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微课程设计与研究

2019-08-27郝绍成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古诗文课程设计微课

郝绍成

一、明确微课设计的方向和侧重点

结合不同的古诗文内容,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采取的方式和实施模式会有所差别。古诗文的教学,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有效弄懂文意,领会作品表达的主题内涵。同时,有些古诗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介绍也很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感受文本的情感主题。在微课教学时,要从文本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出发,明确微课设计基本的方向和侧重点。这样才能够在短视频中涵盖更多和文本教学相关的主题内容,才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前做更多的分析研究,为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形成铺垫。

比如,在进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一篇七绝的教学时,这是一首李白为好友王昌龄所作的诗歌。在课堂之上,我们能够对诗句的本身加以分析,但是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表达意境方面的教学就难以在课堂之中完成,这就需要借助微课。在了解了这首诗歌的基本特点和教学中可能会有的一些障碍后,教师可以在微课设计上形成明确的侧重点和方向。微课程的设计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首诗歌的表达内容,扫清语言上的障碍。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将这首作品中的一些背景知识给学生做简要介绍。比如,让学生了解李白和王昌龄之间的情谊,了解两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且分别了解两个人的生平。有了这些辅助知识后,学生更能够理解二人之间的情感,对于诗文的整体阅读感受会更深。课堂上当教师再来逐句给大家分析文本,并且进行诗文情感内涵的挖掘时,学生理解接受的很多障碍都会消除,这才是最终应当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进行技术工具的筛选使用

随着现代化信息工具的快速发展,这给教学过程提供了很多便利,让教师在教学方式和辅助工具上有更多的选择。教师需要就各种技术手段做有效筛选,不要过度或者过多使用这些工具。这一点同样应当在微课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有的老师为了让自己设计的短视频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在视频内容中加入了大量音乐、各种图片还有一些其他内容。这种堆砌让简短的视频内容的承载量过重,学生很可能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哪些应当细致观看与体会。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上得到相应改善。合理有效地进行微课设计才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出这种教学模式的辅助效果,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积极的学习收获。

比如,《过零丁洋》这首古诗,作品主要表达的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然而部分的微课程设计中出现的情况是,设计者想方设法地去将微课程能够发挥的功能全部体现出来,不仅加入了朗诵、音乐,还配以整个故事场景视频制作,以此方式来达到教学效果。这样的微课设计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应接不暇,抓不住短视频中的重点,也不知道到底应当如何理解这首作品。教师在设计微视频时一定要在这一点上充分引起注意,对于各种信息工具要有合理筛选,让短视频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样才能够让微课教学更好地展开与落实。

三、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训练

古诗文的教学能很好地加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基于古诗文的学习可以有更多实质性的收获。教师可以多从具体的文本出发,给学生理解诗文作品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古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和情怀,让学生受到积极正面的感染与熏陶。教师还可以在微课设计中就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或者延伸,可以引入一些课本中没有的素材信息,还可以给学生理解文意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这些都是加深学生的文本感受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使古诗文教学的质量更高,学生的学习收获也会更加突出。

比如《桃花源记》这篇文章,陶渊明对于“世外桃源”生活的描绘尤其优美。如此唯美的意境,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无法给学生充分展示这样的画面,学生就无法感知作品中优美环境的描述,也就难以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教师在进行微课程设计的过程之中,要采用比较实用的情境融入。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收集相应的图片,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画面,透过形象思維的引发,学生立刻领会到作品中语言文字的美。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文本感受力更强,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古诗文教学价值的一种彰显。

作者简介: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课程设计微课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