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区块链技术在现金交易中的应用

2019-08-13刘雯黄黎郭琳娜

山西农经 2019年10期
关键词:区块链

刘雯 黄黎 郭琳娜

摘 要:描述了区块链在现金交易中的应用,展示了基于现金交易的区块链应用系统结构,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下基于现金交易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市场难度,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现金交易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0-013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126        文献标志码:A

区块链技术是记账技术继数字化之后又一次重大飞跃,它源自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数字货币底层核心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Decentralized Ledger Technology,DLT)。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分类账和不可变数据库,能非常安全地传输数据。该名称由两个单词组合而成——表示处理事务的“块”(Block)和加密链接块的“链”(Chain)。交易事务一经确认,数据块就被创建,在加盖时间戳后被添加到上一个数据块。

1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区块链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会计模式,形成了实时、透明和可验证的新一代会计生态系统。区块链在商业上具有更多的潜在用途,随着进一步发展及用途的增加,区块链可以为快速迭代和创新提供机会[1]。

我国目前基于区块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审计监督方面。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无法篡改等特点。在审计实时应用系统中,区块链能够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证据的可靠性,还可以加密数据,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财务会计方面。区块链对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重要领域,即:业务流程自动化和供應链管理;与区块链息息相关的加密货币;区块链对互联网、价值网的改造[2]。

2  区块链技术在现金交易中的运用

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人都会保留一份所有交易的副本。交易或电子行为的审核是由系统参与者通过多数节点共识机制进行的,这就确保了记录的真实性。信息一旦被确认,几乎不可能被篡改或删除,而成为存储在多台计算机或节点上的历史记录。从财务信息来看,区块链是基于集体共识机制建立起来的公开大账簿,即分布式记账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现金交易中的应用是通过分享一系列的现金交易草案并设置账户,使得区块链上节点之间的传导得到允许,单元之间的现金交易过程也被保护[3]。在审计实时应用系统中,可以将被审计单位的每一项交易或数据加密后发送到网络。企业可以使用的加密技术包括秘密-私密加密(secret-key encryption)和公共-秘密加密(public-key encryption)两种。审计人员通过授权密钥实时获取被审计单位的交易信息,即可以防止竞争对手对机密数据的传输进行电子监视,又可以实现对自身业务事项的实时监控。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数据或电子行为,需要通过审计节点计算机的审核后才能形成新的区块,加盖时间戳后形成以区块链形式储存的数据账簿。区块链上节点的交易数据被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会计区块链(ABC)和贸易区块链(TBC)。会计区块链储存会计信息和交易结果信息,并没有交易执行功能,贸易区块链储存相关的现金交易执行信息。

在贸易区块链网络架构下,相同环境中有多条会计区块链。会计区块链有权利保护和质询会计账户,确保独有的账户不被黑客恶意篡改。会计区块链上的数据通过加密技术被证明交易真实发生,区块链上的节点互相监督,贸易区块链负责执行这些现金交易。

实时审计系统将行为信息与制定的规则进行对比,如果通过“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或事项违反规则,就会触发“智能合约”,即实时预警机制,交易将被宣布无效,后续相关交易也将被中止。会计区块链和贸易区块链在独立的区块链中共同构建了一个现金交易账户,确保区块链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控性。区块链系统中的实时审计流程和现金交易是同步的,实施的起点就是被审计单位业务事项发生的时点,通过对交易发生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实时审核,从而实现对违规交易的预警,使审计工作更能体现其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现金交易区块链的应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部储存、区块链服务、界面、链条代码、顶部应用。其中顶部应用包括银行系统、法律定量系统、信用保证、供应链系统。也就是说在区块链平台上,尽管双方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但是平台可以根据交易完成来确定他们的交易是否安全。

3  基于现金交易的区块链技术特点

(1)分布式数据库避免了庞大的中心数据库建设,信息传导更快,具有“自动执行、即时高效”的特点。智能合约可用于配置业务逻辑,用来表示各方之间的合同条款,或与特定工作流程相关的规则。区块链账本是基于“智能合约”程序实现的智能交易,即一个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条件被触发,智能合约就会立刻执行相对应的程序合同条款。

“智能合约”对人工执行合同产生了替代效应,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执行成本和合规成本,减少了诉讼和复杂性,也改善了决策制定和运营效率。

(2)整个系统并不依赖于中心化的管理组织,且任意节点之间都是独立的,真正做到了“去中心化”。所有(或大多数)交易方都同意用网络投票来验证交易,只有获得半数节点公认的结果,才被承认并计入账本。这是一个不需要中间方来确认交易的机制,即不需要中心决策者。黑客一般不太可能同时控制全球节点总数的50%以上,因此,区块链系统数据不容易被篡改。

