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超声诊断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8-22彭艳艳启明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脏器盆底尿道

彭艳艳,舜 珏,高 曼,启明星,梁 玉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超声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本文报道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入的6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中使用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试验组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入的6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年龄最大28岁,年龄最小22岁,中位年龄是(25.87 1.22)岁;参照组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入的30例健康体检人员,年龄最大30岁,年龄最小23岁,中位年龄是(25.99 1.20)岁。比对两组涉及的基础数据,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科室配备先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设备GE volusion E8 2台、三星RS-80A 1台进行专项盆底超声筛查工作。施检查,设置3.5~5.0 MHz的探头频率,检查需要排空患者直肠与膀胱,选取患者仰卧位姿势进行扫描,必要的时候可以选取患者站立位姿势,将超声探头紧贴患者外阴位置,探查患者盆腔内脏器情况,充分展现盆底标准正中矢状面前、中、后盆腔脏器的位置情况,观察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脏器位置变化。

1.3 观察指标

计算比较试验组与参照组受检人员的盆底康复治疗有效率、θ(尿道倾斜角)、Ar(不同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Br(Valsalva呼吸时膀胱颈至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Bs(静息时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中点距离)、BND(膀胱颈移动度)、膀胱颈部-尿道内口(BN)是否关闭、肛直角、尿道旋转角及直肠壶腹部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距离等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6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人员涉及的临床数据,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数据指标显示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θ、Ar、Br、As、Bs、Mu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数据指标显示统计学意义。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受检人员θ、Ar、Br、As、Bs、BND比对

3 讨 论

女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压力性尿失禁(SUI)属于尿失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1],大约占据疾病发生率的50%,分娩严重损伤了女性盆底,是诱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关键因素。分娩、产伤时造成膀胱颈、尿道周围支撑结构破坏,尿道结缔组织损伤、松弛,弹性功能下降,尿道内括约肌功能缺陷,致使尿道不能正常关闭。因此孕产妇妊娠中具有较高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且不少孕产妇分娩后早期可能发生持续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现象。盆底超声检查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诊断方法,不仅方便快捷,费用低廉,最重要的它能清晰显示前中后盆腔脏器位置,器官的活动度(上下活动度、前后活动度、旋转度),器官的闭合情况,以及运动协调性,盆膈裂孔的扩张性和收缩性。在对患者主诉症状明确之后实施盆底超声检查,可对患者病情情况进行迅速评估[3]。

本文数据显示,试验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θ、Ar、Br、As、Bs、BND与参照组相关数值进行比较,数据指标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患者膀胱明显膨出,子宫明显脱垂,裂孔面积明显增大。

综合以上结论,相比较正常女性,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实施盆底超声检查结果的具有一定差异,且早期实施盆底超声有利于尽早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盆底超声三维、四维技术的开展提高了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率、准确率,对于临床早期干预做好盆底康复治疗。

猜你喜欢

脏器盆底尿道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陌生的尿道肉阜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