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柬埔寨:热带雨林中的千年古国

2019-08-06朝阳

火花 2019年7期
关键词:暹粒吴哥窟吴哥

朝阳

千年古国柬埔寨经历过王朝的鼎盛,又在风云际会的历史中沉寂,近几年则随着“一带一路”,成为海上新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悄然打开新的发展篇章。如今赴柬埔寨旅游的中国游客已突破百万,超越欧美,跃居该国接待海外游客第一名。

在这里,随处可见耸入云霄的棕榈树、就地取材搭建的高脚茅草屋、数不尽的热带水果,灯红酒绿的繁华夜色中,隐约可见高棉王朝遗留的神秘古迹……有人说,即便月入3000块,也可以在柬埔寨肆意过一把“土豪”瘾。

初入宁静佛国,转眼成百万富豪

初夏的傍晚,轻装简从的我背上一个双肩包,带了一本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奔赴向往已久的高棉佛国柬埔寨。

位于中南半岛的柬埔寨与泰国、越南、老挝接壤,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着大面积热带季雨林,森林茂密。每年的5月至11月为柬埔寨的雨季,没有台风,树都长得很笔直,这里70%的国土都是平原。而我关于它的印象,除了红色高棉之外,就是伟大的奇迹——吴哥窟。

在这个国度游历的六天五夜里,我并未来得及翻阅随身携带的书本。它将我的目光引领深远,让我与这片土地无缝接轨,它,就是一本巨大的立体书,将跌宕起伏的古老历史,饱受战火侵袭、历经劫数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世人面前,勇气十足,毫不避讳。

它用光芒十足的日照,点燃了我全部的激情,让趴在大巴车上注视一闪而过的草木荒凉与广阔的我,爱上了它。我看到千年之前的商队,从飞驰而过的窗外风景中掠过。我也看到洞里萨湖和发源自中国的湄公河,滋养了该国1600万人口。

金边皇宫与城市一瞥

吴哥窟风情

暹粒吴哥窟

湄公河

暹粒机场离市区很近,不过七八公里的路程。一路稀疏的房子都是三角顶结构,夕阳从另一侧缓慢落下去,在这片寥落的土地上,信仰无处不在。

暹粒,因为丛林中的高棉帝国遗迹——吴哥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作为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做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工作,整个暹粒城的建筑不得高于17.5米。因此,在暹粒,包括星级酒店在内,都是低层建筑,三角顶结构呈现浓厚的佛国色彩。

有趣的是,人民币1元可以兑换658.69柬币。作为工薪族的笔者,用1000多块人民币就在柬埔寨圆了百万富豪梦!虽然有点阿Q,但心理上确实能获得一番满足感……

虽然没有中国繁华,但柬埔寨人的生活与世无争,平凡得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他们可以随处席地而坐,也不会觉得是什么丢人的事,完全没有中国人那种浮躁高傲的心理。虽然他们不富有,但他们活得很开心。

行走在首都金边街头,既可以欣赏王室建筑的精美,也会对当地人悠闲的生活心生向往,喜欢美食的话更不能错过香气四溢的街头美食。

柬埔寨有很多值得品尝的美食。来到金边,你就尽情打开你的胃,法式长棍、柬埔寨的米线……各种小吃,百吃不厌!

深藏在热带密林的神圣之地

初夏的吴哥窟艳阳高照,参天树木投下的树影甩开了不少热气。站在彩虹桥的这边遥望护城河那端雄浑壮美的建筑群——小吴哥时,我感到猎猎的风裹挟着千年前的繁华朝我奔来。工程师们正在图纸上忙碌计算,工人们奔波于这个浩大工程之间,成群训练有素的大象正从八十公里之外的采石场源源不断地往返于王城的路上。

我行走在彩虹桥上,河面的微风将数百年前的话语送入了耳边,这是通往天堂的地方。两边的水依靠每年的热带雨季滋养。这是建于公元9世纪到12世纪的王朝,它有一个伟大的名字——高棉帝国。在最鼎盛时期,高棉国王索里亚·婆罗门实力雄厚,战象军队征战四方,所向披靡,将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土地纳入了他的版图,开启了柬埔寨最辉煌灿烂的时代。

从公元9世纪到13世纪,它举全国之力,从八十公里之外的石矿,用数以千计的工人和大象,将一块又一块的沙原石运输过来,利用卯榫结构和精确的算法,在没有水泥和现代机械的情况下,耗时多年,完成了这个浩瀚的建筑工程。在法国人到来之前,居住在丛林里的原住民和周边的居民,都敬畏这片神圣的土地,不敢惊动。于是,在无数个茂盛的雨季,在飞鸟高悬树种飞落中,它在岁月中渐渐被滋生的藤蔓和遮天蔽日的树木覆盖,帝国也在这片雨林的包围下静卧千年。直到19世纪60年代,法国探险家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将这片土地推到了世界前台,就此,它冲破了中南半岛,举世闻名。

而被称为大吴哥的吴哥王城,占地9平方公里,和小吴哥的祭祀功能不同,聚集了当时的达官显贵,是日常起居的生活场所。900多年热闹繁华的场景早已随时间消失殆尽,我们只能依循散布在这片土地上的遗迹,依靠想象还原当时的昌盛。

吴哥王城,最著名的建筑是雄伟壮观得难以形容的巴戎寺。作为最宏伟最灿烂的高棉建筑,它拥有高棉最璀璨的表情——高棉的微笑。高棉帝国在经济最强大的12世纪建造了这间宏伟的寺庙,给柬埔寨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这时的巴戎寺,从婆罗门教渐渐变成了佛教的传颂之地。这种宗教信仰的转变,或者预示着吴哥王朝走向没落的开始。

