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

2019-08-08施海东

家禽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无害化畜禽养殖户

施海东

中图分类号:S8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06-0009-03

近年来,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成为趋势,养殖企业越来越多,同时,由于饲养管理水平、养殖技术等高低不齐、畜禽爆发性疾病逐年增多、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甚至出售病死动物现象时有发生,如2013年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2014年江西病死猪流入市场案件,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还威胁人体健康,污染环境,如果我们能够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将大大减少畜禽疾病传播的机会,能有效减少疾病的爆发,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所以重视、推广、监督畜禽无害化处理刻不容缓。

2013年9月,全国19个省212个县启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截止到2016年底,江苏省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无害化管理已经呈现,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无害化处理的概念

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动物尸体危害的过程。

1.1  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无害化处理主要有四种:掩埋、焚烧、发酵、化制,这几种方法各有利弊,分别适合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使用。其中,作为常态化操作的方法是发酵和化制,这两种方法相对更科学,且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1.1.1  掩埋法  将病死动物及病变内脏进行掩埋,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使其无害化,掩埋法是处理畜禽病害肉尸的一种常用、可靠、简单易行的方法。优点是操作方便,快速处置,能提高土壤肥力;缺点是无害化处理过程缓慢,某些病原微生物能长期生存,故炭疽等芽孢类疾病不适用此法,在没有做好防渗的情况下可能污染地下水。在爆发疫情时,为迅速扑灭疫情,采用掩埋法较多。

1.1.2  焚烧法  是指将病害畜禽及内脏放在足够的燃料物上或者焚烧炉中,将其完全燃烧碳化,以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优点是能够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随时随地都可以進行,缺点是产生大量烟气,未燃烧充分的有机物造成环境污染,量大时消耗大量能源并且进程缓慢。

1.1.3  发酵法  是指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与稻糠、木屑等辅料按要求混合摆放,利用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的生物热或加入特定的生物制剂发酵或分解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的方法。优点是废物利用,对环境污染小,缺点是前期有一定的投入,发酵温度要进行监测,不然效果达不到,但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不适用此法。

1.1.4  化制法  是指动物及产品在搅碎后进入高温高压的化制罐,灭菌后进行负压干燥,根据需要可进行脱脂后利用,是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优点是原料利用率高,灭菌彻底,机械化操作方便;缺点是前期投入较大,需要一整套完整的配套设施,废气要做好除味处理,避免影响周边环境。

1.2  无害化处理的优势  无害化处理有很多优势,其主要还是控制疾病,保护环境,提高食品安全,废物再利用。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体系中,无害化作为一个操作点,充分反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尊重和敬畏自然的一种方法。

1.2.1  控制传染源  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病死畜禽是主要的传染源,如果能按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置,避免出现新的传染源,对于疾病控制非常有利。

1.2.2  减少环境污染  一旦病死动物随处乱丢,会造成尸体腐败发酵变质,污染河流、土地和空气,夏天蚊虫繁殖增加,臭气熏天,增加环境压力,现在国家正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我国乡村建设成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新乡村,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必不可少。

1.2.3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健康,是大事,加强无害化监督管理,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杜绝流入市场,进而提高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水。

1.2.4  体现社会文明  社会的文明,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每个行业的努力,其中遵守行业规则是必须的,作为畜牧工作人员,都应知道病死动物的处置方法,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村老百姓也了解和熟悉病死动物处置方式,只有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准确操作,这件事情才能做好,社会才会进步,环境才会变美,生活才会更好。

2  目前无害化处理现状

目前无害化处理虽然相比之前有很大的改观,但距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如无害化宣传是否深入每个养殖户,是否深入百姓家庭?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厂有无无害化处置设施?运行怎样?是否能做到所有的病死动物都能无害化处置等等,只有充分认识存在问题,才能逐一找出最佳方案,把无害化处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1  无害化处理宣传不到位  无害化处理宣传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规模养殖户要定期做好宣传讲解;二是对中小养殖户要宣传进户,特别是农村散养户,他们意识不强,病死畜禽随处乱丢的现象仍有,有的养殖户甚至追求经济利益将病死动物销售给经营者,这不但容易传播疾病,还威胁食品安全,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会成为一个新的传染源。如果是一类疫病的话,那么,就会随着空气、水源到处传播疾病,增加防控难度,做好宣传,让养殖户、收购者以及目击者能够知道这是一种违规违法行为。

2.2  规模养殖屠宰场无害化处理设施欠缺  规模养殖屠宰场是无害化监管的重点,有的屠宰场仍然没有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病死畜禽需要运到外面进行处理,加大了疫病传播的风险。值得欣慰的是,也有很多屠宰场无害化处置做得很好,如江苏泰森食品有限公司的无害化处置,严格按照规定对屠宰场的死鸡和小鸡及病变内脏进行无害化处置,驻场官方兽医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现场卫生消毒、操作情况、处置后的无害化流向、报表等进行检查监督。

