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脱贫成效、夯实增收基础的路径研究

2019-08-13段春晖杨红梅

山西农经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段春晖 杨红梅

摘 要: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基本保障,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增收致富;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0-006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基点;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业要强,产业必须强,发展才有动力。农民要富,产业必须旺,增收才有保障。自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太原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工作,聚焦深度贫困,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截至2018年底,太原市已有155个村、15 731户、43 86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8%。娄烦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 541元,增长12.6%。阳曲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 509元,增长11.9%,两县增幅均高于省(8.9%)、市(8.1%)的平均增幅。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当前正处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今后巩固脱贫成效的任务仍然艰巨,从取得重大成就到实现全面小康仍要付出艱辛努力。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持续改善、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的需求十分迫切,如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已成为亟待解决且十分重要的问题。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从促进农民增收、夯实产业基础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  “一产往前延”,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随着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因就业和孩子上学等原因进城务工,改变了城市原有的产业形态。产业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内在品质和科技含量。

娄烦县作为山西省马铃薯种植基地,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繁育种植产业,把着眼点放在优势特色产业的提质增效和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以及开发农业新产品上,以惠农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创办马铃薯深度研发实验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娄烦马铃薯”特色品牌。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有明显增收带动作用的种植和养殖业,围绕中药材、小杂粮、设施蔬菜、西洋参、沙棘、金菊花、油用牡丹、水貂繁育、孔雀养殖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构建脱贫链。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利用科技解决马铃薯品质和病虫害等问题。

落实城区包乡、单位包村、对口帮扶政策,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和动员社会参与等方面,继续给予实质性支持。放大社会扶贫“太原经验”,推广“一网三超”模式,扩大社会扶贫覆盖面,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大力满足社会资源、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帮扶需求,支持非公企业兴办扶贫农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创造新的社会扶贫模式,组织实施“青年返乡创业计划”,鼓励农村青年创业,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成长性和带动性的精准脱贫创业项目。

2  “二产两头连”,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发挥省会城市的区位和科技优势,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加大对“娄烦马铃薯”“阳曲小米”等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省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并开展战略合作,大力开发功能性农业食品,培育本地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功能性食品的深度研发。积极促进阳曲黄芪、娄烦油用牡丹等药食同源产品以及薯片、薯条等精细食品的开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让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这一环节,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好处。

采取“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和“互联网+”农业的方式,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鼓励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销售经纪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深化扶贫改革,构建农产品直销平台,鼓励电商平台设立消费扶贫产品专区,在线下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的“五进”活动,让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搭上直通省城人民餐桌的便车。

3  “三产走高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本地农业文化和民风习俗,着力培育以休闲康养、旅游观光、农耕体验、农业创意、乡村手工艺等为重点的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从普通农家乐向“高端农产品+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蜕变。

阳曲县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县,从2016年开始,持续开展以“回村踏青、回村采摘、回村避暑、回村过年”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系列活动,成立了100个农家庄园,1 000个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带动了3 8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 600元,吸纳贫困劳动力1 700人。通过打造“名镇古村游、美丽乡村游、黄土风情游、经典红色游、回村系列游”精品线路,每年吸引200多万名游客,阳曲县旅游综合收入累计可达亿元,开辟出了一条全域发展乡村旅游、打响休闲农业品牌的致富新路。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进程中,要增加内涵式三产旅游内容,依托方特主题公园,发展推广“现代旅游+农业旅游”模式;依托青龙古镇,发展推广“自然风光+美丽乡村+文化特色+民俗风情”模式,串点连线,扩线成片,形成具有阳曲县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资产收益扶贫利益联结制度,注重长期效益和带贫益贫机制,有序推进光伏扶贫,以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奖励补助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