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由“知”向“行”转化的德育引导策略分析

2019-08-11刘国锋

考试周刊 2019年55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初中策略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正值学生个性凸显、独立意识萌发的关键期,让学生养成优良道德品质,在生活、学习中联系实际,将优良道德品质转化成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日常道德行为,是当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告诉我们,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师德育为本,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积极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通过多年以来的德育教学实践来谈几点见解。

关键词:初中;道德品质;策略

一、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由“知”向“行”的转化要体现正确的方向性

(一)

每个人都愿做一个成功者,学生也不例外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成功者。只有道德培养好了,才能解决好学生在各方面出现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发展方向,引领学生朝正确的正能量行为方向迈进。

(二) 重视德育学习重要性的宣讲,激发学生德育学习的内需动力源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帮助学生形成以自身德育要求去指导自己行为实践的能力。例如,班会上我经常用各种具体道德案例做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品德落后会造成危害,体会到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与好处。为学生的行为实践指明了方向,真正把德育指导行为实践落到实处。

二、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由“知”向“行”的转化要及时更新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新要求

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的新要求。除了对学生提出最基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还应及时更新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新要求,及時组织学生观看道德教育视频。比如,及时组织学生观看十九大会议学习视频,观看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视频等,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新时代带给全国人民的政策红利,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发展变化,进一步明确自己所担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更深刻体会到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经久不衰的学习号召,强化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

三、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由“知”向“行”的转化要体现多样化德育渗透的全面性

(一) 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学校开设的各个学科的每节课堂之中

让学生在各个学科教师的带领下,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的进行思想品质的全方位提升。例如:历史课中讲到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起来这部分知识时,可及时提出探究问题:中国应如何应对。通过学生探究得出结论,我们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并加强国家间和平交流与合作等思想启示。同理,地理课上国土疆域知识,音乐课中歌曲《松花江上》,每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节日,都可及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培养教育。

(二) 充分发挥学生身边具体德育榜样的带头作用

德育榜样除了熟知的知名伟人外,要积极引导学生向身边的德育榜样学习,特别是学习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高尚品德转化为正能量行为的具体行动措施。比如,我班一位男生在校园捡到了百元钞票,毫不犹豫直接报告政教处并协助找到了失主;还有我班一位女生捡到了一部新款手机也是马上交给我,并一起寻找交还失主。这些只是德育教育成果的部分缩影,不仅应该学习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还通过这种高尚行为让我们看到了高尚品德已经在学生的心底扎根发芽,并将伴随学生成长一生。充分发挥好这种身边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将会使德育之苗开花结果,广泛传播开来,促进全社会的德育发展。

(三) 及时发挥生活、学习中的德育指引作用

在高尚品德在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要求学生要重视现实生活、学习中的每个细节。积极的正确行为要继续保持并发展,消极或错误的行为必须尽快改正并在今后代之以正确的处理方式。例如:高尚品德行为者不仅要及时表扬,还可邀请其在班里演说,跟大家分享拥有高尚品德的内心幸福感受和正能量行为带来的成功感,带动更多的人行动起来,积极加入到将优良道德品质由“知”向“行”转化的队伍中来。

四、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由“知”向“行”的转化要与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及学校、班级活动相结合

(一)

思想品德的认识向行为转化要积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优良道德行为不是一日之功,学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可经常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监督学生家中学习,家中劳动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构建一种上学有师教、放学有家教的优良道德转化环境,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 思想品德的认识向行为转化要与学校、班级活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活动,在学校和班级舞台展示自己的高尚道德带来的人生魅力。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古迹、革命圣地、民俗文化博物馆等,使学生通过对比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为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而加倍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初中阶段是一生中高尚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习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的品德形成关键期。我们要充分发挥好高尚思想品德向行为转化这一环节的作用,把学生塑造成心灵美好,道德高尚,自律性强,学习态度端正,行为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好少年。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扎实的教育和人才基础。这是我们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

作者简介:

刘国锋,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市淄川区双沟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初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我说你做讲策略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