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00年前埃及木制鸟模型被放飞

2019-08-14

发明与创新 2019年21期
关键词:垂尾平尾同济大学

5月4日,一只来自4000年前埃及古墓的“鸟儿”被成功放飞。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的研究者通过3D打印等技术将埃及古博物馆内的木鸟模型复原,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析和风洞实验,确证该模型并非单纯外形似鸟,而是一架可以上天的飞机。

自1989年人们在4000多年前的埃及古墓中发现这一模型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应认定其为飞机模型,而不是普通的木鸟摆件。“因为该模型有鸟类没有的垂尾,且垂尾上有明显的平尾脱落痕迹。”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教授沈海军表示,补上平尾,该模型就是一架小小的滑翔机,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CAD建模和3D打印复原出1∶1的模型,再按照原始图纸制作出1.5∶1的版本,对其气动特性进行计算和吹风测试,并展开弹射滑翔试验。结果表明,这只“鸟儿”的升阻比可达2.5,气动性能、稳定性和滑翔性能出色。

最终,团队用切片法设计出该模型的骨架等内部结构,用轻木材料制作部件,完成了10∶1的放大版模型。该模型翼展1.4米,配有双叶木制螺旋桨,由锂电池组供电、手动遥控操作。5月4日,放大版木鸟模型完成了首次试飞验证。

沈海军表示:“现代飞机设计受鸟的启发非常多。4000年前的木鸟模型可以认为是飞机的最早雏形,因为在外形上它和现代飞机非常相似,符合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通过复原工作,我们可以追溯人类飞行器的起源,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类文明。”

猜你喜欢

垂尾平尾同济大学
垂尾方向舵悬挂点螺栓断裂分析及改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双层平尾对旋翼/平尾干扰的抑制机理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民用飞机平尾载荷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
全动式水平尾翼
民用飞机垂尾和后机身连接结构设计与研究
飞机全动平尾颤振特性风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