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研究-基于PAC人际交往理论

2019-08-18胡睿

新一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独立院校

胡睿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宿舍逐渐成为了大学生停留时间最长且兼具休息、社交、学习等多方面功能的重要场所,因此宿舍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自然成为了高校大学生最重要、最广泛的人际关系。为了构建独立院校大学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在PAC人格结构理论基础上,介绍了PAC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了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加大集体意识宣传,加強学校服务体系建设和寻求家庭因素支持的方式,期望在独立院校宿舍中建立"A-A型对A-A型"("成人-成人型对成人-成人型")沟通模式,以此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关键词:PAC人际关系理论;独立院校;和谐宿舍

宿舍是高校内最小的组织单位,它既是学生校园里的小家,又是外面大社会的缩影。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既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宿舍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与和谐,直接关系着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幸福感,有时甚至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国心理健康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对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只有43%的大学生对宿舍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研究指出,宿舍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2016年6月,国家教育部思政司、南开大学、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了"宿舍文明建设座谈会"。可见,高等院校对当前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

独立学院,是区别于公办院校,以主体院校为母体,由社会组织出资,属民办性质的本科高校。相对于公立大学,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通常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入学成绩较低或者学习目标不够坚定。第二,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表现出的自我失落与自卑、思想与心理的不适应,自我意识突出,但抵抗挫折的能力低。第三学生群体来源层次多样化、贫富差距大、就业危机感等特点。此外,独立学院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其低廉的声誉和高昂的学费使得入学率不稳定。本文在PAC人格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独立学院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机制,帮助大学创建良好的宿舍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一、PAC理论与人际交往模型

PAC理论是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于 1964年在其著作《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中开发的一种人格结构理论。他将个体的人格结构分为三个自我状态,即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简称PAC理论。PAC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父母型(P型)的典型特征是权威和优越,通常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成人型(A型)的典型特征是客观和理性的,通常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儿童型(C型)的典型特征是受别人的摆布或者是服从的,通常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

PAC理论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三种不同自身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平行和交叉的沟通模式。

二、独立学院宿舍人际冲突的PAC归因

PAC三种自我状态是随着交流的情况和时间不同而随时发生变化的。在大学宿舍中,学生们对此大多都更倾向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尊重,在日常交流中,学生更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很容易忽视他人的心理需求。大学校园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沟通的情况复杂多变。在人际交往中,两个人都应该认识对方当时的主导"自我状态",灵活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调节他们的心态和言行。在宿舍交往中,"P型自我形态"多数表现为批判,指责和指挥,而"C型自我形态"则表现为反复无常,冲动和温和,这两种都容易对交流对象造成心理压力,"A型自我形态"有着非常重要地作用,它强调尊重他人,客观冷静,如果一方能够以"A型自我形态"唤醒对方地"A型自我形态",使双方能够在"AA型"理想模式下沟通交流。

三、建立"AA型"沟通模式具体措施

(一)以"AA型"交流模式在宿舍大力弘扬个体的集体意识

加强宿舍集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老师的谆谆教诲,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和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宿舍的内部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宿舍长是宿舍的核心人物,在宿舍人际环境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A型自我形态",它能有效地激发其他成员的"A型自我形态",不断提高宿舍人际感知的敏锐度,营造和谐的宿舍氛围。在高校宿舍管理中,要重视宿舍长的思想,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增强宿舍的集体意识。首先,应将宿舍长纳入班级干部管理体系,完善选拔和激励机制。其次,应该进行特殊的培训,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技能。

(二)积极构建大学宿舍"AA型"交流模式的学校服务体系

打造以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教学、咨询、团体咨询、学生活动、危机干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注重课堂互动和体验式教学。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诚实和同情心,以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学院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三)培养一支稳定的高"A型自我形态"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讲话中强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应该注重精神文明教育,关键在于辅导员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在构建和谐的高校人际关系中,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辅导员的"A型自我形态"应处于主导地位,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学生应该受到成熟人格魅力的影响和引导,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成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更多的"A型自我形态",在人际关系中学会尊重、理解和接受,我们将积极创造宿舍"AA型"沟通模式。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管理机制僵化、队伍流动性大、薪酬低等诸多不足。因此,独立学院应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

在PAC人际交往理论中,"AA型"沟通模式是最有效的沟通模式,在这种沟通方式中,双方以成人的身份相互对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能够兼顾他人与自己的感受,是一种理想的宿舍交流模式。在发生宿舍矛盾时,通过PAC理论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对方在交流中的行为模式以及背后的土著家庭的影响。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灵活调整心理结构,在宿舍中发挥"A型自我形态"的影响,以更积极的方式处理宿舍冲突。独立学院"AA型"沟通模式的实现需要个人,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认知协同作用,促进个体行为的改变,以期创造一个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肖华等.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18(35)

[2]李丽等.某理工科院校心理咨询280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学报,2010(8)

[3]王海涛等.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分析[J].教育观察,2018(23)

[4]Adnan Fadhil, Zohair Al-Ameen. E-Learning at Private Universities  inKurdistan  Region: A

[5]Berne Eric. Games people play: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Penguin UK, 1968.

[6]徐莉等.PAC理论在服务沟通中的应用[J].中国机关后勤, 2018(07)

[7]程慧芳等.PAC理论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J].山海经, 2015(13)

[8]付秋爽等.大学生宿舍建设和人际交往的调查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12)

[9]温晴等.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10]姜涛等.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调解大学生宿舍关系[J].  明日风尚,2019(03)

猜你喜欢

独立院校
独立院校商务英语微课教学探究
转型发展中独立院校护理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解读
独立院校图书馆服务咨询体系的构建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思考
翻转课堂在独立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独立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立院校模具拆装实验室建设
独立院校作业管理改革初探
独立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