2.3  无害化处置的病死动物种类不全  通过收集点反应,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仍以猪等大动物为主,家禽等小动物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动物保险机制,意识不强。有的养殖户认为发生疾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愿意透露饲养动物实际状态,其实不然,科学的处置病死动物对于养殖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2.4  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  从畜禽养殖,到屠宰加工,再到进入市场,最后到消费者餐桌上,涉及到农业、工商、经贸、卫生、食药监等多部门,但是针对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部门没有联合机制,造成畜禽无害化处置和市场监管都是动物卫生监督所在行动,就一家监管很难形成联动效应,所收到的效果也远不及联合行动。

3  无害化处理需重视的几个方面

3.1  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运输、操作

3.1.1  无害化收集点  无害化收集点是无害化集中处理所必须建造的,要求分布合理、建造科学、方便储存消毒,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成为一个新的传染源,一般每个乡镇配1~2个收集点,并有人看管,特别是要考虑到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有条件的应配有冷藏或冷冻暂存,避免动物尸体腐败。

3.1.2  病死动物包装、运输  专业人员在养殖场对病死动物进行查验后,及时根据相应要求装于专门的包装材料中封口,必要时在包装上记录相应信息后进行运输,包装材料要密封耐磨、防水、防渗,一次性包装袋应做销毁处理,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运输工具为密封可清洗的车辆,车辆在驶出暂存地和养殖场前和卸载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处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疾病传播。

3.1.3  无害化处置操作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处置方式,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处理时执法人员必须现场监督,避免出现处理不彻底、不完全、污染環境等现象。

3.2  严格执法,加大对经营病死动物处罚力度

依照《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群众对病死动物抛弃、贩卖、收购、屠宰、加工的违法行为举报,充分利用养殖、交通、经营销售等公共场所摄像监督平台,建立农业、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执法信息共享长效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病死动物及产品信息交流沟通,强化监督监控能力,做好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与刑法司法衔接,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使用与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用刑罚方式严惩经营病死畜禽和病死肉的行为,杜绝以罚代刑、重罚轻判现象,对于违法企业,该整顿的整顿,该停业的停业,该关闭的关闭。

3.3  强化监管  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九条和七十五条,动物疫情发生后对病死畜禽、染疫动物或动物产品或者乱丢死因不明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均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处理。处理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时应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规定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在平时没有发生疫情时,兽医工作者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讲解宣传到养殖户、老百姓中,让大家熟悉操作流程,明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重点是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农村散养户村级防疫员进行讲解到户,传授到人,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等群体带头模范作用。全方位打击病死动物屠宰流入市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3.4  养殖加工厂建立无害化配套设施  国家应当考虑建设规模适当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的设施作为畜牧业项目评定,种畜禽养殖业验收的重要依据,对于验收达标的,发放动物卫生防疫合格证,对于没有此项设施的,需要建立完善。

3.5  无害化处理补偿机制完善  研究出台涉及所有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补偿目录和条款,可以协同养殖业保险同步进行,一方面让养殖户面对爆发性疾病减少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做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置,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要注意环节的监管,避免出现漏洞给违法分子有机可趁。

3.6  进一步增加规模养殖  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各地对于养殖污染进行整治,养殖场不仅要做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还要做好畜禽粪便、污水、空气污染的防治和处理,进一步要求和严格养殖环境。经过这一行动,规模养殖在逐年增加,一些小的、零散的养户将逐步淘汰,据统计,2017年江苏市生猪规模养殖达到了78.36%,超过全省的目标,规模养殖无害化处理认识充分,责任心强,易监管。

3.7  操作人员防护  参与操作的工作人员应专门培训,掌握相应的动物防疫知识,熟悉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胶鞋等防护用具,操作完成后应对所有工具进行彻底地清洗消毒。

3.8  报表管理  对病死动物的收集、暂存、装运、处理、废物的流向等有台帐记录,有条件的应保存照片和视频记录,记录保存2年。

4  总结

畜禽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长期艰难工作,需要人们高度重视,社会齐心协作,部门联合行动,严格执法,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我国畜禽无害化处理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给畜牧养殖、百姓生活、食品安全带来一个健康、和谐、生态的环境体系。

猜你喜欢

无害化畜禽养殖户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2020.2.18 农民日报)
养殖户防疫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中国养殖户严防禽流感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广西首家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运营
国家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
柔情打败凶悍
黑龙江双城:远教教学示范基地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
早春预防畜禽感冒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