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化疗栓塞在宫颈癌术前的临床应用

2019-08-22蒋仕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栓塞宫颈癌化疗

蒋仕伍,王 俊

(梧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中早期宫颈癌无论手术治疗还是放疗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晚期宫颈癌来说,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式仍然是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临床上有较大歧义[1]。早期宫颈癌通过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能够及时达到根治的效果,但由于盆腔组织切除范围较广,对盆腔各脏器的血供、神经支配及静脉回流影响较大,因此容易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甚至肿瘤复发或转移。本文通过将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纳入术前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8例,根据术前化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均39例。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96 4.25)岁;研究组:年龄为2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34 4.11)岁。纳入标准:①均通过病理学诊断;②知晓本文研究并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临床资料不完善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对比,P>0.05,可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全身静脉化疗:第1天采取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4000 mg/m2;治疗21天为1周期,对于血液学毒性未恢复的患者可延长治疗2周期。

研究组实施介入化疗栓塞,在DSA引导下采取Selding法经一侧股动脉插管,进行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注入药物:顺铂40 mg、氟尿嘧啶1000 mg、吡柔比星40 mg。栓塞剂采取用明胶海绵,拔管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制动时间为24小时。观察患者腹痛与阴道流液情况,在14~21天后进行宫颈癌根治手术。

1.3 观察指标

根据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评估放疗效果[2],完全缓解(CR):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无新病灶出现,持续4周及以上;部分缓解(PR):治疗后肿瘤最大径减少超过30%,无新病灶出现,持续4周及以上;稳定(SD):未达到PR和PD标准;进展(PD):治疗后肿瘤最大径增大超过20%或出现新病灶。临床有效率(RR)=(CR+PR)/例数 100%。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选择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剂量资料使用分析,检验采取t,百分比用于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采取x2,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情况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05%高于对照组64.1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n=39,(%)]

2.2 手术相关情况

研究组可手术患者94.87%高于对照组76.92%,研究组在病灶切缘阳性、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n=39,(%)]

3 讨 论

目前宫颈癌在我国临床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属于临床常规疾病,随着现代女性生活习惯的改变,对性生活处理处理方式不佳,使得患病率逐年上升,更加年轻化。主要特征在于阴道接触性出血,出现尿频尿急,晚期患者会发生贫血的情况。目前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对症采取手术放疗或放疗治疗。

随着临床介入治疗的不断完善,术前配合新辅助化疗,可根据患者情况阻断功血动脉,能够有效缩小患者肿瘤大小,确保患者进行手术治疗[3]。本文通过将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纳入其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05%高于对照组64.10%,研究组可手术患者94.87%高于对照组76.92%,研究组在病灶切缘阳性、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介入治疗能够通过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对肿瘤侵犯的血管能够获得闭塞。介入治疗是将导管选择性插入髂内动脉内,具有良好的微创性,患者可重复治疗,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注入髂内动脉进行灌注化疗,提高了宫旁组织内药物浓度,具有良好的微创性,患者可重复治疗[4-5]。

综上所述,针对宫颈癌手术前可采取介入化疗栓塞,能够有效杀灭部分癌细胞,缩小肿瘤大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栓塞宫颈癌化疗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跟踪导练(二)(3)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