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9-08-21高淑东

成才之路 2019年20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融合

高淑东

摘 要: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待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待融合协同等问题。高校要明确教育定位、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關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C9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0-0001-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地方应用型高校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努力为社会输送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不仅可以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为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与传统高校相比,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策略。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待强化

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从实践层面和操作层面展开,导致发展战略不能与办学定位有效融合。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就业办、学生处组织,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训结合起来, 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此外,虽然一些地方高校构建了创新创业课堂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但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手段,都更加侧重实训技能的传授,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2.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待融合协同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与专业教育缺乏融合的问题。纵观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很多地方高校是以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体验第二课堂形式开展的,这无法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其次,师资队伍存在问题。要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要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融入课堂的热情。但很多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就业办和学生处开展,教师存在学历不高、实践教育经验不足等问题。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1.明确教育定位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响应李克强总理发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同时结合自身情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这样,教育定位就会更加明确,操作性就会更强。有了明确的教育定位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2.明确教育目标

首先,从指导思想层面看,地方高校需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本着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教育目标,使人才培养战略更加明确。这样,就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和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其次,从教育教学管理层面看,地方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科学整合教育资源,细化创新创业教育措施。同时,专业教育要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以提升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高校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教学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从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看,地方高校需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明确教学任务

首先,在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高校要不断完善课程开发,开设网商创业、创新思维等热门课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开设专门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专业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其次,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高校可以聘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和财会金融等不同专业的教师,让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帮助,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校还可以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开展专题讲座,与大学生分享心得,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弥补教师教学的不足。

4.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教育资金,让专业教师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同时,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要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组织师资培训、教学软件开发和学生创业培训等,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可以为地方输送大量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育定位、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冀宏,费志勇,张根华.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8).

[2]焦楠.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J].黑龙江科学,2016(14).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融合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