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冬日作

2019-08-06陆游

月读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野鸡学堂陆游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a,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b,又遇始裘天c。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d,随处一欣然。

(《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八)

注释:

a 容膝:仅容两膝,形容居室狭小。《韩诗外传》:“所安不过容膝。”陆游《或问余近况示以长句》有“草庐容膝乐忘贫”的句子。

b 授衣月:指农历九月。《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c 始裘天:《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是月也,天子始裘。”孟冬指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d 陋巷:《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评析】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自幼便受爱国思想的熏陶,立下北复中原的壮志。29岁那年,他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却因触犯奸臣秦檜而被除名。南宋孝宗时,陆游被赐进士出身,后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朝议大夫、礼部郎中等职。65岁那年,陆游被罢官,此后他便回到老家山阴闲居,直到86岁去世。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虽多次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勤于创作,其诗作中有“六十年间万首诗”之句。陆游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手法主要是现实主义,他的绝大多数诗篇都是南宋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同时,他在创作理论方面也主张写实,曾说“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和其他杰出的诗人作家一样,他的作品也常常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和两种艺术方法的不同程度的结合。他在揭露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社会理想、强烈的爱憎和明确的褒贬体现在作品中。

崇州古称蜀州,大诗人陆游在蜀州两次出任通判,写下了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词。位于四川崇州的陆游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陆游而建的祠堂。

这首《立冬日作》写于庆元四年(1198),此时作者已经闲居山阴老家。全诗语言质朴、平实。首联先写自己的生活环境,“容膝”“墙低及肩”等词语,形象地表明居室的狭小与简陋。颔联说的是写作时间是在农历十月,具体日期则如题目所说是立冬这一天。颈联是写作者要准备过冬用的炭和布被,“寸积”“铢称”两个词,说明诗人手头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较为困苦。尾联是全诗的精华,特别是末句“随处一欣然”,表达了诗人虽处“陋室”,却安然若素的宽大胸怀,与首联相参,则在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的鲜明对比下,显示出诗人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

立冬节气及习俗

慧 楠

2019年11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都代表一个季节的开始。关于“立冬”,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立冬就意味着冬天来临了,这个时候万木凋零,虫蛇伏藏,大自然去繁就简,抱朴守拙,一派清冷萧条之象。万物收藏,藏的不仅仅是满仓的谷物、沉眠的蛰兽,更是在其他三季萌发、生长、成熟的生命能量。活跃了三季的大地,需要在此时收纳起活力,开始静养。

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中说:“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前几句写天寒水冻,月影瘦、雁南飞,作物收获,寒衣制成。后两句则是一个典故,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所谓“雉入大水为蜃”是古人对自然产生的神奇联想。雉,是指野鸡之类的鸟类。而蜃则是一种大型贝壳生物,传说这种生物可以施展幻术,在海面上营造出海市蜃楼之景。立冬十天后,野鸡等大型鸟类因无法忍受寒冷而减少了活动,同时,海中的大型贝类生物则漂浮到了海边。由于蜃的贝壳上的花纹类似野鸡羽毛的花纹,所以古人认为雉到了立冬后变成了蜃。

需要指出的是,民间习惯把立冬作为冬三月的开始。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纵跨多个纬度,各地的天气有着明显的差异。立冬期间,南方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长江中部刚刚进入晚秋时节,天气开始变冷;华南地区迎来了一年中最为清爽宜人的时节;北方则是一派冰天雪地、万物凋零的景象。因此,当东北的农作物进入越冬时期,中部地区正在进行“三秋”(秋收、秋耕、秋种)的收尾工作,华南地区则开始抢种冬麦,清沟排水,做防冻的准备工作。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古时到了这一天,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抚恤孤寡之制。汉魏时期,天子在立冬时节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人及其家属进行表彰与抚恤。民间则要贺冬,亦称“拜冬”,汉代即有此俗。到了宋代,每逢此日,人们便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值得一提的是,古时在立冬还会开办“冬学堂”,所谓“冬学堂”就是在冬天举办的学堂。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呢?因为对于穷人家来说,家里的几亩田地就是一家的生计所在。孩子虽小,也能帮点小忙。在其他的季节里,春天得播种,夏天得耕种,秋天有秋收,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孩子哪有时间去读书?唯有到了冬天,进入农闲时节,才有空让孩子去读书。“冬学堂”和古代的州、县学校不一样,它的作用更多的是为了“扫盲”。“冬学堂”的时间,从立冬开始,到腊月十五结束,所学内容无非是《三字经》和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而已。然而,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冬学堂”不耽误农忙,且花费少,还能让孩子识几个字,也就足够了。

此外,在立冬日,人们还要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风俗,而在我国南方,人们则爱吃些鸡鸭鱼肉。需要强调的是,生活是要遵循大自然节律的,立冬时,人们在居住、穿衣上要注意保暖;在饮食上则要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而少食生冷,以便御寒。

猜你喜欢

野鸡学堂陆游
麻雀
捕野鸡
同中求异,特点突出
除夜雪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初夏绝句
缘字诀·沈园
子遹不是陆游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