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乱象”引发案例的思考

2019-08-21吴东

成才之路 2019年2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吴东

摘 要:当前,互联网博彩、校园贷等“互联网乱象”正滋扰着大学校园,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潜在的危害。文章结合“互联网乱象”引发的一则实际案例,反思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到趋利避害。

关键词:互联网乱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0-0004-01

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迅猛发展,互联网法规建设却相对滞后。大学生成为不法分子瞄准的群体,互联网博彩、校园贷等“互联网乱象”正滋扰着大学校园,甚至出现暴力催收致使大学生辍学等个案。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一则实际案例,反思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到趋利避害。

一、案例简介

Y,男,2014年9月考入福建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生平时学习认真,待人诚恳,积极参加学生工作,经常主持学生活动。2017年4月,笔者接到一个自称某网络借贷平台业务人员的电话,问其是否在校,是否能让其尽快归还借款。经了解,该生在某网络借贷平台有1笔5000元借款无法归还。

作为辅导员,笔者立即向该生的同学、家长、班主任了解情况,并与该生进行详细沟通。期间,家长两次到校协同处理。经过对还款金额、贷款次数、种类等种种细节的对比,终于对案件有了全面了解。2016年,该生父亲生意失败,产生一定外债,父母因此离异。该生不能接受家庭破裂、父母离异的状况,便产生赚钱替父分忧、挽回父母婚姻的想法。大二起,该生在校内外做多份兼职挣钱贴补家用,同时凭借良好素质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婚礼司仪。2017年春节,该生偶然接触到网络博彩,从刚开始的小赢中尝到了甜头,错误地认为可以通过博彩快速积累财富,完成父母复婚的愿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将积蓄孤注一掷输到血本无归,而且找遍亲戚朋友借钱,甚至在各大网络借贷平台边贷边赌,最终演变成以贷养贷、拆贷还贷的恶性循环。不到2个月时间,该生在10余家网络平台贷款12.6万元,在网络博彩平台输掉21万余元。2017年4月,该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办理休学手续外出工作挣钱。其父鉴于孩子在校监管不方便,害怕网络贷款的窟窿越来越大,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便来校办理休学手续后亲自带孩子离校。

二、案例成因分析

1.互联网非法博彩对大学生的诱惑

与十年前相比,互联网上的违法乱象大幅减少,但网络技术不断更新迭变,加大了互联网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监控难度。网络非法博彩几乎不需成本,不用场地,24小时开放,大学生可以通过储蓄卡、信用卡及其他平台快速完成支付,其便捷性、私密性容易让大学生在不经意間深陷其中。另外,互联网非法博彩采用发展下线抽取提成的方法经营,发展的下线越多,利润也就越多,巨额利润诱惑着个别大学生铤而走险参与其中。

2.互联网非法贷款对大学生的危害

自2009 年银监会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后,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正规贷款途径减少。一些互联网非法贷款以其便捷的“优势”诱惑着大学生。其一,这类网络平台借贷业务凭借“零门槛、无抵押、手续简单”等特点,极大吸引着大学生客户,迅速进入并占领大学生贷款市场。其二,在短时间内,大学生就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在网络平台贷到金额不等的款项,贷到款后容易出现超出其个人承受能力的消费行为。其三,互联网贷款业务存在一旦无法还贷则需要承担高额违约利息的情形。其四,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一旦难以还贷,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影响正常的学业甚至人身安全,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三、案例启示

1.政府部门加大力度,从严监管

政府部门应当制定详细、具体的保障体系。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法治建设,堵住法律的“空子”,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应加大对非法博彩、非法网贷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对从业人员予以从重惩处;应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对提供有效信息的举报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高校正向引导,正面教育

高校要加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崇尚勤俭”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互联网乱象带来的冲击,自觉抵制攀比、盲目消费的不良风气,养成量力消费、勤俭生活的好习惯,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活观;要加强对大学生金融、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要建立校园监督预警机制,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三支队伍,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异常网络活动和消费行为,及时预警、干预,规避风险。

3.家长关注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子女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应时常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关注子女的心智成长,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同时,家长要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勤俭节约、诚信做人,在诱惑面前,有沉着应对的定力和底气。

4.大学生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个人素质

大学生应规范个人互联网行为,远离网络黄赌毒等不法平台;应规范个人消费行为,避免盲目攀比的心理,拒绝冲动消费的行为;应增强法律意识,丰富金融知识,提高对网络金融信贷产品的辨别能力,对可能面对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普雷.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及监管政策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7(09).

[2]崔展豪.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的法上思考[J].法制博览,2017(09).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