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龙门战斗战迹地遗址研究

2019-08-23

黑龙江史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嫩江龙门伪军

王 茂

(哈尔滨南岗区博物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霍龙门位于嫩江北部。1938 年,日寇为了掠夺大兴安岭森林和矿产资源,修筑了嫩江至霍龙门铁路,这里成为日伪军在北黑铁路线上的供应站,储备大量弹药、汽油、被服、粮食等物资。霍龙门战迹地遗址位于今黑河市嫩江县霍龙门乡北岗村,东距霍龙门林场约50 米。遗址主要构成由侵华日军炮楼、候车室、货物处和售票厅组成。附近还有日本移民留下的房屋旧址及霍龙门战绩纪念碑。炮楼为三层砖混结构、占地约270 平方米,每层有射击孔,现主体破损较为严重,有一处圆形炮台有坍塌的危险,炮楼有当年战斗留下的弹孔。火车站候车室、货物处和售票厅主体保存完整,候车室外有一废弃的水井。

1940 年 3 月下旬,伯力会议结束后,中共北满省委代表冯仲云率领一支30 多人组成的小部队返回东北。经21 天艰苦行军,终于到达通北县境南北河支流木沟河的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会见了第三路军总指挥张寿。在第三路军总指挥部驻地召开抗联第三、第六军部分干部会议(即南北河会议)。决定将活动在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之间的抗联第三路军所属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部队按活动地域分别重新改编为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支队。

第三支队由东北抗联第六军教导队、第六军第一师第十团、第二师第十二团、第三师第八团和抗联第三军第三师第七团等余部100余人组成,支队长王明贵,政委赵敬夫,参谋长王钧。下辖第三、第六2 个大队:第三大队队长白福厚,政治指导员姚世同;第六大队队长许保合,政治指导员迟万钧。第三支队以德都(今五大连池市)朝阳山、五大连池为后方基地,活动与嫩江、讷河、德都、甘南、布西(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景星(今属龙江县)等地。

1940 年9 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与第九支队,在总政委冯仲云的领导下联合袭击克山县城。在转移过程中多次与敌遭遇,终于突破了包围圈,到达了五大连池的卧虎山一带。1940 年10 月,第三、第九支队回到朝阳山后,在冯仲云的主持下召开军政干部联席会议。冯仲云、王明贵、高禹民、边凤翔、郭铁坚、曹玉魁、白福厚等出席。会议总结了第三、第九支队于夏季在黑嫩平原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总结了攻打克山军事行动的成绩与不足,分析了当前敌我斗争的形势,部署了今后特别是秋冬季的战斗任务。会议决定第三、第九支队分开各自独立活动:第三支队在配合讷河县委开展嫩江西岸少数民族工作的基础上,西渡嫩江,奔赴大兴安岭地区的阿荣旗、布特哈旗、巴彦旗等地,开辟大兴安岭新游击区,争取与在热河边境活动的八路军打通联系;并坚持嫩江东部山脉的军事根据地,配合地方党组织,巩固嫩江、讷河、克山一带的群众组织,创造各县新的抗日游击队,保持自己的有生力量,英勇地开展军事行动,冲破日为冬季“讨伐”。同时,会议决定,调第九支队政委高禹民接替赵敬夫任第三支队政委。

朝阳山会议后,第三支队80 余骑兵根据会议的决定,在支队长王明贵、政委高禹民、参谋长王钧率领下,摆脱敌人追击,绕道北上,横断嫩江至黑河公路,之后,向大兴安岭地区挺进。行进途中,为解决部队越冬装备和补充给养,决定由朝阳山出发奔袭霍龙门。12月12 日,第三支队指战员到达霍龙门附近10公里处,第三支队支队长王明贵通过一位老炭窑工人,对霍龙门敌情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得知霍龙门的日本兵营,常驻的兵力很少,每天从嫩江开来列车,日军有时住下,有时返回。此时,三四百名日军已登上开往嫩江的火车。王明贵返回到部队后,向高禹民、王钧介绍了侦察情况,研究了作战方案,决定采用夜袭的战术攻打霍龙门。

具体作战部署:

(一)七大队以一个中队40 人的兵力,用两挺轻机枪埋伏在日本兵营门外,占据有利的地形,以交叉的火力阻止日军出击;另一个中队缴火车站的警察武装。

(二)八大队要全力以赴缴伪军骑兵连的全部武器、装备和马匹。

(三)支队直属中队,攻占日本铁路技术人员宿舍,烧毁房屋、仓库、马车队,给敌人以重大的破坏。

(四)各部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要派出部分兵力,把敌仓库的粮食、武器、弹药、冬装等物资,尽量用马车拉走,剩余物资分给当地群众或全部烧毁。

(五)各部接近敌人要秘密、迅速,如被敌人哨兵发现,除指定人员消灭哨兵外,大部队立即发起冲锋,把敌人堵在营房内,如敌人不交枪则以手榴弹消灭之。部队完成战斗任务后,迅速沿车站大路向北方撤离。

10 月13 日,第三支队骑兵趁朦胧月色,迅速抵近霍龙门车站。当接近霍龙门车站时,各部队到指定地点,将马匹隐蔽好,变骑兵为步兵,奔向预定目标。夜11 时,第八大队队长徐宝和、指导员姚世同带着全队最先摸到伪骑兵连驻地,用两条毛毯搭在铁丝网上,越过障碍,冲到伪军营房。酣睡中的伪军被枪声惊醒,乱作一团,战士们冲进屋去,将伪军全部俘虏,收缴了枪支弹药。第七大队在大队长白福厚、指导员迟万钧带领下冲入霍龙门车站,将伪路警全部缴械。这时,日军守备队从大门口向第七大队冲来,第七大队机枪射手一阵猛打,将敌人顶了回去。但中队长韩印堂在冲锋时牺牲。与此同时,参谋长王钧带直属中队迅速占领车站北边的敌人仓库,在烧炭工人协助下,将大米、面粉、服装、呢料、毛毯等大批军需物资运出。日本侵略者铁路物资供应站变成抗联的物资补给站。

霍龙门战斗仅用了90 分钟,击毙日军5人,除伪军外俘虏日本工程技术人员10 人,所俘虏的伪军及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等经教育后释放。此次战斗缴获步枪13 支、手枪一支、战马 200 余匹、弹药 1000 余发、伪币 7000 元,另有许多军需物资。第三支队撤离霍龙门时,用10 余辆马车把缴获的物资运出站外。将敌人仓库剩余物资分给炭窑工人和当地群众。随后,把伪警察分驻所、铁满工务局、日本妓院房舍付之一炬。

以下是日伪档案中对霍龙门战斗的记载:

?

1988 年10 月30 日,嫩江县政府为纪念霍龙门大捷战役,在霍龙门乡南街村北的战役原址立纪念碑。纪念碑地基宽3.8 米、长4.1 米,碑座长1.2 米、宽 0.6 米,碑身高 1.4 米。碑身为砖混结构,正面书写“霍龙门战绩纪念碑”。2015年9 月,纪念碑易地重建。现纪念碑地基宽8米,长 6 米,碑座长 3 米,宽 2 米,碑身高 3.4 米。

霍龙门大捷战迹地遗址于 1995 年 4 月被黑河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黑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猜你喜欢

嫩江龙门伪军
百年嫩江
我家住在嫩江边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嫩江玛瑙红
爱之声
龙门这边(71)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