巴戎寺的浮雕记叙了战争和生活,沿着墙壁的浮雕一路看过去,会跌进千年之前,被高棉人的骁勇善战感染,骑着战象呐喊冲杀,耳边震耳欲聋。

作为深受印度婆罗门教影响的高棉古帝国,断壁残垣的浮雕除了美之外,更要细品。这是一片深藏在热带密林的神圣之地。法国人未开发之前,里面也从未断绝过人烟。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将一切都毁了,政治、文化、宗教信仰……唯一不毁的,就是吴哥王城,我们敬畏的不是高棉帝国曾经的王,而是这片延续至今的建筑与历史文明。

站在震撼人心的吴哥窟面前,在阳光凶猛的照耀下,终于明白,柬埔寨延续千年的魂,从何而出,高棉民族的精神,从何而流。

点燃热情,向猛烈阳光奔去

漫长的紫外线让暹粒的年平均气温达到33℃。在和暹罗的两国对阵中,婆罗门教渐渐没落,小乘佛教成为普遍信仰,大大小小的寺庙无处不在,它的风情带着热带的潮湿和佛国的祥和宁静,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

我从富丽堂皇的酒店来到对面的夜市,置身在暹粒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穿梭在浩浩荡荡的摩托车大军、皮肤黝黑的当地人之中,走过灰尘飞扬的小吃摊,来到一场啤酒节的露天晚会中,听着台上高亢的高棉语,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异乡客。我看到黑色的狗悬着小桶,它的主人坐在它的旁边,他们正在这个热闹的啤酒节会场上乞讨。无论是在暹粒还是金边,或者是景区、寺庙,我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乞丐。朝拜的人从他们身边经过,拎着椰子、折叠好的莲花与水果,脱帽、脱鞋,踩着几级台阶进入到了寺中,安然跪于佛前。

信仰,让人们对死亡的态度超然。柬埔寨的民宅一般为两层,第二层包括客厅和卧室,敬神礼佛的神龛就悬空在一根四方的木柱上。在卧室,还有一根更神圣的柱子,叫升天柱。它是人死后身体依靠的地方,灵魂会顺着柱子往上升入极乐。活着的人不能触碰。这里实行火葬,骨灰一半会撒入房前屋后的土地里,化为农作物的养分,一半会随着思念放在家里或寺庙。

包车司机是一名长相欧化的青年,我们用结结巴巴的英语交谈,奔驰在崩密列的路上,路边都是卖竹节饭的小摊子,我们中途停下,吃了几根糯米竹节饭,漫长的日照在上午已经酷热难当。于是,只要是阴凉的空地,随处可见铺上野餐垫、租几张吊床度过炎热下午的青年们和聚餐的亲朋好友。汽车扬起的漫天灰尘,掩不住这个国度的光芒万丈。

充足强烈的日晒让水果鲜美,伐木换取外汇终止后,让森林覆盖率锐减到23%,可这个农业国家依然有完整的生态链。各种野生昆虫成为当地寻常小吃,炸蟋蟀、炸蜘蛛、炸水蟑螂,堆得满满的在街头沿街叫卖。光脚的小孩在街头晃荡,属于自然放养状态,当地实行12年义务教育。

从崩密列回来的我,在酒吧街的路边摊上点了一份一美金的鸡蛋炒面,还有一杯一美金的芒果汁,在炎热的热带气候之中,汗淋淋却又兴奋异常地将这顿廉价的晚餐混合着街道的你来我往消灭。这里,贫穷、落后、杂乱不堪,却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这是暹粒,一座东南亚国家的城市,有着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浩瀚的建筑工程延绵至今。婆罗门教渗入到了小乘佛教,通过房子、商店、民众的面貌透露出来。我在街头的拐角处,发现了连锁书店:Monument books.它销售英文与柬文书籍,还有各种地图与杂志。我买了两本书,作为这次旅程的纪念。

西哈努克港湾

暹粒夜市

这里的红绿灯,在十年前是一个景点,人们纷至沓来,把公路拥堵,只为看两个交替的颜色。摩托车司机,大多是年轻人,有着明显的东南亚面孔,会说一些英文和中文。我在这几条街道转悠,发现自己是如此热爱吴哥窟,它照见了我内心的脆弱和渺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无所不能的时间面前,肉体凡身,不过是过往云烟。只有辉煌的屹立不倒的王城,在与时间的对抗中,修炼成了神圣之地。它用遮天蔽日的丛林,保护了自己,静待时机,之后石破天惊。它是千年前的高棉帝国——吴哥王朝。

世界各地的游客奔涌而来,在这千千万万人之中,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它的壮美和雄浑,有多少人懂得它的伟大和辉煌?暹粒,被多少人视为破破烂烂的城,有多少人,能看到低矮的普通楼房中,透出这个国家的信仰,以及背后的勃勃生机?

我在一家柬式按摩店里,在按摩师的推拿之间,闭目养神,心心念念这趟奇妙非凡的异国之旅,回想三天之前,在一路气流颠簸中落地的瞬间……

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并非度假,而是对内心的雕琢。旅行的过程,不是住多豪华的酒店,享受多好的美食,而在于用双脚踏遍山水之间,为自己的灵魂注入丰富阅历,游走过世界,更能看清楚自己。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暹粒吴哥窟吴哥
扶贫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柬埔寨吴哥窟游进入小吴哥窟
西双版纳可直航柬埔寨暹粒
一场无关风景的心灵之旅
林中的俩女孩
在天堂与地狱间行走
吴哥之行