命最后的关怀,忏悔自己的过错,并最终获得安德来公爵的谅解。经过感情的波折和战争的洗礼,心灵得以净化、超脱,最终选择了自己最欣赏和气质最符合自己的彼埃尔,成了四个孩子的母亲。

还有在战争中逃亡时娜塔莎把自家马车让给伤兵等等行为都表现出了她对普通民众在战争时期蒙受苦难的同情,胸中涌动着爱国主义情怀。综合起来看,娜塔莎是个性鲜明、敢爱敢恨、性格多变、追求幸福生活的俄罗斯女性。如此可爱的娜塔莎方是托尔斯泰笔下最迷人的女性之一,方是托尔斯泰心目中生命和幸福的化身。

3. 主题鲜明而消解作家情怀

《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塑造别里科夫,批判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一类人,他们极力维护旧制度、旧程序、旧思想,害怕新事物,害怕新生活,害怕一切的变动,把自己裝在各种套子中,最终在恐惧中自我毁灭。作家也借此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沙皇专制制度。节选文本可以更加集中、鲜明地表现这一批判的主题,但是通过比对原文,会发现,契诃夫在表达批判主题的同时,其实也在展现他的悲悯情怀,他对别里科夫的态度有尖锐的批判也有悲哀的同情,展现别里科夫的可笑的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可悲。

《丹柯》以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了一个高举自己燃烧的心照亮族人前行道路、不计得失甚至是牺牲的充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勇士。在它的原文《伊则吉尔老婆子》里还有另外两个故事跟丹柯的故事并列在一起,形成一种对比和映衬,就如同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摆在一起,让我们能够看清和取舍自己的人生。原文的最后,听伊则吉尔老婆子讲完故事的“我”陷入沉思,想起丹柯那颗伟大的炽热的心,以及创造出这样多的美丽而有力的传说的人们的幻想,应该就是受到感染后的一种思索和选择。

三、教学策略

既然问题主要是由节选文本引起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就要解决文本的问题。如何解决文本的这些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

1.补足文本

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丹柯》这样的短篇,本身篇幅也不是很长,完全可以全文印发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在完整的文本阅读中,可以避免掉一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对故事对人物对作家思考有更完整的感受和触碰。

2.推想故事

像《娜塔莎》这样节选文本不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和形象的,除了要补充文本外,还应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有兴趣读完诸如《战争与和平》这样的鸿篇巨制。比如可以给出一些相关的人物和信息,让学生去推想故事的情节,设计人物的命运等等,以刺激他们去阅读去思考。

3.专题探究

结合2017年版新课标中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要求,设计相应的专题,组织学生阅读,交流分享。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探究、《战争与和平》中的爱情类型探究等等。这样既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也能够完成任务群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探究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简介:浙江金华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老婆子娜塔莎里科夫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奥地利性奴女孩不愿卖掉“牢房”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