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里的秘密

2019-08-14

发明与创新 2019年21期
关键词:纸品旧书新书

图/东方IC

我们身处繁华世界,终日步履匆匆,过快的生活节奏使得手机、电子阅读器成了很多人的“掌中书”。不过,依然有人愿在书架间停留,翻阅一本本带着香气的书本。因为阅读,给我们前行的力量,给我们温暖的慰藉,给我们善良的心灵,让我们的灵魂变得饱满充盈。

201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在这一天,除了阅读,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常说的“书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最早的“书香”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辨证一》中描写芸香草: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

原来所谓的书香,实际上并不是书的香味,而是芸香草的味道。

古人为了防止书籍被虫子咬食,往往将一种叫芸的香草放在书里。这种草有一种清香味,可以防虫,而且清香扑鼻,人们称之为书香。

芸香草产自我国西部,有特殊的香气,能够对蚊虫起到驱逐作用。奇特的是,芸香草生长时,一点香味都没有,但是经过干燥后,就会越来越香,甚至能保持20年之久。

著名藏书楼天一阁,据说每一本古书里都夹有芸香草,被称为无蛀书。天一阁由明朝范钦主持修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国书城”之盛誉。

对于古人而言,泛着“书香”的芸香草就等同于读书,很多诗人都把芸香草写进自己的作品。

比如唐代诗人卢照邻在《双槿树赋》中写道:“芸扃石室,图天揆日。”这个芸扃就是藏书的地方。

白居易在《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中写道:“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这里的“芸香吏”实际上是指校书郎。

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在《招隐堂寄题乐郎中》中写道:“未尝见芸人,勇抛冠冕去。”这里的芸人指的就是取得功名的读书人。

可见,“书香”对于文人是何种的情愫了。

而“书香门第”在古人眼中,更是一种身份的表现,不仅向众人表明自己出生在世代读书人的家庭,更能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清雅风尚。

泛黄书页里的古老气息

不少爱书之人,都会沉醉在书籍散发出的香味中。那些陈年旧书,泛黄的书页,当你翻开,每本书里面自然散发出的味道,会让你沉迷其中。

有人说,旧书的气味就是“刚割过的青草香味,淡淡的香草味道再加上发霉的气味”。也有人说,旧书闻起来有盐和胡椒粉的气味——“那种打开橱柜扑面而来的干燥感……带着一点大海的气味”;还有人说,自己买了一本旧书,部分原因是它有着一股“雨天的气味”。

其实,旧书中的气味得到了很多研究的关注。这是有原因的——检测不同有机化合物释放浓度,可以成为评估旧书保存状况的潜在手段。因此,人们对旧书中产生气味的某些化合物,有更大的把握。

通常来说,纸张中的化合物分解导致了“旧书气味”的产生。纸张包含纤维素、少量的木质素还有其他化学成分。前两者都是制纸的树木中带来的,越精细的纸含有的木质素越少。在树木中,木质素帮助纤维素长链汇聚在一起,从而保持树木的直立;它也与纸张随着年月变黄有关,因为氧化反应使它降解为酸,而酸又使纤维素分解。

“旧书气味”就源于这种化学降解。现代的、高质量的纸品会通过化学过程来清除木质素,但是纸中的纤维素分解过程仍然会发生(尽管速率更慢),这是由于周围环境中存在酸性物质。这些反应统称为“酸水解”,会产生各种各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可能有助于产生旧书的气味。有不少化合物的作用已经十分明确:苯甲醛带来杏仁香味,香兰素添加了香草香味,乙苯和甲苯加入了馨甜气味,2-乙基己醇有轻微的花香气味。在这些反应中产生的其他醛类和醇类嗅觉阈值很低,也有助于书香的产生。

还有一些释放的化合物可以用来确定旧书降解的程度。糠醛便是这些化合物之一。它也可以用来确定书的年代和成分,19世纪中期以后出版的书会释放出更多的糠醛。

每本书各自的境遇同样会影响它们的气味,比如它们被运送了多远,存放的环境是潮湿还是干燥。剑桥大学研究员兼图书管理员克里斯多夫·哈梅尔指出:“有些手稿自完成之日起,就始终待在最初的书架上,几乎没有再移动过;另外一些手稿则在大千世界中辗转流离,装在木箱或者马鞍袋里随着马背颠簸,或是在小帆船上跟着海浪摇晃,又或是经历了航空运输。”

新书的“油墨香”

就新书的气味而言,事实上查明具体的化合物相当困难,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首先,在这方面缺乏科学研究。公平地说,这种研究在优先列表里排不上号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不同书籍生产时使用的化学品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书与书的气味也有所不同。

再次,毫不夸张地说,新书的气味涉及了成千上百种化合物,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或某几种化合物来解释。

但是,“新书气味”的主体很可能有三个主要来源:纸品本身(和制造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印刷的油墨,用于书本装订的胶剂。

纸品制造在几个环节中都需要用到化学品,大部分纸是由木浆制造出来的(当然也可以由棉花和织物制造)。化学品,例如氢氧化钠(在造纸工业中多被称为“苛性钠”)用于提高pH值和使木浆纤维膨胀;然后用若干其他的化学品来漂白纤维,包括过氧化氢;最后,与大量的水混合。这些水中含有添加剂来调整纸品的性能——例如,AKD(烷基烯酮二聚体)这种常用的“上浆剂”用来提高纸的耐水性。

这样做的结果是,这其中的一些化学品可以通过它们的反应或者其他过程,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到空气中,成为我们可以察觉到的气味。

印刷油墨是由颜料、连结剂、溶剂,还有一些辅助增稠剂、稳定剂组成。在印刷过程中,为把颜色留在纸张上,需要使用着色剂。但是着色剂很黏稠,必须添加一些稀释剂来进行稀释,稀释剂就是有机溶剂。过去比较好的有机溶剂都含有纯苯,闻起来有一股香味,这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油墨香。但苯是致癌物,对人的健康有害,所以我国规定,有机溶剂中不能含苯。现在印刷厂所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是乙醇、异丙醇、丁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然而,这些物质有一股刺激性的味道。

对于胶剂来说,有许多不同的胶剂用于书本装订,很多是基于有机“共聚物”——大量的小分子化学链聚集。

如上所述,不同的纸张、胶剂和油墨的使用会影响到“新书气味”,所以不是所有的新书闻起来都一样——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没有研究试图去准确地定义这种香味。(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纸品旧书新书
新书速递
新书讯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我国木浆、纸品进口数量持续平稳增长
今年1-4月我国木浆、纸品出口行情下行但量增值升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木浆、纸品价格行情平稳出口数量回升
2015年年底我国木浆、纸品进口数量 价值稳步回升
孔夫子旧书网C2C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新书推介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