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康复治疗仪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中的效果分析

2019-08-22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治疗仪乳汁乳房

唐 云

(连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清远 513400)

乳房胀痛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产后3~7天,主要因产后乳汁快速增多、乳汁排出不畅所致,其不仅会导致产妇出现双乳硬结、胀满、疼痛等症状以及诱发产妇出现乳腺炎、乳腺管闭塞、乳腺增生等并发症,同时还会使其出现母乳喂养困难,而母乳又是婴儿最佳的食品,可促进婴儿健康生长发育和提高其免疫力[1]。因此,针对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产妇患者,临床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其进行治疗,才能促进其正常的泌乳和排乳,从而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症状和提高其母乳喂养率[2-3]。本文主要探究和分析了产后康复治疗仪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存在双乳硬结、胀满、疼痛等临床表现,符合乳房胀痛诊断标准;(2)患者均为单胎妊娠;(3)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且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存在乳腺增生、乳头凹陷等病变者;(2)存在乙肝大三阳、梅毒阳性、HIV阳性、肺结核活动期等传染性疾病者;(3)对本研究不知情或不配合者。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21~39岁,平均年龄(27.51 2.48)岁,其中,自然分娩29例、剖宫产分娩14例,初产妇32例、经产妇11例;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22~38岁,平均年龄(27.48 2.15)岁,其中,自然分娩28例、剖宫产分娩15例,初产妇30例、经产妇13例,两组患者年龄、分娩方式及孕产史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法乳房按摩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先采用温水对其乳房进行清洁,然后,医务人员将润肤油涂抹于双手,先采用掌根对患者胸部进行轻轻按摩,再分开双手拇指与食指环抱患者乳房底部,以便开展多方位按摩活动,其中,一手置于患者乳房下部将其乳房托住,另一手沿着患者乳腺管方向轻轻摩揉,从乳根按摩至乳头,并交替按摩两侧,另外,医务人员 还需探查患者乳房结节,明确其位置后,采用顺时针螺旋式按摩,也可将食指和拇指置于其乳头根部2 cm处进行挤压,一次按摩30 min,1次/d,连续按摩4 d。研究组在手法乳房按摩的基础上增加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手法乳房按摩听对照组,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将其上衣解开,使乳房暴露,然后将HBC-2000产后康复治疗仪的2个专用电极片与2条连接线相连,将电极片上的保护膜去除,再在患者双乳上放置两只乳腺专用治疗罩的黑色面,并妥善固定,然后打开开关,由低到高对两条通道的刺激强度分别进行调整,直至患者耐受为宜,持续刺激20 min,治疗期间,还需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主观感受,告知其治疗期间出现乳房发麻属正常现象,且刺激强度越大效果越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房胀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量表VAS评估,总分10分,得分越高代表胀痛越显著)、焦虑情绪评分(采用焦虑情绪量表SAS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情绪评分越显著)、催乳总有效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催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乳房胀痛消失,乳汁分泌、排乳正常,每日添加代乳品减少≥2次;有效:治疗后,患者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排乳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排乳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房胀痛评分及焦虑情绪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房胀痛及焦虑情绪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乳房胀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房胀痛评分及焦虑情绪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房胀痛评分及焦虑情绪评分对比

组别 n 乳房胀痛评分(分) 焦虑情绪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8.42 1.28 5.37 1.04 82.95 4.91 62.75 3.53研究组 43 8.51 1.26 2.12 0.75 83.10 4.89 35.08 2.16 t值 - 1.127 8.864 0.542 9.817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催乳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催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催乳总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产后乳房胀痛是产妇分娩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因母体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再加上自然分娩过程疼痛、剖宫产的创伤及分娩的消耗,导致产妇心理出现极大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4]。这些负性情绪又会影响其乳汁的分泌,使其乳汁排出不畅,淤积在乳房内便易引发乳房出现硬结、胀满、疼痛等症状,从而给给产妇身心健康和母乳喂养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产妇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减轻其乳房胀痛,才能改善其预后质量[5-6]。

以往,临床多采用手法乳房按摩方法对产后乳房胀痛患者进行干预,通过采用按、揉、推、拉等按摩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可促进乳房新陈代谢,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和加快炎症消退,通过对乳房结块区进行针对性的按摩,可疏通乳腺管和促进乳汁积滞消除,通过对乳头进行牵拉和刺激可反射性的引起催产素和泌乳素释放等[7-8]。虽然,手法乳房按摩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其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疼痛感,部分患者难以耐受[9]。产后康复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的治疗仪器,其主要采用微电脑控制电极,利用电极刺激促进产妇患者乳房内部产生机械震荡及旋转运动,产生类似婴儿5~10倍的吸吮动作,从而对患者下丘脑产生一定刺激,促进其分泌催乳素,常规使用后便能促进患者乳腺分泌乳汁提前1~2 d,并且,其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乳腺导管疏通,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乳腺炎、乳汁积胀痛、乳腺管闭塞等治疗作用[10]。

本研究中,对两组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产妇患者分别采用手法乳房按摩治疗及手法乳房按摩的基础上增加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房胀痛及焦虑情绪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乳房胀痛评分(2.12 0.75)分、焦虑情绪评分(35.08 2.1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7 1.04)分、(62.75 3.53)分,研究组患者催乳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研究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13.95%),说明对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产妇患者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产后乳房胀痛和改善其负性情绪,同时还能提高其乳汁分泌和降低其乳腺炎、乳腺管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产后康复治疗仪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治疗仪乳汁乳房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乳汁点目需谨慎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