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2019-08-14罗铜烈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对问题情境的作用、如何创设以及在教学中运用的建议等方面做出了总结。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和运用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一、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问题情境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

关于问题情境的有关定义,问题情境可以被认为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根据个人已有的内部知识经验而设定的能够激发个人认知潜能的一个情境。

“情境学习”对意义构建的重要作用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多次被强调,很多建构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也很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

二、 创设问题情境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没有兴趣,就不容易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更不用说对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知识间的联系具有自己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放置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能够合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授,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于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也是有所要求的。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跟着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不会放在教学以外的其他方面,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能够得到提高。将教学内容放置在问题情境中,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

(三)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下学生有主动探究解決问题的想法。对于一些问题来说,学生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完成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孟子·滕文公上》有一句话:“独行快,众行远。”学习这条路上,大家需要伙伴相互帮助才能不断提高、继续前进。

三、 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策略

(一)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初中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十章学习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师可以这样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每家每户都要用电,那有谁知道自己家里面一个月的电费是多少吗?那有谁知道自己家里面一年那个月电费用得最多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离不开数学中的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也能使他们积极的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二) 结合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开放性问题具有发散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说很有帮助。

(三) 结合趣味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人教版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用这样的一首古诗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算下诗中的寺庙一共有多少僧人?“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因为在之前学生没有系统的接触过方程,很少的人会采用方程的思想做题。教师便可以自然的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题目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进行认知,对知识内容更好的进行建构。

四、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的几点建议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建议。

(一)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目的性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就有可能出现为了创设问情境而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会丧失一定的方向感、缺少一定的目的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能够具有目的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建构认知,学习知识。

(二)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思考性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在对于问题的选择上要多下功夫、多花心思。要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有拓展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地进步。

(三)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合理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要考虑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数学学习情况等创设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不要一味地空想,做出过度理想化的设计,使学生在教学中反而因为情境教学而对知识无法掌握。

参考文献:

[1]《数学辞海》编辑委员会.数学辞海·第六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陈会昌.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罗铜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青云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