(3)去信任化和公开透明的机制,解决了依赖于第三方的问题。传统基础信息的收集交易是依靠中介进行的,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大量数据的隐藏与浪费。在区块链系统中,所有数据都被记录在账本内,操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而且每项数据内容都留下了操作留痕,即每个节点之间数据的交换是通过数学算法和加密技术实现的,因此,节点之间一般不存在相互欺骗的可能性。

4  基于现金交易的区块链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区块链和贸易区块链容易分离,形成不和谐的局面,而且对其监管也非常困难,传统集中监管的模式与“去中心化”特点的区块链技术本质相悖。例如区块链应用中的典型例子比特币,除了能在小范围的投资领域流通外,还可能涉及洗钱、勒索和黑市交易等犯罪活动。虽然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措施,但具体监管效果还有待检验。如果对这些数字货币监管不到位,可能会出现国家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2)可能出现区块链操作不规范,会计造假,导致其他会计人员被蒙蔽或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造谣传谣等现象。相同环境中,在贸易区块链网络架构下有多条会计区块链,多条会计区块链并不是独立记账,而会受到谣言的影响,出现大面积信息不真实的情况。

(3)在投票过程容易受到拉票的影响,而且投票人对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投票也只是一种形式,如果缺乏考核指标,就会让投机者有机可乘。

(4)没有实现去信任机制,很多方面还是会受到政策和环境的影响,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可能延时,而这种时间差容易造成系统漏洞,影响区块链的公平性和及时性原则。

(5)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块链虽然在跨境支付等方面带来了一些便利,但是区块链信息在跨国间传递,增加了跨国监管难度,而且容易造成政治风险。因此,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情况下,要不断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5  未来区块链技术的改进措施及发展方向

5.1  构建分工明确的区块链监管体系

一是要明确行业技术标准,总体把握监管主体责任,具体落实应用领域的监管。二是人民银行监管协调,其他部门和行业进行配合,引导规范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具体而言,一些法律和法规框架可能需要修改,以适应区块链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监管要求,进一步引导并规范區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5.2  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交互性和标准化有待加强

目前在所有行业中,区块链的应用仍然面临很大挑战,这也是区块链无法被快速、直接采用的原因。目前,各个公司使用不同的平台和解决方案来测试区块链技术,但是缺乏行业标准,而区块链的大规模采用需要交互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

5.3  实现及时性和完整性的区块链原则

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强化会计人员的准入门槛,修复系统漏洞,避免信息延迟,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实现及时性和完整性的区块链原则,使区块链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区块链技术是记账技术继数字化之后又一次重大飞跃,它源自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数字货币底层核心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Decentralized Ledger Technology,DLT)。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分类账和不可变数据库,能非常安全地传输数据。该名称由两个单词组合而成——表示处理事务的“块”(Block)和加密链接块的“链”(Chain)。交易事务一经确认,数据块就被创建,在加盖时间戳后被添加到上一个数据块。

1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区块链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会计模式,形成了实时、透明和可验证的新一代会计生态系统。区块链在商业上具有更多的潜在用途,随着进一步发展及用途的增加,区块链可以为快速迭代和创新提供机会[1]。

我国目前基于区块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审计监督方面。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无法篡改等特点。在审计实时应用系统中,区块链能够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证据的可靠性,还可以加密数据,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财务会计方面。区块链对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重要领域,即:业务流程自动化和供应链管理;与区块链息息相关的加密货币;区块链对互联网、价值网的改造[2]。

2  区块链技术在现金交易中的运用

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人都会保留一份所有交易的副本。交易或电子行为的审核是由系统参与者通过多数节点共识机制进行的,这就确保了记录的真实性。信息一旦被确认,几乎不可能被篡改或删除,而成为存储在多台计算机或节点上的历史记录。从财务信息来看,区块链是基于集体共识机制建立起来的公开大账簿,即分布式记账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现金交易中的应用是通过分享一系列的现金交易草案并设置账户,使得区块链上节点之间的传导得到允许,单元之间的现金交易过程也被保护[3]。在审计实时应用系统中,可以将被审计单位的每一项交易或数据加密后发送到网络。企业可以使用的加密技术包括秘密-私密加密(secret-key encryption)和公共-秘密加密(public-key encryption)两种。审计人员通过授权密钥实时获取被审计单位的交易信息,即可以防止竞争对手对机密数据的传输进行电子监视,又可以实现对自身业务事项的实时监控。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数据或电子行为,需要通过审计节点计算机的审核后才能形成新的区块,加盖时间戳后形成以区块链形式储存的数据账簿。区块链上节点的交易数据被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会计区块链(ABC)和贸易区块链(TBC)。会计区块链储存会计信息和交易结果信息,并没有交易执行功能,贸易区块链储存相关的现金交易执行信息。

在贸易区块链网络架构下,相同环境中有多条会计区块链。会计区块链有权利保护和质询会计账户,确保独有的账户不被黑客恶意篡改。会计区块链上的数据通过加密技术被证明交易真实发生,区块链上的节点互相监督,贸易区块链负责执行这些现金交易。

