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CAD应用》课程中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改革

2019-08-06李艳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排料样板服装

李艳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0 引言

随着我国服装行业技术进步及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服装CAD系统已经成为服装样板设计与制作必备的技术工具,用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制版成本和时间。《服装CAD应用》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近20年,凭借与国际知名数字化服装技术公司的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课堂上传授的是最先进的服装CAD应用技术。本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基于案例的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服装企业制版实例,根据需求分解项目,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是师生为了共同完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而进行的完整的“项目”工作方案实施的教学活动,一般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项目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创造“对话式课堂”、“讨论时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协作的能动性。

1 服装CAD应用课程的特点

《服装CAD应用》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服装结构、工艺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服装CAD应用系统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够结合特定服装的设计和生产需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运用服装CAD系统软件完成特定服装的电脑制版、放码和排料,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应对服装企业工作需求的能力。本校的《服装CAD应用》课程教授国际领先的Lectra 服装CAD系统,包含打版、放码和排料完整的功能。该系统结合企业实际应用需求,提高了丰富的软件工具,并可以实现样板的检查,比对等附加功能。在最新版本的系统中,Lectra 服装CAD还集合了3D试穿功能,通过3D试穿效果直观地观察2D样板的优劣,并可以方便快速根据3D试穿效果的调整来修改2D样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一般环节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项目确定、项目实施、成果展示与成果评价。服装CAD课程教学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围绕教学目标对后面三个环节进行了设计和实践。

2.1 《服装CAD应用》课程中的项目设计

(1)项目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项目驱动教学法实施的重点之一是项目的设计,项目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符合企业实际需要。教学目标是OBE教学考量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是教学组织和实施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项目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此外,项目设计应与实际应用需求紧密结合。

《服装CAD 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服装CAD 技术在现代服装产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服装CAD技术在现代服装产品开发和工艺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针对特定款式类型,运用服装CAD软件完成服装结构样板的设计,准确掌握其中的技术要点及工业生产规范。针对特定款式类型,运用服装CAD软件完成服装样板的推挡,理解不同尺码样板间的结构关系。理解服装CAD技术与相关的数字化服装软硬件设备配套情况,针对特定款式类型,运用服装CAD软件实现服装样板的排料,完成排料图,理解排料参数设定的工业规范约束。

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教学项目设计均围绕以上三个目标展开,将抽象的,宏观的目标分解为可实施的,具有良好操作性的项目。

(2)项目设计应结合企业应用实际

项目驱动教学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项目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专业交流的个人素质。因此,项目设计应与企业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服装CAD应用课程在项目设计时,参考典型服装企业的CAD制版实例,并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给出典型服装款式,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服装CAD样板绘制,并满足工业样板的规范和表混,以此作为训练学生的能力的出发点,并结合服装CAD软件的特征,设计和开展教学。

(3)项目设计应具有吸引力

服装CAD应用本身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除了软件本身的应用外,与服装结构原理和工业制版规范密切相关,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在巩固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操作软件,并保证完成的服装CAD样板符合工业标准和规范。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学项目的设计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完成项目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创造沉浸式教学氛围。

(4)《服装CAD应用》课程的项目设计

根据以上项目设计需参考的依据,在《服装CAD应用》课程开展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和企业实际应用案例,设计的项目如表1所示。因企业实际应用一般均针对特定款式完成完整的制版、放码和排料,因此在本课程中以此为设计思路,将软件应用和结构原理穿插于各个完成的项目中。

表1 服装CAD应用课程的项目设计

2.2 《服装CAD应用》课程的项目教学实施

在完成项目设计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不仅引导学生在本课堂中使用CAD这一工具,还引导学生将服装CAD工具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服装效果图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区别于传统的技术知识点-例题-联系的枯燥学习模式,本课程在一开始,首先向学生介绍完整的项目方案、项目内容、与此项目相关的技术应用和主要技术关键点、项目主要训练的软件应用知识点等;然后引导学生逐项分析款式特点,服装规格特征,服装结构特征等,使学生充分理解项目要求完成的内容和达到的技术规格标准,之后根据讲授的内容和预留的部分问题给学生留5~10 min时间讨论和答疑,确定学生已掌握现项目所需的知识,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由此使得学生在“做中学”中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3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本课程近几年年逐步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改革,通过近几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积极效果。(1)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项目发布到一步步实施,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在项目完成时体验到了获得感和成就感,大部分同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体现了比较好的创新意识。(2)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提升了学生融会贯通应用已学知识的能力,学生能够主动利用已经学习过的服装设计和服装结构知识,分析项目涉及的原理和实现方法。(3)驱动式教学法的实施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企业实际样板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工业样板规范和标准等内容,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理解了服装CAD系统应用中应遵循的工业规范约束。(4)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完整解决问题,形成技术规范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沟通和交流能力。

近几年的授课过程显示,由于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理解愈加清晰,因此课程效率得提高,课程内容得以扩充,增加了女外套的制版、放码和排料全过程,而且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质疑能力明显增强。另外,在与本课程配套的计中实践环节——服装CAD应用实习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明显增加,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该实践课程内容也由原来的只完成一套女西装样板设计和技术资料,扩充到增加了一套大衣样板的设计和技术资料。因此,通过本课程及其培养实践环节训练后,学生能够达到企业用人需求的标准,既给定常规服装款式,学生能够根据对款式分析和分解,自主完成服装结构分析,并熟练运用服装CAD软件完成样板的绘制、制作裁片、放码和排料,并达到指定的技术要求。

4 结论

本课程以项目驱动式教学,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了解实践应用的运作手法和流程。在教学中,将不同类型服装的制板、推板和排料按照工业生产要求,组织成一个个独立的项目,让学生运用服装CAD系统完成从打板、放码到排料的一系列流程,结合服装生产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这一模式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展示了现代服装专业“以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

猜你喜欢

排料样板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高效清洁电站锅炉圆管排料系统研究*
打造辣椒种植“样板田”
冲压模具新型排料装置
侧围外板尾灯处排料困难的解决方案
跳汰机自动排料装置在兴县选煤厂的安装与应用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