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分析

2019-08-22张丽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类药物妇产科抗菌

张丽珍

(河北省涿州市妇幼医院,河北 保定 072750)

妇产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处于常见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手术之后出现治疗感染的情况也非常的常见。如果没有对感染问题提高重视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给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妇产科主要是女性患者,这属于特殊的一类群体,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使用抗菌类药物既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针对与围手术期间使用抗菌类药物主要是为了防止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生切口的感染。因此需要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保证手术期间的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的160名妇产科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20岁~45岁之间,根据患者的年龄、手术的名称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从而研究合理用药的使用情况。

1.2 方法

通过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针对妇产科围手术期间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结合我国对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原则与指导方案进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研究。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种类、规格与给药的时间、药物的计量等等进行明确。

2 结 果

2.1 入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分类情况

此次研究的过程中,妇产科进行最多的手术就是卵巢肿物剥除与剖宫产手术。这研究的160名患者中所有的患者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都具有手术治疗的指征。并且在手术之后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情况。这些调查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0岁,年龄最大的45岁。患者进行手术的情况主要是:有42人进行的是剖宫产手术;有40人进行的是卵巢肿物剥除手术,有25人进行的是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有23人进行的是宫外孕手术,有20个人接受的是人工流产手术,有10个人进行的是子宫全切手术。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切口进行分类,其中有35人为一类手术切口;有70人为二类切口,还有剩余的55人为三类手术切口。

2.2 抗菌药物应用状况

此次研究的过程中所有的患者均使用了抗菌类的药物。其中主要以第一类头孢菌素最多,第三类头孢菌类使用的最少,具体的情况见表1。

表1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2.3 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结果

在进行手术之前的两个小时之内有37.5%的人已经使用了抗菌类药物。其中的142人在手术之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较长,并且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3 讨 论

针对于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类药物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随着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良用药情况的概率也比较高。由于妇女自身身体结构的特殊性,阴道会产生超过二十多种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会导致女性感染疾病的发生,所以需要使用抗菌类药物保证感染疾病的预防。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针对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由于手术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逐渐的提高,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严格的掌握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规定,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感染的时期主要是手术之后。另外,对于药物的种类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抗菌类药物具有杀菌性强、具有较强的组织渗透力、较少不良反应的优势,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到手术之后,这些药物的使用中第一类头孢药物的使用最为广泛,并且具有很强的经济实惠型。因此使用力度非常大。最后,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中手术的无菌观念也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由于预防感染的措施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情况下手术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同时采取规范的流程,这样能够防止感染问题的发生。另外由于手术期间会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所以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患者身体状态的良好,对无菌操作落实到实处。都能够避免感染危害的出现,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间采取抗菌类药物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问题的发生,但是在抗菌药物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合理用药的控制,防止对药效与治疗效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类药物妇产科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