实时审计系统将行为信息与制定的规则进行对比,如果通过“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或事项违反规则,就会触发“智能合约”,即实时预警机制,交易将被宣布无效,后续相关交易也将被中止。会计区块链和贸易区块链在独立的区块链中共同构建了一个现金交易账户,确保区块链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控性。区块链系统中的实时审计流程和现金交易是同步的,实施的起点就是被审计单位业务事项发生的时点,通过对交易发生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实时审核,从而实现对违规交易的预警,使审计工作更能体现其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现金交易区块链的应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部储存、区块链服务、界面、链条代码、顶部应用。其中顶部应用包括银行系统、法律定量系统、信用保证、供应链系统。也就是说在区块链平台上,尽管双方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但是平台可以根据交易完成来确定他们的交易是否安全。

3  基于现金交易的区块链技术特点

(1)分布式数据库避免了庞大的中心数据库建设,信息传导更快,具有“自动执行、即时高效”的特点。智能合约可用于配置业务逻辑,用来表示各方之间的合同条款,或与特定工作流程相关的规则。区块链账本是基于“智能合约”程序实现的智能交易,即一个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条件被触发,智能合约就会立刻执行相对应的程序合同条款。

“智能合约”对人工执行合同产生了替代效应,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执行成本和合规成本,减少了诉讼和复杂性,也改善了决策制定和运营效率。

(2)整个系统并不依赖于中心化的管理组织,且任意节点之间都是独立的,真正做到了“去中心化”。所有(或大多数)交易方都同意用网络投票来验证交易,只有获得半数节点公认的结果,才被承认并计入账本。这是一个不需要中间方来确认交易的机制,即不需要中心决策者。黑客一般不太可能同时控制全球节点总数的50%以上,因此,区块链系统数据不容易被篡改。

(3)去信任化和公开透明的机制,解决了依赖于第三方的问题。传统基础信息的收集交易是依靠中介进行的,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大量数据的隐藏与浪费。在区块链系统中,所有数据都被记录在账本内,操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而且每项数据内容都留下了操作留痕,即每个节点之间数据的交换是通过数学算法和加密技术实现的,因此,节点之间一般不存在相互欺骗的可能性。

4  基于现金交易的区块链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区块链和贸易区块链容易分离,形成不和谐的局面,而且对其监管也非常困难,传统集中监管的模式与“去中心化”特点的区块链技术本质相悖。例如区块链应用中的典型例子比特币,除了能在小范围的投资领域流通外,还可能涉及洗钱、勒索和黑市交易等犯罪活动。虽然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措施,但具体监管效果还有待检验。如果对这些数字货币监管不到位,可能会出现国家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2)可能出现区块链操作不规范,会计造假,导致其他会计人员被蒙蔽或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造谣传谣等现象。相同环境中,在贸易区块链网络架构下有多条会计区块链,多条会计区块链并不是独立记账,而会受到谣言的影响,出现大面积信息不真实的情况。

(3)在投票过程容易受到拉票的影响,而且投票人对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投票也只是一种形式,如果缺乏考核指标,就会让投机者有机可乘。

(4)没有实现去信任机制,很多方面还是会受到政策和环境的影响,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可能延时,而这种时间差容易造成系统漏洞,影响区块链的公平性和及时性原则。

(5)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块链虽然在跨境支付等方面带来了一些便利,但是区块链信息在跨国间传递,增加了跨国监管难度,而且容易造成政治风险。因此,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情况下,要不断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5  未来区块链技术的改进措施及发展方向

5.1  构建分工明确的区块链监管体系

一是要明确行业技术标准,总体把握监管主体责任,具体落实应用领域的监管。二是人民银行监管协调,其他部门和行业进行配合,引导规范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具体而言,一些法律和法规框架可能需要修改,以适应区块链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监管要求,进一步引导并规范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5.2  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交互性和标准化有待加强

目前在所有行业中,区块链的应用仍然面临很大挑战,这也是区块链无法被快速、直接采用的原因。目前,各个公司使用不同的平台和解决方案来测试区块链技术,但是缺乏行业标准,而区块链的大规模采用需要交互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

5.3  实现及时性和完整性的区块链原则

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强化会计人员的准入门槛,修复系统漏洞,避免信息延迟,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实现及时性和完整性的区块链原则,使区块链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光,叶欣怡.区块链与资产证券化[J].中国金融,2018(2):77-78.

[2]唐衍軍,陶建荣.区块链技术推动大数据时代审计发展[J].审计月刊,2018(3):13-15.

[3]唐衍军,杨宇.区块链技术助力审计监督全覆盖[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7(12):26-29.

猜你喜欢

区块链
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塑与挑战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领域应用动态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上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方法
保险企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方向选择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前景研究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发展现状评述及展望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智能合约与金融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