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分层走班教学课例研究

2019-08-11黄永标

考试周刊 2019年55期
关键词:课例初中

摘 要:本文现以浙教版初中科学《物质的溶解》为例讨论初中科学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构建和观察思考,通过将班级学生分为A、B两个班层,依据不同的学生层次构建教学目标、备课内容、课堂组织形式、评价考核。使得初中科学教学更加适应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分层;走班教学;课例

分层教学最先于20世纪出现在美国,为了教育大量背景各异的移民儿童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依据其能力和成绩进行分类。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引进分层教学概念,在分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学为例,探讨初中科学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供大家共同讨论。

一、 分层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教学指的是依据学校开展的“摸底测试结果”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如A班、B班等)。“走班”并不意味着将以往的行政班打碎重建,而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分层。就是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依据制度去不同的班上课。建立适应学生基础的且具有可实现性的教学目标,从而满足“学优生”扩大知识的需求又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

二、 分层教学构建

(一) 学生分层

依据班级实际和学生能力将本班学生分为两个层次,A层(成绩中上)、B层(成绩中下)。依据“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差异进行分层。如表1所示。

(二) 目标分层

1. 备课

A班:要求学生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所以设计课堂实验“配制溶液”,让学生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融合“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B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以适当提高为教学目标,强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考虑到学生基础薄弱存在畏难心理,所以制订基础性目标——鼓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信心。

2. 课堂

A班:①师: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溶解的知识。邀请几位学生讲一讲溶解的认知,并在黑板上做好记录。以学生对溶解的认知为中心进行梳理,完成物质的溶解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溶解的思维导图,开动学生脑筋,提高学生自主性,也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复习。②100mgNaCl溶解于1000mg水中。

求①所得溶液的質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依据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准确进行计算解答。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要求学生进行溶液的稀释相关计算,促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

③设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试验,并说出需要用到的试验仪器。教师进行答疑解惑,配制溶液的难点在于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配制,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法,并考虑到了液体和固体溶液配制需要不同的仪器。④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利用溶解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学生积极发言讲解了溶解的各种应用,让学生认知到所学知识能够用于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②、③、④环节,引导学生从计算-实验-应用的步骤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实现由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的过度。

B班:①教师展示物质的溶解思维导图并进行相关解释,如“饱和溶液”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分组讨论“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思维导图。由小组不断地修整和补充共同完成基础理论的思维导图。这一环节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方法,有利于理解和学生掌握教材内容。②设计三个变式引导学生进行基本计算和判断。③以糖果等作为礼物,让学生参加挑战,设置不同分值的挑战题目,邀请每一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轮流作答。教师引导学生从基本知识开始,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让学生挑战自我,树立信心。

(三) 评价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他们获得能力的过程作为考核评价标准,考虑到的指标有“平时学习状态”“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等。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发展方向实现分层考核评价。

三、 结束语

分层走班教学有利于每一位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对于“学优生”来说,分层教学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学困生”来说,分层教学能够从“非智力因素”入手,“量身定制”适合学生理解层次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郭小平.分层走班制下学校管理的目标偏离、实施困境与体系再建[J].教学与管理,2017(13):22-24.

[2]杨胜大.分层走班学习的教学设计和分析——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7):41-45.

[3]冯文全,吕瑞香.论分层走班制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7(3):61-66.

[4]王国峥.立足学生差异的区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育,2016,37(19):53-58.

[5]张佳宁,蔡亚萍.走班制下化学课程的分类设计与分层实施[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6,37(9):16-19.

[6]成硕,赵海勇,冯国明.从“不走”到“全走”:走班教学模式及保障策略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6(12):10-13.

作者简介:

黄永标,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黄岩实验者中学。

猜你喜欢

课例初中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课例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课例选编》(DVD)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